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著驚海天

一著驚海天

《一著驚海天》是人教版國中語文八年級上冊(2017年秋季修訂版)新選入的課文,由楊海波朗讀。這篇課文用細膩的筆觸記述了遼寧艦殲-15艦載機成功著艦的過程,向讀者展示了中國人民軍隊在創新中不怕犧牲,勇於探索的精神,先後獲解放軍新聞獎一等獎和中國新聞獎三等獎。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一著驚海天
  • 作品別名:一著驚海天——目擊我國航母艦載戰鬥機首架次成功著艦
  • 創作年代:現代
  • 作品出處:《人民海軍報》2012年11月25日一版
  • 文學體裁通訊
  • 作者:蔡年遲、蒲海洋
  • 入選教材:人教版國中語文八年級上冊 
  • 篇數:第4課 
  • 朗讀人:楊海波 
  • ISRC:CN-M01-17-00028 
原文,段落結構,課文分析,賞析,很有價值感,很有層次感,很有現場感,很有美覺感,

原文

一著驚海天
——目擊我國航母艦載戰鬥機首架次成功著艦
一著驚海天
蔡年遲 蒲海洋
渤海某海域,海風呼嘯,海浪澎湃。遼闊的海面上,我國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艦斬浪向前。艦島的主桅桿上,艷紅的八一軍旗迎風招展。
2012年11月23日上午8時,頂著凜冽的寒風,身著不同顏色馬甲的甲板工作人員在戰位就位。阻攔索安全觀察員手持專業工具,一絲不苟地對阻攔索作最後一次檢查。備受外界關注的我國航母艦載戰鬥機首次著艦進入最關鍵時刻。
這不是一次普通的飛行。航母艦載戰鬥機著艦,承載著國人的強軍夢想。浩瀚的大海可以作證,為了這一夢想成真,古老的中華民族,已經等了近百年;人民海軍官兵,已經期盼了半個多世紀。
這更不是一次普通的降落。這是世界公認的最具風險性難題。在高速飛行的艦載戰鬥機上往下看,航母就像汪洋中的一片樹葉,在海上起伏行進,飛機每次著艦都面臨著生與死的考驗。據統計,航母大國艦載機80%的事故發生在著艦過程中。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到現在,某大國海軍已經墜毀了1000多架飛機,700多名飛行員喪生,其中絕大部分事故是發生在著艦的時候。
飛行塔台內的廣播響了:“殲-15飛機552號已於××××起飛,預計××××臨空!”
著艦指揮員從容地走上甲板指揮平台。“刀尖上的舞蹈”就要開始了,現場所有的人都捏著一把汗。
塔台內,時鐘指針的每一次跳動,都在揪著人心。
“航向××,航速××節……”口令聲中,遼寧艦官兵嫻熟地操縱著航空母艦,艦艉留下一道寬闊筆直的航跡。
×時××分,遠方的天空中傳來艦載機的低吼聲。循聲望去,記者看到,湛藍的天幕上,一架殲-15艦載機正向遼寧艦飛來。
飛行塔台內,一雙雙布滿血絲的眼睛,緊盯著監視螢幕上不斷跳動的參數和曲線,密切跟蹤正在空中調整飛行姿態的艦載機。
塔台起降指揮監控台,不時傳來著艦指揮員和飛行員的對話聲——
飛行員:“請示下降高度!”
著艦指揮員:“可以下降高度至×××!”
著艦指揮員:“航向××,航速××……”
飛行員:“明白!”
……
在兩人時斷時續、不急不緩的對話聲中,艦、機配合得非常默契。
一著驚海天
發動機的咆哮聲越來越大,艦載機越來越近了。繞艦一轉彎、二轉彎,放下起落架,放下尾鉤,殲-15艦載機像凌波海燕,輕巧靈活地調整好姿態飛至艦後上方,對準甲板跑道,以幾近完美的軌跡迅速下滑。
聲如千騎疾,氣卷萬山來。驚心動魄的一幕出現了:9時08分,伴隨震耳欲聾的噴氣式發動機轟鳴聲,眨眼之間,艦載機的兩個主輪觸到航母甲板上,機腹後方的尾鉤牢牢地掛住了第二道阻攔索。剎那間,疾如閃電的艦載機在阻攔索系統的作用下,滑行數十米後,穩穩地停了下來。
記者眼前的飛行甲板上,定格著一個象徵勝利的巨大“V”字:阻攔索的兩端構成“V”上邊的兩頭,尾鉤鉤住處,則是“V”字的底尖。
“成功了!”歡呼聲中,一顆顆緊的心,一下子舒展開來。各個戰位上熱烈的掌聲,瞬間激活了所有人緊繃的神經,每個人的臉上都綻放出勝利的笑容。
戰位上,許多人落淚了!他們說:“太讓人激動了!”
艦載戰鬥機上艦,中國白手起家,一切從零開始。某大國一名上將曾說:“我們可以把航空母艦送給你們,但是,十年之內,你們不可能讓艦載機上艦!”
為了這一著,面對技術封鎖,多少人殫精竭慮,青絲變白髮;多少人頑強攻關,累倒在試驗場;多少人無怨無悔、默默奉獻……今天,終於有了一個圓滿的結果,能不激動嗎?
“快點!快點!”有人向飛行甲板衝去。幾分鐘前還空空蕩蕩的飛行甲板,一下跑來了一大群人。
打開艙門,飛行員衝著圍過來的將士們說:“一切正常,感覺好極了!”
殲-15艦載機前沸騰了,鮮花映襯著飛行員的笑臉,人們忘情地與飛行員緊緊擁抱,爭相與飛行員合影留念……
“咔嚓!”“咔嚓!”……隨著照相機的快門聲響起,中國第一位成功著艦的航母艦載戰鬥機飛行員的風采,定格在人們的鏡頭裡,鐫刻在共和國的史冊上。
(本報遼寧艦11月25日電)

