三峽古鎮

三峽古鎮

史無前例的長江三峽水利工程的建設,淹沒城(集)鎮達到129個,其中城市2座,縣城11座,建制鎮27個,場鎮89個。2003年6月,蓄水135米以後,這些古老的城(集)鎮大多已經沉埋江底。2006年6月,三峽工程二期蓄水將達到到156米,又有部分古鎮將要永遠消失在我們的視野里。在三峽工程二期蓄水前夕,踏訪即將淹沒的古鎮,用影像留住他們最後的面容,留給人們一點關於古鎮的回憶。

基本介紹

  • 作者:藍勇 編
  • ISBN:9787211041732
  • 頁數:172
  • 定價:28.00元
  • 出版時間:2005-2
  • 裝幀:簡裝本
內容簡介,三峽古鎮,雲安鎮,西沱鎮,大昌鎮,

內容簡介

當我們的手指在地圖上不經意地掠過一個個三峽古鎮的名字時,古鎮已非本來面目。但這裡傳承下來的歷史文化遺存,仍然最大限度地體現了中國內陸地區人民生活的原生態風貌。我們對於三峽古鎮歷史文化的梳理,正是源自我們對於內心深處的警醒。歷代以三峽為背景作畫的人也很多。北宋李公麟的《蜀川勝概圖》對於三峽地區描繪得最為詳實,南宋夏珪的《巴船出峽圖》(《萬里長江圖》)更是對三峽的氣勢極力渲染。以後歷代以巫山、出峽為題作畫的人更是眾多。唐宋時期有位史地學者寫了一本《三峽記》,不過早已佚失,也不知道這位作者的大名。明清時期專門關於三峽的記載文獻開始多了起來,如明代萬曆年間吳守忠編的《三峽通志》,是至今保存最早的專門記載三峽歷史地理的書。其他如清代陳明申的《夔行記程》、洪良品的《巴船紀程》,嚴如熠的《三省邊防備覽》等都是關於三峽的重要史料。

