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國集團

七國集團

七國集團,是主要工業國家會晤和討論政策的論壇,成員國包括美國英國德國法國日本義大利加拿大。20世紀70年代初,在第一次石油危機重創西方國家經濟後,在法國倡議下,1975年11月,美、英、德、法、日、意六大工業國成立了六國集團。

此後,加拿大在次年加入,七國集團(簡稱G7)就此誕生。1997年俄羅斯的加入使得G7轉變為G8。七國集團(Group of Seven,G7)是八國集團(Group-8,G8)的前身。2014年6月4日,由歐盟主持的七國集團(G7)領導人會晤4日晚間在比利時布魯塞爾開幕,這是俄羅斯自1997年加入這一集團後首次被排除在外。

2018年6月8日-9日,“七國集團”(G7)峰會在加拿大召開。內容涉及包容性經濟成長、兩性平等和賦予婦女權利、世界和平與安全、未來工作機會、氣候變化及海洋等議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七國集團
  • 外文名:Group of Seven
  • 簡稱:G7
  • 作用:主要工業國家會晤和討論政策 
  • 成員:美、英、德、法、日、意、加
概念,發展歷史,第一次會議,第二次會議,第17次會議,八國集團會議,G7領導人會晤,成員國外長會,六國協定,七國集團峰會,

概念

七國集團即為美國英國德國法國日本義大利加拿大八國集團為此七國基礎上再加上俄羅斯
七國集團即八國集團的前身。

發展歷史

第一次會議

20世紀70年代,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形勢一度惡化,接連發生的"美元危機"、"石油危機"、"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和1973-75年的嚴重經濟危機把西方國家弄得焦頭爛額。為共同解決世界經濟和貨幣危機,協調經濟政策,重振西方經濟,1975年7月初,法國首先倡議召開由法國、美國、日本、英國和德國5國參加的最高級首腦會議。
七國集團
同年7、8月間舉行的歐安會最後階段會議上,5國代表經過協商,同意召開西方主要工業國最高級會議,指出首腦會議議程"涉及世界經濟危機的所有經濟問題 "。
9月底,5國最高級首腦會議籌備小組成立。
10月初,在紐約舉行的籌備小組會議決定邀請義大利參加。
同年11月15-17日,第一次會議在法國的朗布依埃舉行。

第二次會議

1976年的第二次會議在波多黎哥首府聖胡安召開,加拿大總理應邀出席了此次會議。會議還確定了每年一次的首腦會議輪流在各參加國召開,時間都在7月。
七國集團
此後由美、英、德、法、日、意、加主要西方工業國家參加的最高級首腦會議通稱為西方七國集團首腦會議。多項國際行動計畫均在這一框架內達成,比如在政治領域,上世紀末G7就發動科索沃戰爭以及相關戰爭費用分攤達成了一致;在經濟領域,著名的廣場協定以及對東亞金融危機的救助也是G7的合作成果。

第17次會議

1991年7月,七國集團首腦會議第17次會議在倫敦舉行。當時的英國首相梅傑作為東道主邀請前蘇聯總統戈巴契夫前往倫敦,以客人身份與7國領袖見面,但無權出席會議。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總統葉爾欽成為七國首腦會議的"客人"或稱"觀察員"。
G7集團+1G7集團+1
但直到1994年7月,在那不勒斯舉行的第20屆首腦會議上,俄羅斯才獲準參加政治問題的討論,但仍然被排斥在關鍵會議的大門之外。從那時候起,這種"7+1"的模式一直保持到1997年第23屆首腦會議上,這次會議除了一個小時的專門討論財政金融問題的會議俄羅斯不參加之外,葉爾欽和西方七國首腦一起討論了全球的政治和經濟問題。
1998年在德國科隆舉行的第23屆首腦會議上,最終結束了"7+ 1"模式,俄正式成為會議的全權成員,八國集團首腦會議宣告定型。

八國集團會議

2008年7月7日-9日八國集團會議在日本北海道召開。會議由於法國總統薩科齊和英國主張對八國集團實行擴大增加中國,印度,巴西,墨西哥和南非5國,八國集團擴大為13國集團,基本上反映了全球國家實力。這次會議主要討論地球變暖;油價飛漲;糧食危機;溫室氣體排放問題。

