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共原則

三共原則,“一帶一路”建設是系統性工程,要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共原則
  • 主要內容:共商、共建、共享
具體內容,社會意義,

具體內容

“共商”解決了怎么建的問題,“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後,中國強調要與涉及到的國家的發展戰略、發展願景、長遠規划進行對接。中國要考慮到合作夥伴國家的發展訴求,他們的關切。在進行對接的時候,最值得稱道的是中國不附加任何政治條件,這與其他國家不同,他國會帶著自己認為正確的一些標準,比如自由、人權、民主。而中國有自己的價值觀和意識形態,但中國不把自己的價值觀、意識形態強加於人。中國強調的是求同存異,合而不同,中國尊重各個國家的發展道路、發展模式、國家治理模式的選擇。
“共建”解決了誰來建的問題。中國強調的是與沿線國家合作,將利益、命運、責任捆在一起,在具體的推進過程中,中國模式、中國制度的優越性得到充分體現。企業沖在前,各方面的服務機構緊隨其後,政治領袖們在後面直接推動。“這樣一種模式效率極高,這種模式不是所有的國家都能夠學來的,他們沒有這樣的優越性。我們可以做到萬眾一心,可以做到眾志成城,這是我們制度的優越性、模式的優越性”。歐曉理說。
“共享”解決了為誰建的問題。“一帶一路”倡議有很多合作領域,但是最重要的就是兩個領域,一是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二是投資合作。歐亞大陸這些主要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文化差異很大,發展水平和程度不一樣,訴求也完全不一樣,但是他們有共同的一點是欠發達,所以改善民生、發展經濟的訴求非常的強烈。歐曉理說:“這個時候,有一個國家說我有意願,而且我有能力,我們一起來發財,來致富,當然深得大家的歡迎,所以這也是為什麼能夠得到這些國家回響的很重要的原因”。

社會意義

“一帶一路”提出來以後,得到了國際社會普遍的回響。兩個很重要的時間節點,2016年11月17號聯合國大會做出決定,關於“一帶一路”的國際參與,推進“一帶一路”。2017年3月17號聯合國安理會做出決定,希望“一帶一路”等國際合作參與在解決阿富汗問題上發揮更大的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