三峽古鎮

雲安鎮

雲安——因鹽而興,隨三峽水而亡
白兔井的傳說
雲陽雲安古鎮依山傍水,古樸悠深,歷史悠久,經3000年風霜洗禮,依然風韻猶存,早在3000年前就因為鹽而聞名國內外。小鎮因鹽而興,卻將隨三峽水而亡。
在唐宋時期,隨著鹽業的發展,雲安形成街市,清康熙年間,江西、湖北、陝西、湖南等省人紛紛入川開鹽,雲安有商號300餘家,成為川東重要工商業重鎮。抗日戰爭中,川鹽二次濟楚,雲安再興,為縣境一大都會,富甲一方,有“銀窩場”之稱,以至當時有民謠說:“女娃子,快快長,長大嫁到雲安場。”
在雲安古鎮,流傳著一口井的故事,雲安鎮的老人告訴我們:相傳在2000多年前,漢高祖劉邦率將軍樊噲來朐忍募兵,在雲安時,樊噲射中一白兔,白兔負傷而逃,樊噲跟蹤追捕,追到一口井旁邊,白兔不見了,樊噲拔草發現滷水,劉邦就叫當地名士扶嘉就地掘井汲滷煮鹽,起名“白兔井”。如今,這口鹽井依然留存,隱藏在一片雜草之中。
“等到蓄水的最後一刻”
我們是從雲陽新縣城乘車來到雲安古鎮的,由於三峽工程的修建,移民資金的扶持,縣城新修了公路,大約一個小時,我們就看見了等候我們的雲安鎮的鎮長,在他的帶領下,我們開始了我們的古鎮之旅。
鎮長告訴我們,現存的青石板老街、江西街、木匠街、黃洲街、五顯廟、箭樓路、九間鋪以及陝西箭樓、維新學堂等特色古建築大多為清朝和民國時期所建。三峽大壩三期工程完工後,雲安鎮這些老街古樓將一一被沒入水下。
我們看到,雲安古鎮正在進行大拆遷,156米水位以下的已經拆得差不多了,曾經繁華的古鎮,成了一片廢墟,廢墟上有很多臨時搭建的飯館、鐘錶攤,他們依然在為他那些老顧客服務。沿著湯溪河往前走,我們看到了一座特別的斜拉橋,它是1974年我國第一座實驗性綱索砼斜拉橋,隨著三峽工程的蓄水,這一座中國橋樑的實驗標本將永遠消失。一位老人用手給我們描繪以前古鎮的模樣,告訴我們:“不到蓄水的最後一刻,我們都不會離開這個地方”。
曾經輝煌的陝西箭樓
我們沿著蓄水水位線向上走,來到三期蓄水177米的水位線。一片古建築群很快印入眼帘,踏著千年的石階往上走,仿佛走進了千年鹽都,這些老建築給我們述說著當年的輝煌:商號林立,鹽井數百,人群如織……
這裡最出名的要數高出周圍房屋半截的陝西箭樓了,它是千年古鎮雲安的一處標誌性建築,位於古鎮中央,海拔高程165米,始建於清嘉慶年間,為當時客居雲陽的陝西幫會建造。整個箭樓建築面積190平米,共有5層,其中最頂層懸掛有一口清代鑄造的銅鐘,曾經為雲安鹽場作為報時之用。陝西箭樓地處雲安三線水位以下,也在拆遷之列。
在保障三峽三期蓄水的同時,為了讓這一標誌性建築得以長存,雲陽縣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決定對箭樓實施保護搬遷,並將按照“搬舊如舊”的文物保護原則,在雲陽新城濱江公園中的移民博物園進行原樣復建。
老人們的悠閒生活
倘徉在古鎮的街道上,炊煙繚繞,一路上看見小孩放學了,在街上來回奔跑,原來已經是中午了。
這裡的中午不是那么喧鬧,部分人家已經搬走,人去樓空,年輕人早已經脫離了這個悠閒的古鎮,在外面忙碌去了,剩下老人和小孩在這裡把守老屋,在洗菜做飯。時光在這裡慢了下來,變得特別悠閒。
在鎮長的帶領下,我們爬上了一戶人家的屋頂,這裡是觀景的最佳位置,我們看到了整個古鎮的古建築群。一想到眼前的這一切馬上就要離我們而去,拿著相機我就一直不停的拍攝,想給後人留下點值得回憶的東西,不知不覺已經到了下午2點多鐘了。
午後老人悠閒的在溫暖的陽光里玩著花牌,這時候才感覺肚子餓了。在鎮長的催促下,我們依依不捨的收起了相機。中午我們吃到了令人饞涎的“雲安羊雜”等很多正宗的特色菜,比平時吃過的任何山珍海味都好吃,至今我都經常做夢在吃那難忘的“雲安羊雜”。