段落結構

第一部分(1-4):交代著艦的時間、地點、環境及著艦前的準備情況,敘述此次著艦的重要意義和困難。
第二部分(5-19):詳細報導了艦載機成功著艦的過程。
第三部分(20-26):描寫了艦載機成功著艦的重大意義以及人們激動、幸福的場景。

課文分析

1、文章的主標題有何妙處?
答:“一著”是指我國利用阻攔索使航母艦載戰鬥機首架次成功著艦,“驚海天”生動地寫出了此舉造成的影響之大,“海天”既是指航母艦載戰鬥機著艦的大環境,也指整個世界。一個主謂賓短語做主標題,強烈的鏡頭畫面感躍然紙上,“一著”“驚海天”對比鮮明,很容易讓讀者心頭一震,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
2、第①段屬於什麼描寫?有何作用?
答:屬於自然環境描寫。作者對海天環境進行了一個全景式的描寫,使航母、海洋、風浪交織成一幅壯美的圖畫。為下文詳寫艦載機在困難重重之下成功著艦作鋪墊。
3、第③④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答:①揭示我國航母艦載機首架次著艦的意義——它承載著國人強軍的夢想,而艦載戰鬥機著艦是世界公認的最具風險的難題。②渲染出緊張的氛圍,引發讀者的閱讀興趣,為下文寫艦載戰鬥機成功著艦後,人們的喜悅作鋪墊。
4、作者把艦載機著艦比作“刀尖上的舞蹈”,賞析這個比喻的好處。
答:將艦載機著艦比作“刀尖上的舞蹈”,形象生動地描寫出了“著艦”的艱難、危險性之大,語言生動形象,也渲染了緊張的氣氛,使讀者為之捏一把冷汗。
5、飛行員與艦載指揮員的對話為什麼如此簡短?
答:此處的對話簡潔準確,讓讀者更加直觀易懂,讓艦載戰鬥機著艦這一個高端的試驗事件更加平實,為讀者揭開高科技的神秘面紗。簡簡單單的對話,簡簡單單的口令,是對當時緊張、嚴肅、莊重的氣氛的最好詮釋,在那樣一個緊張的時刻,容不得人有半個多餘的字。
6、第18段重點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及描寫方法?有何作用?
答:運用對偶和誇張、比喻的修辭手法,“聲如千騎疾,氣卷萬山來”本段第一句運用對偶、誇張、比喻,生動形象地表現了艦載機著艦時的浩大聲勢,具有感染力。
7、作者把艦載機成功著艦的形狀比作“V”字,有何寓意?
答:作者把艦載機成功著艦後阻攔索拉伸的情景巧妙地想像成一個巨大的“V”字,既形象展示了阻攔索的實際形態,又暗示了著艦的勝利完成,給讀者帶來了非常強烈的視覺效果。“牢牢地”“穩穩地”生動地寫出我國著艦技術的成熟和飛行員操作技能的嫻熟。“定格著一個象徵勝利的巨大‘V’字”的特寫鏡頭,既是對當時情景的生動再現,更是表現了作者對我國航母艦載戰鬥機首次成功著艦喜悅和自豪。
8、引用某大國上將的話有什麼作用?
答:彰顯出了先進已開發國家對我國的歧視,暗示當時我國航母艦載機著艦面對的困難之大,同時這也更加激發了我國科研人員頑強不屈、為國爭光的鬥志,烘託了此時的成功。
9、最後一段重點採用了哪些表達方式?有何作用?
答:重點採用了抒情和記敘的表達方式,進一步表達出了人們激動、興奮的心情,同時也點明了艦載機成功著艦這個事件的重大意義。