G7領導人會晤

2014年6月4日,由歐盟主持的七國集團(G7)領導人會晤4日晚間在比利時布魯塞爾開幕,這是俄羅斯自1997年加入這一集團後首次被排除在外。烏克蘭問題成為本次峰會核心議題。
七國集團
4日晚間,七國集團領導人舉行工作晚宴。歐洲理事會主席范龍佩當天下午與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共同會見記者時表示,七國集團領導人將在工作晚宴上集中討論如何應對“形勢嚴峻的”烏克蘭問題。
范龍佩說,七國集團和歐盟均為解決烏克蘭問題制定了積極的方案,其中既包括通過外交途徑緩和局勢的議程,也包括為促進烏克蘭國內局勢穩定而提供的一系列經濟、財政和政治支持計畫。他說,七國集團和歐盟呼籲俄羅斯與烏克蘭當選總統波羅申科合作,從俄烏邊境撤離武裝人員,並對烏克蘭東部民間武裝發揮影響力,促使烏克蘭局勢緩和。
德國總理默克爾在抵達峰會現場時表示,與會各方將向俄羅斯進一步申明態度,如果俄羅斯不採取有利於緩和局勢的措施,“制裁仍然是我們的選項”。
美國總統歐巴馬3日在訪問波蘭時提出一項高達10億美元的計畫,用以加強在歐洲的軍事部署,提升北約集體防禦能力。此間輿論認為,歐巴馬此舉意在為美國的歐洲盟友“打氣”,希望促使七國集團和歐盟能採取措施對俄羅斯進一步施壓。
此外,七國集團和歐盟領導人在峰會期間還將就全球經濟與貿易、能源安全與氣候變化以及發展問題進行討論。
七國集團成員包括美國英國德國法國義大利加拿大日本,1997年因俄羅斯加入而變為八國集團。2014年3月,由美國牽頭,七國集團在荷蘭海牙召開特別會議,決定聯合抵制原定6月在俄羅斯索契舉行的八國集團峰會,改在布魯塞爾舉行七國集團峰會。

成員國外長會

2015年4月15日,舉行的G7成員國外長會。
15日在德國呂貝克舉行的G7成員國外長會單獨通過了一份關於海洋安全問題的聲明,涉及南海和東海局勢,這在G7近40年歷史上尚屬首次。
在G7成員國中,日本事實上是這份聲明的重要且唯一的推手,台前幕後做了大量工作。
聲明說:“我們呼籲所有國家依照國際法,尋求和平管控或解決海域爭端,包括通過國際社會承認的合法爭端解決機制。”
通過這份聲明,日本意在強拉G7其他成員國,為其政策站台和背書,乃至進一步向中國施壓。

六國協定

2018年6月8日,“七國集團”(G7)峰會在加拿大揭幕。馬克龍表明可能會簽訂“六國協定”,其他成員國也表示不看好此次峰會。而特朗普也計畫提前“離場”,缺席討論氣候變化和環境議題的會議。
法國總統馬克龍法國總統馬克龍
特朗普表示,俄羅斯應獲準重新加入“七國集團”,並指此次峰會將聚焦“長久以來針對美國的不公平貿易措施”。
德國總理默克爾表示,基於本屆“七國集團”峰會的情況,發聯合聲明意味要在原則上妥協,寧願避免發表聯合聲明。

七國集團峰會

2018年6月9日,七國集團峰會閉幕。美國總統特朗普在貿易問題上措辭強硬,七國集團內部分歧加深。峰會後發表聯合公報,內容涉及包容性經濟成長、兩性平等和賦予婦女權利、世界和平與安全、未來工作機會、氣候變化及海洋等議題。
七國集團中5個國家同意制定旨在保護環境和海洋的協定。加拿大官員披露,美國和日本沒有簽署該協定,因為他們不希望在減少塑膠方面做出堅定承諾。基於特魯多在新聞發布會上的“錯誤表述”以及加拿大對美國農民、工人和企業“徵收大量關稅的事實”,他已指示美國代表不支持七國集團峰會聯合公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