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浪子的美國來信

一個浪子的美國來信

《一個浪子的美國來信》是一本文字優美,內容極具吸引力的書。一本海外遊子的書信集,一本充滿了生活氣息和作者獨特感悟的佳作。《一個浪子的美國來信》是作者當年在美國留學期間的書信體散文隨筆,講述了國外的生活、文化、工作學習經歷、青春年少的迷茫和思考等,其語言的個性、趣味性、文學性,都有著頗為獨特的造詣。

基本介紹

  • 書名:一個浪子的美國來信
  •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頁數:310頁
  • 開本:16
  • 品牌:北京先知先行圖書發行有限公司
  • 作者:張守春
  • 出版日期:2014年8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53448183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專業推薦,媒體推薦,名人推薦,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一個浪子的美國來信》是作者留美期間的經遇描寫和青春感悟,以寫給國內友人的書信方式,準確、生動、優美、幽默地講述了美國學習和生活的種種,既有美國社會觀察的價值,又有很高的文學欣賞水準,堪稱一代美文。是當代文學中一部獨具一格的經典佳作。可以讓讀者了解美國的生活,對於一些留美的學子或是工作的人來說,能產生共鳴,對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可以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對於很多準備走出去接觸國外的年輕人來說,《一個浪子的美國來信》能夠領悟曾生活在那裡的人的感想,對自己也有著莫大的啟迪。語言生動且獨有特色,讀來有一種別樣的美感,是閱讀其他同類作品所感受不到的。從閱讀中可以獲得一種美的享受。文中精選了作者留美期間的照片,有環境照片,也有人物相片,浸染了當時的氣息,且更具真實感。可以讓讀者在閱讀當中感受當年的歲月。作者目前在國內管理培訓方面取得很大成功,是知名培訓師。讀者在閱讀後可以登入百度作者的名字,進入他的部落格,與作者產生互動,共同領略作者學識的淵博和詼諧與幽默。

作者簡介

張守春,筆名瀟水,國內知名人力資源培訓師,“3E薪資設計”創始人,人力資源諮詢專家,清華大學客座教授。曾任世界著名跨國公司朗訊集團人力資源總部薪資管理經理、聯合利華、新浪等知名公司人力資源顧問。同時專業從事文學寫作,出版有《真三國,不演義》、《楚漢爭霸啟示錄》等熱銷書籍。

專業推薦

媒體推薦

Andrew Zhang(張守春)當時一度住在我們家裡,我們有過許多風趣、快樂的交流,後來知道他把很多在美國的趣事和感觸寫下來。我知道他是個聰明、進取又機智活潑的人,他的留美文章,一定會像他本人一樣吸引力巨大。
——作者的老師 教授Richard Beatty
瀟水出國前是和路雪的高級經理,1996年的時候已是月薪上萬了。不過瀟水同志來美後最初還是在麥當勞乾過一陣的,等到了1998年,他已堂而皇之地坐在Lucent的辦公室里開始上網聊天了。
北京線上的網上頭號才子無論如何都該是瀟水。每天瀟水線上的時候,線上總是十分的繁忙,瀟水的冬粉總是紛至沓來的。
——網友 方歌吟

名人推薦

Andrew Zhang(張守春)當時一度住在我們家裡,我們有過許多風趣、快樂的交流,後來知道他把很多在美國的趣事和感觸寫下來。我知道他是個聰明、進取又機智活潑的人,他的留美文章,一定會像他本人一樣吸引力巨大。
——作者的老師 教授 Richard Beatty

圖書目錄

1.乘鑽天猴出埃及記
2.在不努力島努力
3.“蹲監獄”須知
4.苦庵學院的紅裙子
5.狂野周末
6.同是天涯烙餅人(1)
7.同是天涯烙餅人(2)
8.“猴剝啃”的火車
9.圍觀外國女孩
10.士窮乃見搬家
11.雪夜擁爐看電視
12.節日的太平犬
13.起得早不一定撿得著好糞
14.火雞大餐與列鼎而食
15.撬車記
16.一場風花雪月的考試
17.聖誕節的生命
18.大家閨秀型的工作哪裡找
19.“閣老”實習生
20.和混血23聊天
21.騎鶴上揚州
22.傾城之賭
23.美國兒童趙漪絲
24.卯是怎么畫成的
25.賓夕法尼亞的隆中對
26.我和悖題教授夫婦
27.我的百草園
28.教美國人搞孝
29.白頭教授在閒坐說文豪
30.瀟水面向春天
31.百年功名覓不得
32.好借好還再借不難
33.人生的歌者
34.Oh! My God!(噢!我的天!)
35.給“林黛玉”小姐養貓
後記
編後按

