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和一座城—上海白俄羅森日記

一個人和一座城—上海白俄羅森日記

《一個人和一座城--上海白俄羅森日記》由趙鑫珊所著,以日記的形式,敘述了羅森的點滴情感以及他的哲學思考,小說揭示了這位白俄建築師的命運,以及這27個春秋上海的變遷,包括三萬俄僑(白俄)和三萬猶太難民在這座城市的掙扎和自強不息的故事。趙鑫珊,教授、作家,早年畢業於北大。寫作於我,是山村毛驢推磨。放進去的當然不是玉米或黃豆,而是我關注的一些世界性課題。我就是那頭推磨有驢。我來到這個世界,好像是盡心盡性盡力把一個個課題碾碎。這是我第43回起早貪黑推磨。

基本介紹

  • 書名:一個人和一座城—上海白俄羅森日記
  • 出版社:上海文藝出版社,上海文藝出版集團
  • 頁數:363頁
  • 開本:16
  • 品牌: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作者:趙鑫珊
  • 出版日期:2012年5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32142835, 7532142833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文摘,後記,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一個人和一座城--上海白俄羅森日記》由趙鑫珊所著,以日記的形式,敘述了羅森的點滴情感以及他的哲學思考,小說揭示了這位白俄建築師的命運,以及這27個春秋上海的變遷,包括三萬俄僑(白俄)和三萬猶太難民在這座城市的掙扎和自強不息的故事。

作者簡介

趙鑫珊,教授、作家,早年畢業於北大。寫作於我,是山村毛驢推磨。放進去的當然不是玉米或黃豆,而是我關注的一些世界性課題。我就是那頭推磨有驢。我來到這個世界,好像是盡心盡性盡力把一個個課題碾碎。這是我第43回起早貪黑推磨。我喜歡扮演推磨角色。天地一舞台,人生一齣戲,莎士比亞說過,世界是座舞台,男人和女人都演員,各有各的角色。 人生就是演好自己的角色。我常想起明末清初學者方以智做學問的幸福感,“我得以坐集千古之智,折衷其間,豈不幸乎!”所謂“折衷其間”即推磨、碾碎的意思。對於我,這就叫幸福。

文摘

明天我就要揮手告別倫敦,離開偉大的英國,再去德國的慕尼黑進修、深造。
四年(1897—1901年)留英時期結束了!正好,明天是我22歲生日。我成了20世紀的人了。
我選擇建築師設計這個專業是對頭的。因為每個時代每個人都要住進屋。可見建築師有個很穩當的職業,沒有衣食之憂,保證可以過上中產階級的物質生活,之後才能有精神生活,追求藝術世界。
我這種人,只要求小康。過多的物質財富不會增加我的幸福感。
我對世界建築史著了迷。作為業餘愛好,我也迷上了水彩畫。英國是個水彩畫強國。用水彩語言把田園和建築風景表達出來是很過把癮的事。這四年,我用水彩、鋼筆寫生、手繪了一百多幅建築風景。我把我自己的靈魂也糅合進了我所使用的顏色和每根線條。
繪畫是種語言。多掌握一種語言。多份幸福感。
我尤其迷戀英國中世紀哥特大教堂(The Gothic Cathedral),老實說,大約四百年間(1130—1530年)所有哥特偉大教堂(All Gothic Great Churches)在我內心激起的敬畏情懷是難以用普通語言表述的,同時用俄、英兩種語言也無濟於事!
面對它寫生、手繪,是我在同上帝竊竊私語,聆聽上帝的隱喻。
四年來,我獲得的另一個副產品便是掌握了英文。我喜歡這門外語,它的表現力是無與倫比的。
上個星期天我在一家書店淘到英文譯本《貴族之家》(屠格涅夫著),英譯者是B·Isaacs,質量不在原文之下,有時還超過了俄文,令我驚訝,由此可見英文的表現力!
別了,英國!
P21

