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荊軻(北京人藝排演話劇)

我們的荊軻(北京人藝排演話劇)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我們的荊軻》是北京人藝2011年首部原創大劇場劇目,由莫言編劇、任鳴導演,北京人藝青年演員王斑宋軼等主演。

2023年6月20日,在劇中主演王斑的帶領下,《我們的荊軻》復刻版又在曹禺劇場上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我們的荊軻
  • 演出時間:2011年8月31日 至 2011年9月25日
  • 演出地點:首都劇場
  • 類型話劇
  • 主演:王斑、宋軼
  • 編劇:莫言
  • 導演:任鳴
  • 演出單位:北京人藝
演出信息,話劇介紹,劇情簡介,主演主創,演員表,主創人員,主演闡述,王斑,宋軼,獲獎記錄,幕後創作,

演出信息

2011.08.31 - 2011.09.25,首都劇場首演,王斑、宋軼主演。
2012.12.16 - 2012.12.21,首都劇場二輪公演,王斑、宋軼主演。
2013.02.19 - 2013.02.24,首次登台國家大劇院,王斑、宋軼主演。
2013.04.17,浙話藝術劇院上演,王斑、宋軼主演。
2013.04.28 - 2013.04.29,參加濟南第七屆全國話劇優秀劇目展演
2014.10.02 - 2014.10.03,聖彼得堡波羅的海之家劇院公演,王斑、宋軼主演。
2015.07.03 - 2015.07.12,首都劇場公演,王斑、宋軼主演。
2015.10.12 - 2015.10.13,白俄羅斯明斯克揚基·庫帕拉國家模範劇院上演,王斑、宋軼主演。
2017.12.29 - 2018.01.07,首都劇場公演,王斑、李小萌主演。
2018.11.29 - 2018.12.08,首都劇場公演,王斑、李小萌主演。
2019.05.23 - 2019.05.25,法國馬賽劇院上演,王斑、李小萌主演。
2023.06.20-2023.07.02,曹禺劇場上演(復刻版),王斑主演。

話劇介紹

話劇《我們的荊軻》以現代視角再現歷史故事,新鮮而犀利地重新解讀了“荊軻刺秦” 這一中國人家喻戶曉的故事,曾一舉拿下中國話劇“金獅獎”的最佳劇目獎和優秀編劇獎。
話劇《我們的荊軻》於2011年8月31日至9月25日在首都劇場首演。導演任鳴介紹,《我們的荊軻》取材於《史記·刺客列傳》,人物和史實基本忠於原著,但對人物行為的動機卻做了大膽的推度。“《我們的荊軻》關鍵不是荊軻,而是我們。‘我們的’代表一種現代性,我們的語言,我們的解讀,我們的思想,代表了一種全新的角度。通過歷史題材,引發觀眾對當下生活或自身命運的聯想與思考,是這部戲的創作動因。”
劇中飾演“荊軻”的是北京人藝著名演員王斑,飾演“燕姬”的是青年演員宋軼,二人曾憑藉該劇分別獲得了第二屆中國話劇表演“學院獎”的最佳主角獎和最佳配角獎。
《我們的荊軻》是導演任鳴對於東方戲劇美學的一次探索,也是莫言對於歷史人物的個性化解讀,從形式到內涵,都是對傳統歷史劇目的一次創新。對於荊軻刺秦這樣一個中國人耳熟能詳的歷史故事,這部作品以一種更符合戲劇理念的方式進行了解讀,正如作者莫言所說:“這部戲裡,其實沒有一個壞人。這部戲裡的人,其實都是生活在我們身邊的人,或者就是我們自己。”
本劇自首演之日起,就備受戲劇界矚目。歷經八年69場演出的舞台錘鍊,這部兼具現代思辨與東方審美舞台呈現的古裝大戲,不僅收穫了北京、杭州、濟南、俄羅斯、白俄羅斯等國內外觀眾的口碑,也促成主演王斑憑藉劇中荊軻一角,獲得2013年中國戲劇梅花獎。

劇情簡介

戰國末年,群雄逐鹿,秦國一家獨大,勢吞天下。曾為秦國人質的燕太子丹仇恨惶恐之餘,征尋刺客,謀劃刺殺秦王嬴政
燕國鄉間的一處屠狗房內,秦舞陽、狗屠、高漸離等人空談“俠士好名”之道,背後譏嘲“劍客”荊軻四處送禮謀求前途的行徑。荊軻拜訪劍客田光企圖擺脫落拓的現狀,不想田光卻以性命相交將刺秦大業委託於他。荊軻尚在接受與推拒間徘徊時,燕太子丹又以豪宅、美姬相贈。兩難之際,刺秦的計畫已無法控制地悄然展開。期間,荊軻愛上了太子丹贈予的美人燕姬。心思婉轉的燕姬與荊軻演習刺秦的經過,一語道破荊軻的困境,並且指出了一條晦暗得令人瞠目卻又堂皇得青史留名的解決之道……

主演主創

演員表

角色演員配音備註
荊軻王斑----
燕姬宋軼----
太子丹閆銳----
太子丹王雷2011
樊於期于震----
秦舞陽雷佳----
狗屠班贊----
燕姬李小萌2017
秦王王剛----
田光叢林----
高漸離李勁峰----
樊於期 隨從 秦舞陽李麟----
高漸離 2015版 樊於期鄒健2017
狗屠郭為2017
太子丹連旭東2015
秦王劉輝2015

