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句

【三十六句】

法華經玄義論及感應道交,由機應相稱所立之三十六句。眾生之機與如來相應,是為機應;眾生之理性與佛無殊,但於眾生為隱,於佛則為顯,機應即就其不一不異而立。機者,可分冥機、顯機、亦冥亦顯機、非冥非顯機;應者,可分冥應、顯應、亦冥亦顯應、非冥非顯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十六句
  • 出處:法華經
  • 屬性:佛語
  • 文學體裁:文言
前四機各配四應,即冥機冥應、冥機顯應、冥機亦冥亦顯應、冥機非冥非顯應;其餘三機復同,共成十六句。機既召應,則應亦成十六句,如冥應冥機、冥應顯機、冥應亦冥亦顯機、冥應非冥非顯機;其餘三應復同,機、應各十六句,合為三十二句。另加亦冥機、顯機、亦冥亦顯機、非冥非顯機之根本四句,共成三十六句。其中,冥為過去,顯為現在,冥顯為過去與現在,非冥非顯則為未來。一人身業之機具三十六,三業具百八機,三世之三業具三百二十四機。又一界三百二十四機,自行化他有六千四百八十機,故亘十法界,凡六萬四千八百機。[觀音玄義卷下、觀經疏妙宗鈔卷四、仁王護國般若經疏卷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