䲊,是漢語詞語,拼音tuǒ或duò,魚子已生者。從魚,憜省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䲊
  • 外文名:fry (of fish), crab, get rid of the scales of a fish
  • 拼音: tuǒ或duò
  • 簡體部首:魚
  • 部首筆畫:11
  • 總筆畫:23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康熙字典,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魚子已生者。從魚,憜省聲。,籒文。徒果切〖注〗𩼏。
魚子已生者也。謂魚卵生於水艸閒,初孚有魚形者。雲已生,對未生言之。魚子未生者曰鯤。鯤卽卵字。卵說文作卝。古音讀如關。亦可讀如昆。內則。濡魚卵醬。卵,鄭讀鯤。或作?。鯤醬者,魚卵醬也。內則讀卵如字。未嘗不協。凡未出者為卵。已出者為子。鯤卽魚卵。故說文以卝包之。而魚部無鯤字。則已出於卵者也。從雨。隋聲。各本作憜省聲。按肉部有隋字。今正。徒果切。十七部。集韻,類篇又翾規切。音之轉也。

康熙字典

【亥集中】【魚字部】䲊 ·康熙筆畫:23 ·部外筆畫:12
《廣韻》他果切《集韻》《韻會》《正韻》吐火切,𠀤音妥。《說文》魚子已生者。《類篇》或作𩼐。《集韻》或作𩷷𩼏。又《唐韻》徒果切《集韻》杜果切,𠀤音惰。又《集韻》翾規切,音睢。又徒臥切,音鬌。義𠀤同。又《廣韻》以水切《集韻》愈水切,𠀤音唯。蟹子。又《集韻》吐臥切,音唾。《類篇》魚去鱗曰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