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佛教用語)

一時(佛教用語)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5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拼音yī shí 佛教用語

出自佛地經論

一時,可表示時間、時刻、時期等意思,也是佛教用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一時
  • 外文名:momentary
  • 拼音:yī shí 
  • 性質:佛教用語
  • 領域:佛教
  • 梵語:ekasmim! samaye
  • 巴利語:ekam! samayam!
出處,示例,

出處

佛地經論一卷三頁云:言一時者謂說聽時。此就剎那相續無斷,說聽究竟,總名一時。若不爾者;字名句等,說聽異時,云何言一。或能說者,得陀羅尼,於一字中,一剎那頃,能持能說一切法門。或能聽者,得淨耳根一剎那頃,聞一字時,於餘一切,皆無障礙,悉能領受;故名一時。或相會遇,時分無別,故名一時。即是說聽共相會遇,同一時義。時者:色心等總假立故,是不相應行蘊所攝。何不別顯,如下處等;但說一時?晝夜時分,諸方不定;不可別說。又義不定。或一剎那,或復相續;不可定說。是故總相但說一時。

示例

《佛學常見辭彙》
1、指佛於某地說法之時。諸經之首皆有“如是我聞,一時佛在……”一語。
2、指佛說法之時,亦即師資道合,機教相叩之時。
《佛光大辭典》
梵語ekasmim! samaye,巴利語ekam! samayam!。指佛於某時說法之時期。諸經之首,皆有“如是我聞,一時佛在……”一語,乃經典序文六種成就之一。金剛仙論卷一(大二五·八○一上):“既曰我聞,說必有時,故次雲一時。然時有多種,或有一念時,有日夜時,有百年時,有一劫時,有春秋冬夏時。今言一時者,非此等時(中略)。雖言一時,不雲某年某月某日說,故不知何時也。”又據天台觀經疏之說,時有二種,即:(一)迦羅,乃短時之意。又稱實時。(二)三摩耶,長時之意。又稱假時。然不論時之長短、假實,於佛說一經畢時,總稱一時。[大智度論卷一、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疏卷上、法華經文句卷一]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雜語)巴利語翳迦三昧耶Eka&mdotblw;samaya&mdotblw;之譯語。在某時之義。諸經之初,皆有‘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等。天台觀經疏一,謂‘今不論長短假實,說此經竟,總謂為一時。’
《三藏法數》
[出各經之首] 一時者。佛與第子說聽和合之時也。是故諸經之首。皆言一時。法華文句雲。聞持和合非異時。是也。(聞持者。弟子從佛聞法而受持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