後記

從前,我在紐約附近的新澤西州立大學讀書的時候,每每會寫一些亂信給孫五洋寄去。寫第一篇的時候,大約還是春光爛漫時分,我獨處在異國以青草和鳥啼為鄰的樓上,正是二十六歲。而今,恍惚間,幾個年頭就消磨掉了,二十打頭的那些年紀,越來越多地被無形的手劃到從前里了。
此刻的北京,春天正以一棵小草的形式豎起它的旗幟了。而美國的遊歷,像一條脫鉤的魚,漸漸向記憶的邊緣隱藏去了。
我的心情為什麼要像流水曲曲折折,我想,太多的求索無濟於事,安扎泥土上的生活就等於嚮往天堂。我還是像一艘輕快的小船吧,自得其樂地找著人生航線,飄搖而去吧。

序言

客居異地的我,日子久了,就將一個人落在窮愁里。然而斷續寒砧斷續風,時而睡著醒著、時而上班回家,人也漸漸地到了今年的歲末。
我的老母也從老家跑來了,預備瞻仰優越的都市生活。一早我吃過她烙的韭菜餡餅,就靠在椅子背上,將一些紙片挪上餐桌,面對了窗簾以外的陽台看。外面是紅磚的小樓.睜著窗眼,衣裳曬在陰曆年的空氣里。
人要活著,就需要工作,就需要掙錢,這差不多是無法擺脫的事,也許不免讓人鬱悶。
這樣眺望著,母親在外間發出“疏疏”的旋轉洗碗的水的聲音,而桌上放著的是兩年來我偷閒寫的這些東西,在這個暮冬季節,它們就使我坐立不安起來,希望多被別人來讀。然而這個想法卻是很要不得的,因為我從來不曾與文化結拜。
我最早出生,是在河北一個有山坡和樹林河水的小地方,我爸媽雖然都是教書人,但其實更關心的是把家庭生計搞得不艱苦一點。所以他們在那個年代——我生在1972年——就在院子裡壘了雞窩以飼養雞和兔子,我少年閒余,就給小兔們弄青草吃,做這一類有趣的事業,屬於“吾少且賤,故多能鄙事”,並不徜徉於優秀書籍。直到進了清華念書以後,才開始窺測到一些人間所公認必讀的好書,比如什麼什麼的。
在清華,做高壓放電實驗厭了的時候,我也去北大旁聽過一點文學課程,比如《左傳》和魏晉的詩,只是沒有什麼心得,反倒他們文史樓屋檐一帶的雨燕,常在陰天裡結隊翻翻地飛翔,很有一點意思。
後來我就待在了北京,在外國公司里做事。和我經常來往的。簡約樸實,相與友善的,是甘肅宕昌籍的一個叫孫五洋的人,常散步聊天,於水木清華的池沼高阜一帶,共同望一望夜空里星光爛漫,秀遠。
不久,我到國外讀書,離紐約很近的一個大學城,僻靜無為,就偶於月明氣清、夜色淡盪時刻,作一封信去,把這邊的事寫給楊向榮知道。積累久了,就得了好幾封。
新近因為無聊,就從過年以後,一直在整理這些舊信,整理得很不好。到了今天深夜,燈光照在更深的我的井底一樣凝滯的樓上房間,萬籟俱寂,我的心情竟不知所措起來,引發得這郊外附近的野狗,“歐歐”地也叫起來。一種難言的情懷,躊躇於人生邊緣,繚繞不散。我放下紙筆,拉開窗簾,看見星群的寧靜和顫抖。
在這個坐臥不寧的春前季節,落寞的大地夜涼星稀。我於城郊樓高處,站在黃昏掀起的風裡,還是借這一本書,與散落從前的青春景象遙遙張望吧。
2000.02.24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