後記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在講故事、聽故事。
比如你今天傍晚下班回家,在飯桌旁便對你妻子講:
“真巧,今天在捷運碰到中學同學劉桂芳,她看上去已經是半老徐娘了。記得當年她是全校的校花。這回她很少對我說什麼,估計有難言之隱。唉,人生苦多樂少。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能與人言只二三。她有不便對我說的事。”
創作這部小說是我在講一個虛構的故事,但又有可靠、可信的歷史真實作為背景。
日日夜夜我在過羅森的日子。我聽到他在閣樓里自言自語,看見他騎輛英國三槍牌車在大街小巷穿行,時而會停在一處不動.抬頭看看窗和石庫門花崗石門框,行為不同於一般人。
他的所感所思和決定,或者說他對人生世界的感受、反應和理解也成了我的理解、反應和感受。
是他的人生經歷拓展了、豐富了和深化了我的人生經歷,也拔高了我。
我好像成熟了不少,生命樹幹上增多了好幾圈年輪。別的不說,光就說到死這件事便足夠了。
隨著羅森,我好像也死過一次。
自殺過一次的人,再也不怕死。這便是司馬遷的格言:“知死必勇。”——這收穫還不大嗎?他也替我去死過一次,成了我的“替身”。
我樂意過羅森的日子,當然只是由紙上的漢字和句子構築的日子。他的日子(包括“弟弟斯”小組論壇)是對我的日子的補充。
健康的幻覺可以彌補現實的缺陷和不足。
寫作過程也是我看清、認識自己的過程,經歷這種過程是種享受,過程高於一切。
再者,我試圖通過羅森的日記去探討人生世界的意義。儘管他是白俄,生活在七八十年前,但我們所處的基本生存(生死)狀況還是同一個,沒有根本性的變化。沒有,一點也沒有!
寫小說就是企圖用語言文字元號去講故事,並從故事中去尋找人生的目的、意義和價值。
空間是半個空筐,時間是半個空筐,合在一起才是一個完整的空筐。它要用事件來填滿,但永遠也填不滿,又迫切需要日夜去填,一代人接一代人,成了一個無窮序列,用大小事件去填滿的實質正是講故事,沒有大小故事的世界是不成立的.世界是由各種故事組成的世界。 攝於2008年12月的淮海中路843號Paul咖啡屋,是紅房子西餐館三個面門之一,也是三十年代“弟弟斯”的一部分。
所有大小故事的結構都是悲劇,且無一例外,包括地球上距今6500萬年前恐龍這個物種的大滅絕,以及許多億年後地球和太陽也將毀滅——這是造物主(God-Llnivere)的安排。
那么,誰是造物主?
西方哲學認定是“The First Cause'’(第一個原因,即太原因。在它前面再也沒有了原因)。
我國南宋著名禪師原妙(1238—1295年)提出過這樣一個命題:
“萬法歸一,一歸何處?”
這是他追溯山河大地、森羅萬象,最後總熔作為一個大疑團的結果,相當於拷問:
“第一個原因”的前面又有什麼原因?
沒有回答.最後由一群聒噪的寒鴉“哇哇”數聲劃破了古墳場一片萬古蠻荒的寂靜:
白楊無人葉自落,孤獨秋山鳥空啼。
希望這部長篇小說有助於人們對大上海這座城市的歷史記憶。
2010年初冬於浦東初稿,2011年初夏於淮海中路835號Citta咖啡屋二樓定稿。
在創作《一個人和一座城》的時候,我多次從這裡走過。我自然想起我的安排:以羅森為首的“世界公民”小組每月兩次的聚會便在此。70多年過去了,原先咖啡宇宙閒吟客的屍骨早已不存,但是他們討論的問題卻是永恆的,繼續在困惑著21世紀的我們。
今天上海灘的咖啡屋在數量上是三十年代的十倍、三十倍甚至幾十倍!但探討的問題卻欠缺廣度和深度。儘管許多白領男女咖啡客習慣把手提電腦往桌上一放,與一杯“拿鐵”共同組合成為一個句子,構成一個時尚的符號,一種最前衛的生活方式。
今天Paul又改成了Ichido西式點心專賣店,生意興隆。
外在的一切時常會變化,但在一代接一代的人生之旅中,總有一些永恆不變的東西。
《一個人和一座城》這部小說要揭示的正是這些東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