賞析

刊登於2012年11月25日《人民海軍報》一版的通訊《一著驚海天》,在獲得笫四屆中國人民解放軍新聞獎一等獎後,又喜獲第23屆中國新聞獎文字通訊類三等獎。一篇作品,能接連被各方看好,必定有其可圈可點之處,作為該文的編輯,這種感受則更加深刻。
題材重大是寫好新聞作品的重要條件,但卻不是誕生新聞精品的充分條件,將重大題材的新聞亊件寫成一篇好通訊實屬不易。通訊有別於訊息,它要求不僅僅將某一亊件客觀、概括地反映出來,還要求對新聞亊件的報導進行更加具體、形象、生動和詳盡的描述,以求能夠給讀者留下生動可感的印象,達到“情動於心而言於行”的最高境界。
我國航母艦載戰鬥機首架次著艦,可劃歸重大事件題材。與人物通訊等其他題材相比而言,這個題材的報導具有以下難度:一、重大亊件題材本身不易寫好,更難出彩,特別是這種“高端”試驗活動不為一般人所熟知其至了解,二、這種活動動作性不是很強,雖然參加的人員較多,但都是靠暗藏在電波中的口令貫穿其中,整個活動者起來較為刻板單讕;三、沒有太過明顯的矛盾衝突,缺少能夠抖響的“包袱”。這樣的重重困難,對《一著驚海天》的作者而言挑戰與考驗不小。而在此文能很好地處理以上問題,令人仿若看到了—幅用寫生筆法繪就的雄美圖畫。

很有價值感

新聞稿件的生命力,說到底是要圍繞時代主題捕捉具有宏大意義的典型事件。新聞價值的大小,不僅在於稿件的思想性、鮮活性,而是在於其亊件是否具有重大典型意義。艦載戰鬥機著艦,就是這樣一種具有宏大意義的重大事件。
這不是一次普通的飛行。航母艦載戰鬥機著艦,承載著國人的強軍夢想。浩瀚的大海可以作證,為了這一夢想成真,古老的中華民族,已經等了近百年;人民海軍官兵,已經期盼了半個多世紀。
這更不是一次普通的降落。這是世界公認的最具風險性難題。在高速飛行的艦載戰鬥機上往下看,航母就像汪洋中的一片樹葉,在海上起伏行進,每次著艦都面臨著生與死的考驗。據統計,航母大國艦載機80%的事故發生在著艦的過程中。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到現在,某大國海軍已經墜毀了1000多架飛機,700多名飛行員喪生,其中絕大部分亊故是發生在著艦的時候。
這兩段,將新聞的價值展現得淋漓盡致,不僅吊起了讀者期盼的胃口,其中描述的危險性也讓讀者不由自主地擔心起來。讀者會想,首次著艦能不能成功?首次次著艦的過程是怎樣的?讀者有了這樣的品讀胃口,反映出作品的吸引力所在。
讀者對“首次”更期待,稿件的生命力和價值就越大。新聞的生命力,更加需要筆者來全心呵護。這箱作品中的每個“口令”、每個時間節點,都凝聚著記者的辛勤汗水,不到現場聆聽、不靠雙腳奔波是寫不出、悟不到的,作者的這種獨特視聽和感悟都是唯一的,這種唯一性更加深了作品價值的厚重,更加吸引了讀者的閱讀興趣。反過來說,此稿作為我國航母艦載機首架次成功著艦的文字記錄,在歷史的坐標中地位自然非同凡響,新聞價值更是不言而喻。

