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書讀懂西方哲學史

一本書讀懂西方哲學史

《一本書讀懂西方哲學史》是2010年中華書局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傅佩榮。

基本介紹

  • 書名:一本書讀懂西方哲學史
  • 作者:傅佩榮
  • ISBN:9787101075649
  • 頁數:272頁
  • 定價:¥ 29.00
  • 出版社中華書局
  • 出版時間:2010年10月1日
  • 開本:16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一本書讀懂西方哲學史》內容包括了:古代哲學、瑰麗的神話世界、多神論的宗教信仰、獨特的城邦生活、泰勒斯:希臘第一位哲學家、阿那克西曼德:開啟抽象之門、畢達哥拉斯:用數解讀世界、赫拉克利特:詮釋變化與規則、巴門尼德:區分現象與實在、芝諾:埃利亞學派的鬥士、恩培多克勒:關注靈魂、阿納克薩格拉斯:提出“心智”概念、德謨克利特:用想像力探知世界、普羅塔哥拉:相對主義、高爾吉亞:否定存在真理……等等,內容豐富。
兩千六百多年的西方哲學可謂“源遠流長”。古代哲學的源頭,在時問上可以追溯至希臘城邦時期到羅馬帝國時期。奠定基礎、塑造原型是在希臘階段,史稱“希臘哲學”;而羅馬哲學只是它的後續發展而已。事實上,希臘哲學所設定的探討方式,如思考題材與基本觀點,直至今日對西方哲學界仍有可觀的影響。
就希臘哲學來說,蘇格拉底是個分界線。在他之前的哲學家所留下的大都是斷簡殘篇,見解也較為具體素樸;在他之後,出現了柏拉圖與亞里士多德這對師徒,其著述豐富且體系完整,對人類理性所欲探討的一切問題,幾乎都有所涉及。
本書讓你一本書就讀懂西方哲學史。

作者簡介

傅佩榮,1950年生,祖籍上海。畢業於台灣大學哲學系,曾師從哲學大師方東美先生。美國耶魯大學哲學博士,台灣大學哲學系教授。曾任台灣大學哲學系主任兼哲學研究所所長,荷蘭萊頓大學、比利時魯汶大學客座教授。曾獲台灣地區中正文化獎、最高文藝獎獎項。傅教授在教學、研究、寫作、演講、翻譯各方面皆有成就。1990年以來,傅教授每年開展200多場哲學講座,還多次應邀前往馬來西亞、韓國、美國、新加坡等地華人社團作傳統文化講座。著作逾百部,中文簡體字版有《向莊子借智慧》、《哲學與人生》、《智者的生活哲學》、《自我的覺醒》、《解讀論語》、《解讀莊子》、《解讀老子》、《解讀孟子》、《儒家與現代人生》等。

目錄

古代哲學
瑰麗的神話世界
多神論的宗教信仰
獨特的城邦生活
泰勒斯:希臘第一位哲學家
阿那克西曼德:開啟抽象之門
畢達哥拉斯:用數解讀世界
赫拉克利特:詮釋變化與規則
巴門尼德:區分現象與實在
芝諾:埃利亞學派的鬥士
恩培多克勒:關注靈魂
阿納克薩格拉斯:提出“心智”概念
德謨克利特:用想像力探知世界
普羅塔哥拉:相對主義
高爾吉亞:否定存在真理
蘇格拉底(一):得到神諭的道德哲學家
蘇格拉底(二):真理的助產士
柏拉圖(一):博學的雅典貴族
柏拉圖(二):探尋真理的知識論
柏拉圖(三):追求至善的理型論
柏拉圖(四):智慧與德行並重的幸福人生
亞里士多德(一):希臘文化的集大成者
亞里士多德(二):科學的邏輯學的創始人
亞里士多德(三):追尋終極本原的形上學
亞里士多德(四):以幸福為目標的倫理學
斯多亞學派(一):四海之內皆兄弟的倫理學理想
斯多亞學派(二):反思人生問題的哲學家們
伊壁鳩魯學派:追求個人快樂
懷疑主義:渴望心靈安寧
普羅提諾:站在古典哲學頂點
中世紀哲學
“基督宗教”之名
天主教的發展
中世紀哲學的特色
教父哲學(一):護衛信仰的先鋒
教父哲學(二):融合宗教與哲學
奧古斯丁(一):經歷悔改的聖徒
奧古斯丁(二):知識得自光啟
奧古斯丁(三):發揚愛的倫理學
偽狄奧尼修斯:重視“否定之途”
中世紀的哲學教育
愛留根納:為大自然分類
困擾中世紀的共相問題
安瑟姆:倡言上帝存在先天論
波納文德:接續奧古斯丁立場
阿奎那(一):中世紀哲學的集大成者
阿奎那(二):上帝存在的五路證明
阿奎那(三):人生幸福在於信仰
司各特:適當定義“善”
奧卡姆:剃除一切煩瑣
艾克哈特:密契主義大師
庫薩的尼古拉:聯繫中世紀與近代
蘇亞雷:經院哲學的謝幕者
近代哲學
文藝復興與人文主義
宗教改革
科學革命”
培根:力圖打破偶像
霍布斯:以國家為利維坦
笛卡爾(一):建立理性思考的大原則
笛卡爾(二):從“我思故我在”展現新格局
帕斯卡:為上帝下賭注
斯賓諾莎(一):一元論的天羅地網
斯賓諾莎(二):由理性走向真正自由
萊布尼茲:深信“預定和諧”
洛克:為經驗主義奠基
貝克萊:取消物體存在
休謨(一):以自我為一束知覺
休謨(二):懷疑論者的道德觀
盧梭:批判文明的罪惡
高舉理性大旗的啟蒙運動
康德(一):把握哲學的四大問題
康德(二):人只能知道“現象”
康德(三):道德實踐的優先地位
康德(四):重新為宗教定位
費希特:界定自我價值
謝林:關注自然世界
黑格爾(一):絕對者即是精神
黑格爾(二):精神展現的過程
黑格爾(三):完成絕對唯心論的系統
叔本華:以意志為物自體
費爾巴哈:以人類學取代神學
馬克思(一):哲學應該改變世界
馬克思(二):共產主義的原始理想
現代哲學
浪漫主義思潮
生物學及心理學的革命
尋求意義的現代人
克爾凱郭爾:肯定個人“存在”的先驅
尼采(一):要大聲對生命說“是”
尼采(二):超人是大地的意義
詹姆士:以實效決定真理
胡塞爾:開啟現象學運動
柏格森:直覺“生命衝力”
懷特海:打通科學、哲學與宗教
羅素:廣泛關注社會問題
卡西爾:詳究人類象徵能力
維根斯坦:對真理心存敬畏
雅斯貝爾斯:由剎那肯定永恆
海德格爾(一):深度剖析個人存在
海德格爾(二):提醒人“向死而生”
馬塞爾:敞開心房接受光明
薩特:由自我承擔一切責任
加繆:從荒謬走向幸福
德日進:對人類寄予厚望
列維一史特勞斯:結構主義的代表
伽達默爾:矢志探求真理
利科:詮釋人性深度
哈貝馬斯:經營批判理論
德希達:擅長解構的怪才
羅爾斯:以正義理論知名
郎尼根:新經院哲學的代言人
列維納斯:珍惜我與他者關係
耶律亞德:描述神聖境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