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三年銀盤

三十三年銀盤,戰國晚期銀器皿。臨淄區大武鄉窩托村西漢齊王墓一號器物坑出土。直口,平折沿,折腹,外底微凹。口沿、內外壁飾鎏金龍鳳紋圖案。內底飾盤龍三條。外底刻銘文12字:“容二斗重六斤十三兩御羞工”。沿底刻銘文35字:“三十三年左工□ 名吉七重六斤十二兩廿一銖 奇 乾三百廿二釿 六斤十三兩二斗名東”。高5.5厘米,口徑37厘米。實測重1705克,每斤折合250克;水測容4100毫升,每升合201毫升。沿底刻銘、刻工不同,系多次刻鏨。此盤是齊王墓出土的唯一有紀年的器物。漢初漢帝和齊王,均無在位三十三年者。據此有人推斷“三十三年”可能是秦始皇紀年,斷銀盤為秦器。或認為“釿”是三晉布幣計量單位,也是布錢名稱,定此盤為三晉製作,價值一千三百二十二釿,秦滅三晉時入於秦。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由左工師對銀盤重量作過一次校刻。秦亡,銀盤轉入漢內府。漢高祖封庶長子劉肥為齊王,銀盤也隨著賞賜,齊重新校量並刻款。陳直《漢書新證》:“御羞即御饈省文”,漢初設有御羞官署,掌帝王膳食之原料。或認為“御羞”是帝王之美食,此銀盤供帝王飲食專用。“工師”是工官之傳授技術和考查產品質量者。現藏淄博市博物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