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種錯誤社會思潮評析

七種錯誤社會思潮評析

《七種錯誤社會思潮評析》是中共北京市委《前線》雜誌社編、許海執筆的政治理論著作,於2018年4月1日首次出版。

該書以理論為基礎,以事實為依據,對七種錯誤思潮逐一進行了深入剖析和批駁。該書結構編排獨特,具有較強的可讀性,在表達形式方面做了嘗試,每個社會思潮獨立成篇,奠定了該書的“四梁八柱”;每一篇由“名詞解釋”來解疑釋惑,通過正文進行“條分縷析”、用“延伸閱讀”來擴大視野,這種結構安排滿足了多樣性閱讀需求,有助於實現理論掌握民眾的目的。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七種錯誤社會思潮評析
  • 創作年代:現代
  • 作者:中共北京市委《前線》雜誌社編、許海執筆
  • 類型:政治理論著作
  • 字數:5.7萬字
  • 首版時間:2018年4月1日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作品思想,作品評價,出版信息,

內容簡介

該書包括序言、正文、評論、後記等部分,收錄的七篇文章以理論為基礎,以事實為依據,針對歷史虛無主義、西方憲政民主普世價值新自由主義公民社會西方新聞觀及“兩個質疑”等七種社會思潮作出了辨析。

作品目錄

序 新時代呼喚更多思想理論人才
一、揭開歷史虛無主義的真面目
二、西式民主為什麼退潮
三、新自由主義為什麼褪色
四、認清“普世價值”的真實價值取向
五、“公民社會”的表象與實質
六、西方新聞觀的根本政治指向
七、“兩個質疑”的殊途與同歸
跋 努力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 社會主義意識形態 汪亭友
後記

創作背景

2017年,中共北京市委《前線》雜誌社進行了改版,突出政治性、理論性、學理性、實踐性、可讀性、時效性,努力辦成理論研究的基地、決策服務的智庫、經驗交流的平台、人才培養的搖籃。改版後的《前線》設定了“前線論壇”專欄。《七種錯誤社會思潮評析》是2017年《前線》雜誌社意識形態辨析引導工作成果,每篇文章均在《前線》雜誌“前線論壇”專欄刊發,針對歷史虛無主義、西方憲政民主、普世價值、新自由主義、公民社會、西方新聞觀等七種錯誤思潮進行系統評析。許海執筆撰寫並在“前線論壇”專欄刊發的“七評”系列文章,以理論為基礎,以事實為依據,對七種錯誤思潮逐一進行了深入剖析和批駁,該書根據“前線論壇”專欄刊發文章的順序,整理出版。

作品思想

一、理性分析中國錯綜複雜的意識形態生態環境,立足中國、站點準確,視野開闊、視點明確。
意識形態是反映一定階級或社會集團的經濟政治利益的系統化、理論化的思想觀念體系,是特定社會政治制度、價值標準和行為規範的思想基礎,進而促進或破壞一定的經濟基礎直至一定社會的生產力。意識形態工作抽象到最高層,就是理論問題。理論正確,黨就堅強,政策就正確,思想就統一,經濟就發展,社會就穩定。反之,黨便渙散,政策便失誤,思想便混亂,經濟便停滯甚至倒退,社會便動盪。從一個維度來說,沒有革命的理論,便沒有革命的運動。從另一個維度來說,錯誤的理論必然產生錯誤的行動。列寧曾指出:“在分析任何一個社會問題時,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絕對要求,就是要把問題提到一定的歷史範圍之內。”多樣化社會思潮是與中國改革開放的時代背景與社會轉型的進程密切相關的。在中國活躍的社會思潮既紛繁複雜,又多樣多變;隨著經濟全球化、科技信息化和文化多樣化的進程加快,中國國外思潮和國內思潮相互轉化和相互滲透也在加快,社會思潮擴散呈現出多變性和不穩定性,社會思潮傳播渠道與傳播方式變得多元化和立體化,許多社會思潮由以往單純學術爭辯轉向更多關注現實利益問題,並試圖影響現實政治。總的來說,中國意識形態領域活躍複雜,各種社會思潮競相發聲,深層次思想理論問題也不少,並在一定範圍內產生了影響,迫切需要加強正面引導、深度引導。這就需要加強研究,提供學理支撐。
二、理性分析新時代多樣化錯誤社會思潮的意蘊、表征和實質,問題聚焦、注重實證,施策精準、支點堅實。
作者重點分析了七種錯誤社會思潮的意蘊、表征和實質及其在中國傳播的特點與影響。諸如,作者剖析了歷史虛無主義的源流和實質,指出了歷史虛無主義的“所虛”與“所實”,給出了“治標”與“治本”的路徑和對策;作者分析了西式民主理論的內在矛盾,揭示了西方民主實踐的現實問題,指陳了西式民主萬能的神話破滅;作者剖析了新自由主義在泛濫流布的過程中給國際社會釀成的苦果,描述了它在21世紀進入下降周期所呈現出的衰落態勢;作者耙梳了“普世價值”的形成過程、分析了“普世價值”的推行策略,對“普世價值”背後的利益進行了還原,論證了“思想一旦離開利益,就會使自己出醜”這一論斷的科學性和深邃性;思維始於問題,思維也始於概念,作者描述了“公民社會”這一概念的演變軌跡,解析了“公民社會”理論的內在缺陷,一針見血地揭露了“公民社會”思潮的政治實質,“公民”與“人民”異工異曲,大相異趣;作者觀照了西方新聞觀的理論,考察了西方新聞觀的實踐,辨析了西方新聞觀的政治理路;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作者從動力與方向兩個維度回應了“兩個質疑”:一是稱中國“改革開放過了頭”,把發展中的矛盾問題歸咎於改革開放,二是稱中國“改革還遠未到位”,質問中國現在搞的還是不是社會主義,鼓吹按照西方制度模式進行徹底改革,作者得出的結論是,不走老路、不走邪路,走中國道路、顯世界意義。這些錯誤社會思潮,正是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匡正、引領的主要對象。作者認為,這些錯誤社會思潮在我國傳播的具體情況不同,對民眾思想的影響狀況也有所差異,對不同屬性的社會思潮應具體分析,準確把握其理論觀點和思想實質,採取不同的對策進行匡正、加以引領。
三、多學科、多領域著力,科學運用辯駁性方式,正本清源,實現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對多樣化社會思潮的引領。
社會思潮是反映社會生活變化和人們思想精神狀況的晴雨表和風向標。社會思潮有主流與非主流之分、正確與錯誤之別,各種社會思潮的交流、交融、交鋒是不容迴避的現實,同時,社會思潮、價值取向與現實利益相互交織,辨別和處理的難度進一步加大,引領和整合的難度進一步加大。用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引領多樣化社會思潮,就需回答和解決“引領什麼、如何引領”的問題。

作品評價

北京建築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高春花:第一,理論主題聚焦,具有鮮明的政治性。第二,運思方法科學,具有充分的學理性。第三,結構編排獨特,具有較強的可讀性。

出版信息

書名ISBN出版社出版時間
七種錯誤社會思潮評析
9787514708462
學習出版社
2018年4月1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