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習俗(鄖西縣)

基本介紹

  • 項目名稱:七夕習俗(鄖西縣)
  • 主題詞:民俗,七夕習俗,鄖西縣
  • 認證級別:省級
  • 項目分類:民俗
  • 國家:中國
  • 認證時間:2011年
  • 認證批次:第三批
  • 申報地區或單位:中國湖北省十堰市鄖西縣
簡介,歷史淵源,基本內容,

簡介

鄖西七夕是生活在鄖西縣境內的漢江、天河和金錢河流域的居民以請七姐為主要儀式、以祈福乞巧為內涵的民間節慶習俗活動。漢江重要的支流天河流經鄖西縣境。早在唐宋時期,鄖西就產生了由天河、金釵石(也稱轉精奇石)、織女洞、石公公、石婆婆等自然景觀演繹的牛郎織女七夕神話傳說故事,也因此在鄖西民間形成了世代傳承的七夕習俗。明嘉靖元年成書的《湖廣通志》、清同治年間成書的《鄖西縣誌》、乾隆五十七年成書的《吳川樓先生雜字》均有對至今仍在鄖西民間廣為流傳的七夕習俗的記載。“請七姐”是七夕習俗的主要儀式,它通過“請”、“問”、“送”三個環節,把以織女為代表的女神請下凡間向她問年成、占禍福、求婚姻、乞巧等。此外,還有男人們挑水“盛七水”、給黃牛戴花環“賀牛生日”,婦女們“比巧工、做巧食”,姑娘們“染指甲”,老人們“觀星辰”(預測旱澇),少男少女們“葡萄樹下聽夜話”,一家之主們“放河燈”等祈福乞巧活動。同時,以七夕文化為內涵而對數字“七”崇拜的“七成八不成”相親習俗也在鄖西代代相傳。

歷史淵源

相傳,牽牛、織女二星神掌管人世間一切,如富、壽、生育等。最初並沒有二人相戀或成為夫妻的傳說,一直到戰國時,牛郎與織女的神話還沒有產生。秦時,在長江流域的鄖陽地區最早出現了牛郎織女相戀的傳說。一直到漢代,出現了一批以《洛神賦》、《西都賦》為代表的記錄牛郎織女兩相慕戀、結為夫婦的文學作品。在此基礎上,又產生了七夕鵲橋相見的神話。東漢末年,基於星辰崇拜的牛郎織女相會的七夕節形成。這時,民間的乞巧風習開始與牛郎織女神話故事緊密結合,形成了今天流傳的天河牛郎織女神話故事和七夕文化。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這天,牛郎織女相愛真情感動上天,王母允許夜晚見一面,喜鵲相助,搭成彩虹橋,使一對情人相見。天下女兒為之慶賀,夜靜聽情話。漢代以後,由長江流域興起的七夕節俗,開始變成了全國性習俗。

基本內容

一是準備活動。七夕乞巧活動一般是在少女婦女中進行,在七夕前幾天,將綠豆、豌豆等浸於瓷碗中,等它長出敷寸的芽,再以紅、藍絲繩紮成一束,稱為“泡巧”,也稱為“種生”,將長出的豆芽稱為巧芽。
二是當天活動。第一是齋戒沐浴,參加的少女、婦女們在七夕那天必須齋戒一天,沐浴後參加夜裡的活動。第二是拜織女,在七夕之夜,少女、婦女們一大家人或自己鄰里們約好五六人,多至十來人舉行儀式,在堂屋或庭屋中擺設八仙桌,桌子上置茶、水果、花生、瓜子等祭品,前置一個小香爐,焚香,朝著織女星座,禮拜,許下自己的心愿,祈求織女賜予她們聰敏靈巧,使他們心靈手巧,能織善繡。第三是卜巧,拜織女後進行,拿一瓷碗盛滿水放在月光下,將準備好的巧芽拿出來,然後每個人依次將巧芽拋在水面,看水底影子,如果有成針、剪刀、花瓣、似魚、龍者就得巧,這項活動可反覆進行,大家一直玩到半夜才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