很有層次感

新聞特寫的最大特點是形象性和片段性。所謂形象性,就是說它是一種描繪性新聞,旨在形象地再現新聞亊實,引領讀者清晰地了解事件全要素;所謂片段性,指它不寫事物全貌.只攝取事物典型的、精彩的片段。這兩者,一個要求觀全景,一個要求窺一斑,看似矛盾的問題如何求解且看這篇稿件,有三個方面特點:
一是敘亊完整,鋪排有序。《一著驚海天》對我國航母艦載戰鬥機首架次著艦試驗這一重大亊件,從身著不同顏色馬甲的工作人員,到飛行塔台內的著艦指揮員與飛行員的連續對話,整個試驗過程都作了完整的記敘。記敘緊緊圍繞檢査甲板、塔台廣播、著艦指揮員引導.戰鬥機降落這套程式來展開,條理清晰,毫無雜亂之感。
二是重點突出,主次分明。艦載戰鬥機試驗是個複雜、危險的系統工程,每一個環節都同成功失敗密切相關。要把這一切都記錄下來,是不可能的,也完全沒有必要。因為讀者最關心的還是戰鬥機能否成功著艦這一件事。那么關係到成功著艦的關鍵環節是什麼呢作者就是緊緊抓往這些環節來展開敘寫的。這些關鍵環節就是塔台指揮和著艦動作。作者集中筆墨主要敘寫了這些環節在著艦過程中的狀態.將著艦前後過程清晰完整地展現在讀者的面前。
三是文風平實,脈絡直觀。作為科技類題材,要想讓讀者對事件有最清晰最科學的把握,語言就不能太過含蓄。作者在敘寫中,將緊要處的口令和動作都用實詞準確地闡述,為的就是讓讀者更加直觀易懂,讓艦載戰鬥機著艦這一高深的試驗事件更加平實,為讀者揭開高科技的神秘面紗。

很有現場感

軍事訓練報追,是展現部隊訓練工作和戰鬥力建設發展的“視窗”,是軍隊報刊媒體有別於地方媒體的特株“名片”。要寫好寫活軍亊報導,尤為電要的點就是要凸顯現場感,多—些“硝煙味”多一些緊張氣氛,實現這一目的,善用鮮活的語言是必由之路。
通讀《一著驚海天》,呈現在讀者面前的就是一幕電彩,先看標題,“一著”和“驚”兩個動作、“海天”一個景象,強烈的畫面感躍然紙上,很容易讓讀者心頭一震,吸引著繼續往下讀。再看開頭導語,“海風呼嘯”“斬浪前行”“艦島的主桅桿上,艷紅的八一軍旗迎風招展”等句子詞語,一下子把整體布好了局,彷如一位畫家已將畫布底色定格。第二段“頂著凜冽寒風”“不同顏色馬甲”“阻攔索等詞語很容易在讀者心裡盪起漣漪,讓讀者感覺在看一個個鏡頭,想先回味—下卻又忍不住繼續往下看。
鑒於科技類理材的考慮,在一些關鍵環節,作者將能夠體現稿件主題的情節準確無誤地大書特書,對那些無不相干的“邊角料”則果斷捨棄。因此,文章寫到“飛行塔台內的廣播響了”就把口令聲翔實地做了呈現,接下來更是把飛行員與著艦指揮員的對話一一做了描寫,讓讀者仿佛就置身於塔台內,聆聽著兩人之間的對話一般。
當描寫關鍵的著艦環節,“咆哮聲”“一轉彎”“主輪觸到航母甲板上”“機腹後方的尾鉤”等一系列緊湊的動作細節,作者都不惜筆墨地做了詳細描述,把讀者的眼睛死死地吸引在著艦過程中。縱觀全文.構成了一楨楨戰鷹著航母的動作畫面。

很有美覺感

很多人說,新聞是一種獨具個性的審美創造活動.因此,我們可以稱新聞記者為審美創造者。他們通過提高稿件的審美感染力,讓讀者感受到美的薰陶。《一著驚海天》就有這樣的美感。
—是動態美。此稿中的很多動態描寫,呈現出活躍熱鬧的現場,產牛了一種視覺的衝擊,並由此引發了讀者美感神經的火花。稿件開頭先是對海天環境進行了一個全景式描寫.使航母、海洋、風浪交織出一種美學意境,這祌意境透著巨觀上的壯美。一些具有代表意義、富有表現力的細節描述,在作品中作用獨具,使作品豐滿血肉。在描述艦載機著艦的最後動作中,一系列細微動作的變化,人物表情的刻畫,使這次艦載機著艦過程在具有巨觀的壯美外,還其備了相對微觀的細節之美。
二是情感美。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賞析此文,一股家國情油然而生。“這不是一次普通的飛行已經期盼了半個多世紀。”字裡行間,描寫出這一次軍事訓練活動的人情味,所展現出的官兵家國情懷,實則也是記者內心真性情的寫照。“塔台內,時鐘指針的每一次跳動,都在揪著人心。”記者筆端情感流露,寥寥文字雖無聲,一種將個人情緒融入著艦過程的情愫卻顯厚重。這樣的美,是情懷之美。
三是語言美。語言是新聞稿件美的傳播載體。文中把艦載機著艦比喻成“刀尖上的舞蹈”,把即將著艦的艦載機比喻成“凌波海燕”、把艦載機成功著艦後阻攔索拉伸的情景巧妙地想像一個巨大的“V”字,既形象展示了阻攔索的實呩形態,又給新聞帶來了非常強烈的感情宜泄.使作品具有了更強的閱讀震撼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