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九

丁九,原名丁燦成,1919年11月8日生於淮安席橋名門望族,在兄弟中排行第四,大排行第九,故叫丁九。小輩都叫他九叔。他幼年在家鄉讀書,後到上海求學。由於受到進步思想的影響,1936年6月在上海國光中學,參加了地下黨領導的革命鬥爭,同年11月,由周思義、黃若暾介紹,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從此開始了他的革命人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丁九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江蘇省淮安市
  • 出生日期:1920年10月
  • 原名:丁燦成
人物簡介,人物經歷,人物評價,

人物簡介

丁九 1920年10月出生於江蘇省淮安市。丁九生於淮安席橋名門望族,在兄弟中排行第四,大排行第九,故叫丁九。1938年參加革命工作。丁九同志長期從事戰地採訪和軍事新聞採訪工作。歷任《大眾日報》記者、編輯,新華社山東分社記者、特派記者、採訪科長。新華社華東前線分社采編主任,新華社第三野戰軍西線分社副社長兼通聯部主任、新華社華東總分社采編主任。新中國成立後,曾擔任過浙江省文化局局長、中華全國文化界聯合會常務理事等職務。
其新聞作品《沂蒙人民和八路軍》、《會見馬勵武師長》收入新華社山東分社六十周年紀念文集《齊風魯頌》。

人物經歷

上世紀三十年代初,國共兩黨正在進行殊死的鬥爭。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激起了全國人民的憤慨,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全國掀起了抗日救亡的高潮。
1937年上半年,丁九在上海和一些進步青年創辦了抗日救亡的革命刊物《輕騎隊》。7月高中畢業後回到淮安,將帶回的《輕騎隊》分送給老同學和朋友,傳播抗日救亡的思想。9月,他和八叔丁澄(原名丁澤成,在兄弟中排行第三,大排行第八,人們常叫他丁八)聯絡進步青年陳大山、顧家乾等人,準備成立一個抗日組織,經過同國民黨縣政府交涉,當局只同意在“抗日後援會”下設立一個“青年股”。不久,他就到外地去尋找黨組織,尋求抗日救亡之路去了。
1940年7月,項乃光在濟南叛變,為防叛徒出賣組織,中央軍委電令地下黨員撤出57軍。8至9月份,撤出的同志到了中共山東分局,由山東分局保衛部組織審查培訓。在審查中,丁九蒙受了不白之冤。
1939年春,山東地區在康生的指使下,開展“肅托”運動,到40年10月,魯南地區有20多人被錯殺,許多人被關押,丁九以有“托派嫌疑”而被“開除黨籍”,隨後被安排到抗大去“學習”。由於“肅托”本身是一種錯誤,且又是用“逼、供、信”製造出一連串的冤案,因此,不久就糾正了。丁九又恢復了黨籍,安排了工作。41年,丁九到《大眾日報》社工作,抗戰期間,先後擔任記者、特派記者、編輯等職。

人物評價

丁九卓有成效的工作,得到很高的評價,許多通訊報導,“引起強烈反響,受到領導表揚”。43年,在一次外勤記者競賽中,上級對他的評語是:“其中,丁九較突出,5、6月采寫發表訊息、通訊11件,不僅數量多,而且質量好,其特點是採訪深入,研究問題深刻……”。由於九叔的出色工作,他被評為“模範工作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