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力降十會

一力降十會

一力降十會,拼音yī lì xiáng shí huì,是一個漢語辭彙,意思是一個力氣大的人,可以戰勝十個會武藝的人。比喻在絕對實力面前一切計謀都是沒用的。出自於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五十回:“韓爺技藝雖強,吃虧了力軟;雷洪的本領不濟,便宜力大,所謂‘一力降十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一力降十會
  • 解釋:在絕對實力面前一切計謀是沒用的
  • 讀音:yī lì xiáng shí huì
  • 出處:《三俠五義》
示例,少林理念,對應理念,

示例

原就是想藉他的鐵牌,來克凌未風的寶劍,想以“~”,使凌未風難於兼顧。 ★梁羽生《七劍下天山》第十七回。
現在的意思多是形容在絕對的力量前其他算計都沒用。多用在戰爭中敵對雙方實力懸殊的情形。例如:在三國時期魏、蜀的國力相差很大;因而即使有諸葛亮六出祁山還是沒能成功。大巧不工,就是這個意思的完美詮釋。

少林理念

“力不打拳,拳不打功”它的意思是力量雖強,卻不如習練過拳技的人靈活敏捷:而精於拳技的人,又比不上功力精深的高手。譬如挑夫苦力,負重力量很大,這是拳師不如的。但是他們要是與拳師傅鬥起來,就必然是暈頭轉向,手足失措,空有幾百斤的蠻打無用武之地。拳技嫻熟的拳師.身手敏捷,身法靈活,對付一般笨拙的人,實在是輕而易舉。但是,如果遇上內外功達到一定境界的高手,他們的攻擊就象螞蟻去搖動大樹一樣,一觸其鋒立刻潰敗而無還手之力。我們看山中猿猴狡兔。雖善於騰躍縱馳,一見虎豹之威懾則無不束手就擒。這就是一個明證。

對應理念

四兩撥千斤:"四兩撥千斤"之說,最早見於王宗岳《太極拳論》一文,原文意指太極拳技擊術是一種含高度功力技巧,不以拙力勝人的功夫;太極拳功深者,以觸處成圓、引進落空、避實就虛等技法,使外力難以作用於自己身上;又以敷蓋、封閉等技法使對手無法起動發力,從而體現出太極拳獨特的技擊特點。俗語所謂“四兩撥千斤”是以小力勝大力之意。
一巧破千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