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深夜的記憶

一個深夜的記憶

選自《醒來的時候》,此詩為 魯藜創作於抗日戰爭期間的延安。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一個深夜的記憶
  • 創作年代:現代
  • 文學體裁:詩
  • 作者魯藜
原文,作者簡介,評價,詩人曾卓評價,其他評論,

原文

一個深夜的記憶
月光流進門檻
我以為是陽光
開門,還是深夜
不久,有風從北邊來
仿佛吹動了月亮的弓弦
於是我聽見了黎明的音響
河岸被山影壓著
有星流過曠野去
我感覺到,萬物還在沉睡
只有我是最初醒來的人

作者簡介

魯藜(1914-1999),原名許圖地。詩人。福建同安人。童年時隨父母僑居越南,1932年回國,在廈發表處女作《母親》,193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8年入延安抗大學習。發表震撼詩壇的《延安組詩》,被譽為“傳遍世界的福音”。曾任晉察冀軍區民運幹事、戰地記者。建國後,歷任天津市文學工作者協會主席,中國作協第四屆理事、天津分會主席,中國作協第四屆理事、天津分會副主席。著有詩集《醒來的時候》、《時間的歌》、《天青集》,有《魯藜詩選》。 他的名作《泥土》影響過幾代人,革命烈士張志新和公僕楷模孔繁森都將它奉為座右銘。

評價

該詩被選入江蘇教育出版社《語文》九年級上學期課本第15課:《詩人談詩》

詩人曾卓評價

寧靜而深沉的意境
人們談論魯藜的詩,一般都沒有提到這一首,而我對它卻很有偏愛。
這首詩寫於抗戰時期的延安,描寫的是詩人在一個深夜醒來時所看到的情景。
從門檻下流進的月光,詩人誤以為是曙光。從夢中乍然醒來,是容易有這樣的錯覺的,李白就曾將床前的月光誤以為是霜。他起來了,推開門看看,原來還是深夜。可以想見,他是習慣於黎明即起的。使他驚醒的是對黎明的期待。
他不再返回屋中,而是眺望著月光下的曠野:起伏的山巒,河岸邊的山巒的巨大的暗影……大地籠罩在沉靜中。劃破夜空的流星,被風吹響的月亮的弓弦,既反襯了夜的沉靜,又使夜有了動態感:夜在沉靜中行進,黎明即將到來。
他獨自面對大地,他感到自己是最初醒來的人。這裡用了“感覺到”這個詞語,就使這句詩有了更深一層的含意:詩人是對於時代最敏感的人,是盼望黎明最迫切的人,這裡的詩人不是指他自己,至少不僅是指他自己。
我歡喜這首小詩的寧靜又深沉的意境,這在一般新詩中是少有的。它反映了生活在自由的土地上,經受過戰鬥洗禮的詩人的純淨、樂觀的心。

其他評論

這首詩,同時表達的是祖國對戰爭勝利的渴望,因為那時還是抗日戰爭,曙光則是勝利的曙光,深夜既指自然界的深夜,卻又頗含深意,指的是當時中國還處於抗日戰爭的艱苦階段,整箇中國大地還處在黑暗之中。黎明指的是詩人內心對光明的嚮往與追求。
第一節通過對月光的誤解寫盼望長夜的結束。
第二節通過由風聲引起的聯想表達對黎明的渴望。
第三節寫又回到“萬物還在沉睡”的現實的夜中。
詩是語言的藝術。讀這首詩,首先感覺的就是語言的精練和準確。先說精練。詩的第一節只有三行,十八個字。第一句是客觀敘述,“月光流進門檻”。但是這個客觀敘述是帶有主觀感受的性質的。因為月光只是照在大地上,而不是“流進門檻”的。為什麼說成“流”,這當然是詩人的主觀感受。有了這個“流”字,一幅靜的畫面變得生動有趣了。一個“流”字改變了一種場景,使人的感受變得豐富多彩。惜墨如金而又鮮明生動,這就是詩人語言運用成功的一大標誌。詩的第二句“我以為是陽光”,這是一種“錯覺”,詩人有可能在瞬間會產生錯覺,但是如果從科學的觀點看,他會馬上改正這種瞬間的錯覺,而不必把它形諸文字。但是因為是詩語,所以他不但不必改正,而且還有意地強調並固定成文字,就因為這是一個“美麗的錯誤”。
而且這裡的陽光還含有另一層意思,就是詩人內心對光明的追求。寫出這種“錯覺”,更顯示他對光明的殷切期待的心情。詩的第三句,“開門,還是深夜”,這是對錯覺的糾正,但是卻又是頗含深意的。因為詩人寫此詩時還在抗日戰爭的艱苦階段,他身處的延安雖是解放區,但整箇中國大地還處在黑暗之中,所以“還是深夜”不只是對錯覺的糾正,也是在另一層次上以現實的真實感受。
從以上對這三行詩的分析中,可以看到詩人在十八個字里隱藏了多么豐富的內涵。這就是精練的語言所具有的藝術魅力。再說準確。詩中“有風從北邊來/仿佛吹動了月亮的弓弦/於是我聽見了黎明的音響”,這幾句詩,需注意“仿佛”一詞。仿佛不是一個明確的概念,只是一種“好像是”的感覺。但是用在這裡正是地方。“好像是”風吹動月亮的弓弦而使他聽見了黎明的音響。這是詩人的想像。如果是寫實,反而令人難以置信,因為是“仿佛”,就把想像合情合理地表現出來。可見準確地使用詞語對增強詩的藝術表現力之重要。詩的最後一節中,“河岸被山影壓著”中的“壓”字,“有星流過曠野去”的“流”字,都是精練與準確的高度結合,值得仔細品賞和學習。詩的寄寓也非常豐富而深刻。詩歌通過精練準確的語言,營造了特定的意境,使讀者從中感受到詩人豐富而敏感的內心世界,難以言述的思想內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