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許多人、許多事:楊苡口述自傳

一百年、許多人、許多事:楊苡口述自傳

《一百年、許多人、許多事:楊苡口述自傳》是2023年1月譯林出版社出版的圖書,由楊苡口述,余斌撰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一百年、許多人、許多事:楊苡口述自傳
  • 出版時間:2023年1月
  • 出版社:譯林出版社
  • 頁數:429 頁
  • ISBN: 9787544792745
  • 定價:108 元
  • 裝幀:平裝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獲獎記錄,

內容簡介

“人的一生不知要遇到多少人與事,到了我這個歲數,經歷過軍閥混戰、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以及新中國成立之後發生的種種,我雖是個平凡的人,卻也有許許多多的人可念,許許多多的事想說。”
本書是五四運動同齡人、西南聯大進步學子、翻譯名家、百歲老人楊苡的唯一口述自傳。從1919年走向今天,楊苡的人生百年,正是中國櫛風沐雨、滄桑巨變的百年。時代與人生的淬鍊,凝結為一代知識女性的天真與浪漫之歌。
世紀回眸中,相比於傳奇與成就,楊苡更看重她的“日子”,及其承載的親情、友情、愛情和世情:童年深宅里,祖輩的煊赫、北洋政商兩界的風雲變幻她不大鬧得清,念念不忘者,是一個個普通人的境遇;同窗情誼、少女心事、詩歌與話劇,“中西”十年乘著歌聲的翅膀,最是無憂無慮;民族危亡之際,自天津、上海、香港到昆明,西遷途中高唱《松花江上》,文明之火光焰不熄;從西南聯大到中央大學,記憶里依舊是年輕的身影——初見“文學偶像”巴金,大轟炸後滿頭灰土的聞一多,手杖點在石板路上嘀嘀篤篤的吳宓,“誇我們是勇敢少女”的恩師沈從文,還有滇水之邊的月下談心,嘉陵江畔的重逢與告別……
學者余斌歷時十年,用傾聽抵抗遺忘,以細節通向歷史的真實。家族舊事、翡翠年華、求學之路、山河故人,一個世紀的人與事在敘述中緩緩展開。“我有意無意間充當了楊先生和讀者的中間人,它應該是一部可以面向一般讀者的口述史。”

圖書目錄

目錄
第一章家族舊事
發跡傳說
大排行、小排行
父親楊毓璋
母親徐燕若
“妨父”之名
外面的世界
又一次大變故
天津搬家史
大公主
二姐
親愛的哥der
四姐和二姨太
“吾姐”和羅沛霖
姨太太們
八叔和四哥
老姨太與狗叔
大姑媽與四姑媽
姑姑楊麗川
來鳳
潘爺
池太太
第二章中西十年
“中國地”的中西
貴族學校
男老師與女老師
“初戀”
“真笨”
闖禍
乘著歌聲的翅膀
“窮白俄”婁拜和美國人格萊姆斯
“重生”
立案與會考
三位語文老師
家政課與心理課
墾親會
演話劇
從看電影到看中旅的話劇
唐若青
中西之外
苦悶
給巴金寫信
“大李先生”
到昆明去
第三章從聯大到中大(上)
“雲南號”
香港十日
悶罐車上
到昆明了
愉快的日子
青雲街8號
沈從文先生
復學生
跑警報
我們的課
吳宓先生
女生宿舍
三人行
虛驚一場
聯大的一伙食
高原社
等待與誤會
“顛三倒四派”
C.P.朋友
遊行隊伍里的陳蘊珍
母親來昆明
絕交
“害毛毛”
結婚
玉龍堆
王碧岑、范夢蘭
金碧醫院
正字學校
大逸樂和南屏大戲院
崗頭村
告別昆明
第四章從聯大到中大(下)
到了重慶
在丁家花園
在南開代課
哥嫂
做回了學生
新的生活
中大與聯大
“高幹子弟”
陳嘉先生
重逢
More than Friendship, Less than Love
換校長風波
兩見“蔣校長”
顧誠之死
同學少年(一)陶琴薰
同學少年(二)陳璉
同學少年(三)巫寧坤、何如
同學少年(四)徐璋與王聿峰
同學少年(五)吳良鳳
同學少年(六)許麗雲和許麗霞
同學少年(七)馬大任與文廣瑩
兩地分居
柏溪
兼善中學
呂醫生說的故事
日本人投降了
惡耗
復員

作者簡介

楊苡,原名楊靜如,一九一九年出生於天津,先後就讀於天津中西女校、西南聯大外文系、國立中央大學外文系。曾任職南京國立編譯館翻譯委員會、南京師範學院外語系。著有《青青者憶》(散文集)、《雪泥集》(巴金致楊苡書簡,編注)、兒童文學《自己的事自己做》等,譯有《呼嘯山莊》、《天真與經驗之歌》、《兄妹譯詩》(與楊憲益合集)等書。所譯《呼嘯山莊》系最流行的中譯本之一。二〇一九年獲第七屆南京文學藝術獎終身成就獎。
余斌,六〇後,南京人,任教於南京大學文學院。著有《張愛玲傳》《事跡與心跡》《周作人》《提前懷舊》《譯林世界名著講義》等書。

獲獎記錄

時間
獎項
備註
2024年1月
央視讀書精選2023年度十大好書
獲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