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紅

一口紅

一口紅,中藥名。為冬青科植物長梗冬青IlexpedunculosaMiq.的葉和枝葉。分布於陝西、安徽、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廣西、四川、貴州等地。具有祛風除濕,散瘀止血之功效。用於風濕痹痛,外傷出血,跌打損傷,皮膚皸裂,瘢痕。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一口紅
  • 別稱:一口血《湖北中草藥志》)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無患子目
  • :冬青科
  • :冬青屬
  • :長梗冬青
  • 分布區域:陝西、安徽、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廣西、四川、貴州等地
  • 採集時間:全年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用法用量,採集加工,形態特性,生長環境,藥材性狀,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葉和枝葉。

性味

味苦、澀,性涼。

歸經

歸肺、肝、腎、大腸經。

功效

祛風除濕,散瘀止血。

主治

用於風濕痹痛,外傷出血,跌打損傷,皮膚皸裂,瘢痕。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4.5-9g。外用:適量,研末撒敷。

採集加工

全年均可采,曬乾用。

形態特性

長梗冬青,又名具柄冬青、長軸冬青。常綠灌木或喬木,高2-10(-15)m;幼枝近圓柱形,具縱稜角,淡褐色或栗色,無毛或節上被微小的微柔毛。葉可見於三年生枝上,葉片薄革質,卵形、長圓狀橢圓形或橢圓形,長4-9cm,寬2-3cm,先端漸尖,基部鈍或圓形,全緣或近頂端常具少數疏而不明顯的鋸齒,葉面綠色,具光澤,乾時栗黑色,背面淡綠色,乾時褐色,兩面無毛,主脈在葉面平坦或稍凹入,在背面隆起,側脈8-9對,兩面不明顯;葉柄纖細,長1.5-2.5cm,上面具縱槽,背面具皺紋。聚傘花序單生於當年生枝的葉腋內,花4或5基數,白色或黃白色。雄花序為一至二回二歧分枝,具3-9花,總花梗長約2.5cm,二級軸長約3mm,花梗長2-4mm,小苞片披針形,長1-1.5mm,被微柔毛;花萼盤狀,直徑約1.5mm,4或5裂,裂片三角形,急尖,無毛;花瓣4或5,卵形,長約1.5-1.8mm,基部稍合生;雄蕊短於花瓣,花葯卵球形;退化子房卵球形。雌花單生於當年生枝葉腋內,稀為具3花的聚傘花序,花梗細而長,長1-1.5cm,其中部具2枚鑽形小苞片;花萼直徑約3mm,4或5裂,裂片具緣毛;花冠直徑約5mm,花瓣4或5,卵形,長約2mm,退化雄蕊短於花瓣,不育花葯卵形;子房闊圓錐狀,直徑約2mm,柱頭乳頭狀。單花的果梗長2.5-4cm,少數1-3果的果梗長約4.5cm;果球形,直徑7-8mm,成熟時紅色,宿存花萼裂片三角形,具緣毛,宿存柱頭厚盤狀,突起。分核4-6,橢圓形,長約6mm,背部寬約2.5mm,平滑,沿背部中線具單條紋,內果皮革質。花期6月,果期7-11月。

生長環境

常生長於海拔1000-1300m的山坡灌叢及高山矮林中。分布於陝西、安徽、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廣西、四川、貴州等地。

藥材性狀

葉片卵形或長圓狀橢圓形,有的破碎或皺縮,長5-8cm,寬2-7cm,中部或近先端處常有細鋸齒;黃綠色,葉柄長12-17mm;薄革質;氣微,味微苦。

相關論述

《湖北中草藥志》:“清熱解毒,止血止痛。用於外傷出血,風濕關節痛,腰痛,跌打損傷,皮膚皸裂,瘢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