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光迪

丁光迪(1918~2003)男,江蘇省武進市東北鄉焦溪鎮人,中醫世家。全國著名中醫學家,中醫各家學說專家,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曾任全國中醫學會理論研究委員會委員、江蘇省中醫學會理事、南京市中醫學會副秘書長等職位,享受政府特殊津貼。早年從事時令病、急性傳染病的研究,成就斐然。之後多從事內科、婦科的雜病、慢性病的研究。為促進中醫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取得了突出成就。

基本介紹

  • 人物名:丁光迪
  • 主要成就:完成古籍整理《諸病源候論校注》
  • 代表作品:《金匱釋義》、《金匱要略譯釋》、《中醫各家學說》等。
  • 擅長:內、婦科及中醫各家學說
  • 出生日期:1918年
  • 逝世日期:2003年
  • 出生地:江蘇省武進市
主要經歷,著作,學術內容,一、對《諸病源候論》的研究,二、對《金匱要略》的研究和貢獻,三、對《各家學說》的研究和貢獻,人物評價,重要觀點條文摘錄,

主要經歷

丁光迪教授6歲時,父親便把他送到當地秀才奚禹生先生處讀私塾,以後相繼從李立甫、黃晉卿、吳卓銘、楊煥升諸名師讀書學詩文。1935年,隨其父丁諫吾先生學醫,學習三年就能襄診看病。解放以後,丁光迪積極參加組織武進縣衛生工作者協會,並擔任副主任、主任。1951年又籌建焦溪中心聯合診所,積極開展防治晚期血吸蟲病工作。在防治中採取中西醫兩套方法,丁教授虛心地向西醫學習有關診療技術和方法,由於工作成績突出,聯合診所得到了縣政府頒發的先進紅旗。
曾參加了渾鐵樵、陸淵雷兩位老師的函授學習。1956年留校任教後,為辦好中醫學校而努力奮鬥,備課試講各個環節,操作認真,樂此不倦,並在實踐中提出了許多好建議,向同事們介紹成功的經驗,受到領導和師生們的一致好評。在教材編寫上,同樣認真嚴謹,亦取得很大成功,並獲得當時衛生部和各兄弟院校的讚許。丁教授亦從此由一個普通臨床醫生,鍛鍊成為一位優秀的中醫教育家,卓有成就的學術帶頭人。

著作

編寫出版了《金匱釋義》、《金匱要略譯釋》、《金匱教學參考資料》、《金匱要略學習參考資料》等教材,主編高等中醫院校教學參考叢書《中醫各家學說》。

學術內容

一、對《諸病源候論》的研究

1976年《諸病源候論》被列為全國中醫古籍整理研究的11本重點書籍之一,也是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在文獻研究方面的重點科研課題之一。丁教授親自承擔主持這項重大課題,歷時四載余,數易其稿,圓滿地完成了此項艱巨任務,當年即獲得學院科技成果一等獎,1993年又獲得衛生部中醫藥管理局科技進步一等獎。通過這次對該書的全面校注整理,闡明許多古奧醫理文化,澄清一些歷史疑點,解決不少遺留問題,揭舉大量學術精義,使該書的學術價值得到進一步發揚光大。

二、對《金匱要略》的研究和貢獻

《金匱要略》是中醫經典著作之一,也是學習中醫的必修課之一。丁教授從事《金匱》教學多年,深有造詣,並主持編寫了《金匱要略》多部著作。

三、對《各家學說》的研究和貢獻

《中醫各家學說》是中醫高等院校教學中的一門具有創新性、研究性和提高性的學科。它內容豐富,涉及範圍廣,從醫經、本草、方劑、傷寒、溫病以至內、外、婦、兒各科,可以說包羅萬象,涵蓋各方。另外與文、史、哲等學科也有密切聯繫。因此,要搞好這一門學科的教學和建設,其難度是可想而知的。
1979年,學院委任丁教授籌建各家學說教研室,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在全國本專業學科中,具有相當的影響。人們把北京的任老、上海的裘老、南京的丁老在學術地位上稱為“三足鼎立”。

人物評價

從事中醫臨床、教育工作40餘年,丁老先後開創和發展了中醫診斷學、中醫方劑學、金匱要略、中醫各家學說等四門新學科,並系統講授中醫內科學數年,為中醫藥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和突出成就。

重要觀點條文摘錄

“學中醫,早臨診,多臨診,是提高教學質量最好方法;邊臨診,邊讀書,老師臨診輔導,對讀書用書有特別效果,易懂易用,印象較深,較之課堂聽課,更易於接受。”——丁光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