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曲大廟

七曲大廟

綿陽市北49公里,便是因“東依梓林,西枕潼水”而得名,早在秦昭王二十二年(公元285年)就置郡設縣的梓潼城。然而,真正讓此地聲名遠播蜚聲海外的,卻是一座距城北9公里的廟宇:梓潼七曲山大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七曲大廟
  • 地理位置梓潼城北10公里的川陝公路邊
  • 著名景點:鑄像丶翠雲廊
  • 又名帝鄉
歷史,景點,梓潼城北10公里的川陝公路邊,鑄像,翠雲廊,

歷史

這座始建於晉朝的廟宇,在歷經唐、宋、元、明、清數代修造和擴建以後,如果僅就表象而言,不過是四川北部地區現今保存較好的一組結構頗具氣勢、體系較為完整的古建築群而已,但作為中華文昌文化的發祥地,它的價值就有了“唯一”的概念。
七曲大廟七曲大廟
清鹹豐年間的《梓潼縣誌》說,“文昌靈應祠在七曲山頂,即梓潼廟,俗稱大廟。”,“神姓張,諱亞子。其先越西人,因報母仇徙居是山,自秦伐蜀後,世著靈異。宋、元歷封輔元開化司祿宏仁帝君。”
《辭海》梓潼帝君的條辭則這樣說:“梓潼帝君,道教所奉的主宰功名、祿位之神。傳說姓張名亞子,居蜀七曲山,仕晉戰死,後人立廟紀念。唐、宋屢封至英顯王。據道教傳說,玉帝命梓潼掌管文昌府和人間祿籍,故元仁宗延佑三年(公元1316年)加封為輔元開化司祿宏仁帝君。按傳說梓潼原是人,死後被封為神,同天上文昌星無關,但後來經乩壇一番製作,並在元代加封,與文昌星合而為一,即成文昌帝君。”
於是,中國尚文的歷史便開始有了“北有孔子,南有文昌”的說法。按照唐朝武則天以來,歷代科舉制度以其強大無比的統攝威力,使得中國知識分子在科考晉階的前夜,一定會想到去文昌宮拜祭文昌帝君。這也是中國各地文昌宮和觀音殿、關帝廟一類,看似宗教,實際卻更能迎合民俗而廣布,且存量最多的根本原因之一。梓潼七曲山大廟便是這一文化的祖庭。
七曲山大廟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梓潼城北10公里的川陝公路邊,是全國文昌帝君的發祥地,故又稱帝鄉
大廟最初叫“亞子祠”,是為紀念晉代張亞子的。張亞子究竟是什麼人?說法不一。有的說他侍母致孝,仕晉戰死;有的說他為民行醫,深受愛戴;也有的則把他說成是神仙一類人物。建祠以後,自唐至元,累封至“梓潼宏仁開化文昌帝君”。小小的祠宇也擴建成了一座大廟,有宮殿樓閣23處。這些建築或建於元朝,或為明清遺物。

景點

梓潼城北10公里的川陝公路邊

步入大廟正門,便是明代替為“西蜀名樓”的百尺樓。樓高3層共100尺。此樓當時據說堪與荊楚名樓岳陽樓和黃鶴樓媲美,後毀於火,今樓乃清雍正十年(1732年)重建。建於山頂的天尊殿,更是宏偉壯觀,是研究我國古代建築藝術十分珍貴的實物資料。

鑄像

大廟裡有10尊明代鐵質鑄像,最大的文昌帝君像高達4.7米,重30噸;8尊陪侍像高6尺,各重萬斤。這些造像體態勻稱,工藝精湛,為川中所少見。表現了我國古代高超的鑄造技術和造型水平。
大廟中原有張獻忠像,綠袍金面,甚為威武,清時給綿州知州安洪德所毀,今又重塑。據說張獻忠領兵入川至七曲山,見廟內奉把的是文昌帝君張亞子,就說:“你姓張,咱也姓張,就與你聯了宗吧!”因而把文昌廟改為太廟。“大”“太”相通,以後就叫大廟了。

翠雲廊

大廟外古柏森森,翠浪如雲。這就是飲譽海內外的古蜀道翠雲廊。它始於秦漢,完備於明清。雖歷盡千古滄桑,仍枝繁葉茂。它們的姿態奇異:有的主幹挺拔,鐵骨嶙峋,其剛直不阿的品格儼若泰山,所以人們叫它“泰山柏”;有的盤根錯節,同根並乾,形同連理,於是人們叫它“夫妻柏”;有一棵巨柏,膊乾傾斜,形成既可躲雨,又可遮風的樹腔。傳說劉禪亡國後,被俘去洛陽途中曾在樹身下躲過雨,故人們稱此樹為太子柏,又稱阿斗柏。最為珍奇的是應夢仙台側那株晉柏,周身無皮、無枝、無葉,卻老當益壯,相傳為張亞子所植。
聞名遐邇的翠雲廊古柏是怎么來的呢?傳說三國時,張飛率兵過此,因天熱酷暑難當,遂下令兵士植樹遮蔭。據說奇蹟出現了,居然“上午植樹,下午成蔭”。當地百姓稱為“張飛柏”。到了明代,劍州知州發動百姓在古驛道上遍植柏樹數十萬株,給後人造就了這條翠雲廊,翠雲廊上的古柏,是活著的歷史文物,是稀世的自然奇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