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香橋會

七夕香橋會

七夕香橋會來自於中國民間牛郎織女的愛情傳說。在農曆七月初七,牛郎織女鵲橋相會。在浙江省嘉興市秀洲區油車港鎮古竇涇村,有七夕香橋會。每年七夕,人們都趕來參與,搭制香橋。入夜,人們祭祀雙星,乞求福祥,表達了中國勞動人民對美好生活的熱愛、嚮往和追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七夕香橋會
  • 節日時間:農曆七月初七
  • 流行地區:浙江省嘉興市秀洲區油車港鎮古竇涇村
  • 節日起源:祭祀雙星
簡介,簡介,習俗,

簡介

在浙江省嘉興市秀洲區油車港鎮古竇涇村,有七夕香橋會。每年七夕,人們都趕來參與,搭制香橋。
七夕香橋會

簡介

每年農曆七月初七這一天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七夕節。因為此日活動的主要參與者是少女,而節日活動的內容又是以乞巧為主,故而人們稱這天為“乞巧節”或“少女節”,、“女兒節”。
七夕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也是過去姑娘們最為重視的日子。在這一天晚上,婦女們穿針乞巧,祈禱福祿壽活動,禮拜七姐,儀式虔誠而隆重,陳列花果女紅,各式家具、用具都精美小巧、惹人喜愛。

習俗

浙江嘉興塘匯鄉古竇涇村,有七夕香橋會。
每年七夕,人們都趕來參與,搭制香橋。所謂香橋,是用各種粗長的裹頭香(以紙包著的線香)搭成的長約四五米、寬約半米的橋樑,裝上欄桿,於欄桿上紮上五色線製成的花裝飾。入夜,人們祭祀雙星,乞求福祥,然後將 香橋焚化,象徵著雙星已走過香橋,歡喜地相會。這香橋,是由傳說中的鵲橋傳說衍化而來。
那天,附近各村的香客,各自忙碌著。有人用紅紙綠紙包著檀香;有人將一市尺左右長的線香每十支一束裹好,稱作裹頭香;還有人準備了粗官香和一些其他物品,大家紛紛匯聚攏來。
然後,由幾名手藝好的男女香客,用裹頭香搭起一座約四五公尺長、五十公分寬的香橋,再用雙支粗官香裝成橋欄桿,並在欄懺上紮上花花綠綠各種顏色毛線做成的花紋裝飾。橋的正中,便放上各家各戶送來的檀香包,那些巧妙的手,會將那紅綠紙包搭起一座精巧的香亭。
香亭東西兩側還各有對聯一副:一聯是“一年一度七夕會,依依難捨話別離”;另一聯則是“雲影當空兩水平,簫笙何處玉人來”,雖然,這兩副對聯的文字對仗不夠工整,甚至個別用詞也含混不清,可是,它卻點明了這一活動的主題。這是對牛郎織女追求自由幸福的聲援與支持。
香橋搭成之後,各家還陸續送來一串串紙折的,金黃色的元寶錠,也全堆放在橋上,於是,紅綠相間,金碧輝煌,一座香橋在燭光照耀下屹立著,煞是好看,多少年代以來,多少人的祝願和希望,都堆放在這香橋之上。 從上午開始搭香橋起,眾多的孩子們就在這裡玩樂癟戲。下午過後,各村香客也紛紛匯集,既是祝願,也是娛樂。
入夜,人們祭祀雙星,乞求福祥,然後將香橋焚化,象徵著雙星已走過香橋,歡喜地相會。這香橋,是由傳說中的鵲橋傳說衍化而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