西沱鎮

西沱——雲梯式場鎮,一腳踏三縣
西沱鎮原名西界沱,已有2000多年歷史,位於重慶東部長江之濱的萬州、忠縣、石柱縣三區(縣)的交界處,是石柱縣唯一的長江口岸,有“一腳踏三縣”的稱譽。北與“長江明珠”——石寶寨隔江相望,是石柱縣北部經濟文化中心和除縣城南賓鎮以外的第一大鎮,古為“巴州之西界”。西沱因地臨長江南岸回水沱而得名,與忠縣石寶寨隔江相望,是長江上唯一一個全程垂直於等高線的場鎮布局,因此,西沱有石梯千步,號稱登天雲梯,又稱為雲梯式場鎮。雲梯長約500米,高差近160米。三峽工程蓄水,將使得西沱古鎮有20%被淹掉。
到達西沱時已經接近傍晚時分,在碼頭迎接我們的“麻木”司機把我們拉到了西沱的主街上,住在一個私人老闆的旅館裡,因為是五樓,從窗戶眺望,古鎮盡收眼底。長江與它垂直,到這裡轉了個彎,再往右流走了,所以覺得這裡的長江特別的寬,長江對面而來,遠處與天相接,有一種長江之水天上來的意境,難怪說西沱是很好的深水良港,我這時侯更清楚了。
天空剛下過雨,雨中的老街冒著油光,足下的石板路,經過幾千年來往的行人磨的光亮,發射出昏暗的光線,冬季的古鎮顯得特別清冷。徒步古鎮,沿著雲梯街拾級而上,兩旁是層層疊疊的土家吊腳樓,其間有紫雲宮、禹王宮、萬天宮、桂花宮等古建築遺蹟,古鎮中還有至今保護完好的漢磚和罕見的第三冰川世紀巨大的古樹化石群。
街道兩邊,還有一絲忙碌,白髮的老人已經穿上了土布長棉襖,坐在門口納著鞋底;好幾家賣冥紙用品的店鋪還沒有關門;一個石匠認真的刻著墓碑;放學的孩子在街上嬉戲,成了老街跳動的音符。
沿著雲梯街往下,一直走到盡頭,我們再次看到了長江和拆遷的廢墟,看著這些廢墟和遠處的江水,心中有一種莫名的失落感。等我們再沿著石梯返回時,天已經漫漫的黑了下來,街上昏黃的燈亮了起來,古鎮顯得特別的靜。

大昌鎮

大昌——袖珍古城,巴人的都城
由於三峽工程蓄水,乘船從巫溪往巫山走,船可以直接到達小三峽的終點,也就是大昌古鎮。
《巫山縣誌》記載:“大昌城,明成化七年知縣魏進修。弘治三年通判戴君、正德二年知縣董忠陸續增修三門曰:通濟、朝陽、永豐。道光初年,邑令楊佩重修三門。東曰紫氣,西曰通遠,南曰臨濟。東西街長218米,南北街長152米。”
10多年來,中國社科院考古所三峽工作隊先後在此處進行了5次大規模的勘探與發掘。1994年全國重大考古發現——雙堰塘遺址就在大昌古鎮南門外緣。雙堰塘遺址是一處規模相當大、文化內含異常豐富的西周時期巴人活動留下的遺址,也是目前三峽庫區內同時期遺址中保存最為完好的一處。專家推測,這個遺址曾是早期巴人活動的中心,考古學家稱之為“巴墟”,這個命名說明雙堰塘遺址對研究巴文化的重要性,可等同於河南安陽的商代文化遺存——“殷墟”。可如今這座巴人的都城在2006年三峽工程二期蓄水時,將會徹底消失。不過,我國文物部門將投資3000萬元,將古城門及代表性的建築原樣搬遷至5公里外的新鎮區,這將是世界古民居保護史上的奇蹟。
一路石梯,一座城門,一棵古樹,兩隻獅子,這是大昌給你的第一印象。大昌古鎮位於風景秀麗的大寧河畔,素有袖珍古城之稱,是三峽地區唯一保存完好的古城。始建於晉代,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作為大寧河沿岸第一大古鎮,它曾是寧河的重要碼頭和藥材的集散地。現存的東、西、南三道城門保存完好。古鎮的建築多為磚木結構,青磚黛瓦,雕樑畫棟,翹角飛檐,古樸幽雅,融合了四川民居和江浙水鄉的特色。最具代表性的建築是溫家大院,系二層四合院,造型精巧,錯落有致,分作門廳、中廳、大堂、後花園4大部分,是典型的清代建築風格,這溫姓人家的祖上曾是朝廷巡撫。
我們來到大昌的時候,古鎮的人已經搬的差不多了。一位老人告訴我們,他本來搬走了,但是不習慣當地的生活,又搬了又回來了,在沒有完全被拆遷前,都不會離開這裡。我們看見卡拉OK廳、火鍋店、服裝店、肉鋪仍然在張羅著。讓人想起了龐貝古城,雖然古城已經在原樣搬遷,原樣復建,但面對這座即將沉入江底的古鎮,永遠是我們心中的一種依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