主創人員

編 劇:莫言
導 演:任鳴
服裝設計:鄢霓
造型設計:英姝
效果設計:鄭晨
(主演主創參考資料 )

主演闡述

王斑

9月25日,由莫言編劇、人藝出品的話劇《我們的荊軻》在首都劇場進行最後一次演出。日前,主演王斑(微博)詳談了自己對該劇每一幕的理解與表現,暢談出演刺客荊軻的種種心得與感受。
荊軻成義
荊軻醉酒哼唱,滿腹牢騷地出現在平日常聚的屠狗坊,他們的境遇不禁使我想到當下的“北漂一族”。身在他鄉舉目無親,沒有機會更沒有貴人提攜。前途渺茫中偶爾會借酒消愁,這是年輕人不得志的共性。我讓荊軻脫下草鞋就像放下架子一樣,不必在像自己一樣的這些窮朋友面前裝樣。一個後翻滾和扔酒瓶的動作都是想讓荊軻英雄偶爾顯露崢嶸。劇中台詞里講到:真正的大俠不必佩劍,真正的大樂師不必擊築,劍在心裡,曲在心中。所以整部戲我沒有為荊軻設計佩劍。名聲在外的老俠士田光為什麼會賞識荊軻呢?也是我在表演上要做的文章,起碼他是個懂事兒的學生。他尊重師長,攙扶老師。並且知恩圖報。這一點正是田光所推崇的俠客精神。所謂時勢造英雄,荊軻一定不是生來的英雄。受老師之託,荊軻準備為太子做事完成老師臨終前告誡自己的知恩圖報,抓住機會的夙願。和普通人一樣,機會的光環沒有加身之前,不想讓荊軻在這一幕里顯得太張揚,所以我處理人物的狀態一直是在醉和醒之間游離。
荊軻受命
面見太子丹是身為一介寒士的荊軻的榮耀,也是機會的垂青。拜見太子,可以看到荊軻的再次亮相,一改第一節時的放蕩不羈、消沉和低迷的情緒。圍繞舞台行走一大圈的設計,是讓荊軻性格沉穩的一面有個形體外化的舞台表現形式。同時展現在迎接機會到來前人人都會有的那種不安,神秘和未知的意味和心境。這部戲的聲音造型也是我刻意強調的,和我以往出演的《雷雨》《北京人》《哈姆雷特》都有不同——底氣十足和寬厚的音域我以為更符合我理解中的俠士荊軻。太子指使荊軻刺殺秦王,確實是他一介庶民沒有想到的,換誰也都會掂量掂量,畢竟是國之君王。於是,大俠猶豫了,列舉各種理由推辭。其實這是一個沒有商量的會面,田光的死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顯然,行刺秦王去與不去都是死路一條。眼前更有燕姬的美貌令英雄氣短,他這樣身份的人是萬沒有機會看到太子寵妃之可能性的。荊軻為之動容,但並沒有失去理智。我們可以看到荊軻受命後離開太子宮時的猶豫和無奈的背影。邊說邊走的設計意在表現他的複雜心緒,這是個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計畫,此時的荊軻別無選擇。
太子贈姬和決計
這兩節戲裡荊軻失眠的毛病癒發嚴重,馬上要刺殺一國之君的人睡不著是可以理解的。高漸離等人為這個舉棋不定的失眠症患者講述了歷史上最有名的三個刺客的故事。看到荊軻刺秦的狀態不佳,身邊的朋友們本想藉助歷史故事點燃大俠的刺秦決心,但荊軻卻嗤之以鼻,有理有據的告知眾人這些刺客都不能學。人有時候是被周圍的人所牽制和深受影響的,這個段落我想演出演荊軻的貧民本質,雖然住在豪宅里,衣著華麗但還是會拎著鞋,打著赤腳和大家理論。這一節他的台詞不多,多是在傾聽別人高談闊論,所以想用一些細節來表現人物的性格特點。燕姬再次顯耀眼前,燕姬被太子丹當做禮物送給荊軻用以治療失眠。燕姬語出驚人親自為他講述了動人悲壯的聶政和其姐姐掘目毀容的故事。“人生就是舞台,誰不想演得精彩,你的成功就是我的失敗,要想成名必須和歷史反著來”。終於荊軻被大家推上了歷史的舞台。
“死樊”
秦國叛將樊於期被太子派來送寶匣。這個舉動沒有讓荊軻驚奇。把樊於期的頭顱獻給秦王作為晉見之禮是荊軻的主意。太子的為人荊軻早已瞭然於心。他可以把自己心愛的女人燕姬送人,又如何會在乎一個叛將的性命。荊軻是愛看書的人,所以他並不是一介武夫沒有思想,所以想在這一節里著重渲染他的思想。荊軻的思想就是他的形象。荊軻正襟危坐,閉目養神淡定從容。一場戲中戲的表演結束,樊無期伏劍自刎。刺秦計畫已迫在眉睫,大俠已經沒有退路,眼前樊無期的下場也將是自己的下場。對方是自己的一面鏡子。在台詞處理上我有意強調了節奏,講白了就是讓樊於期沒有退讓的餘地。看似有理有據,實際步步緊逼。台詞張弛有別,強化語言色彩的可聽性和語言動作的力度。
“斷袖”
一個即將刺秦的人在即將告別的前夜,對燕姬說出了壓抑已久的心裡話。“我想過一夜人的生活,我想和一個有體溫有感情的女人過一夜人的生活,然後赴湯蹈火也不枉為人一世。”
一個是秦王和太子丹都喜愛的寵妃,一個是居無定所的流浪俠士。兩個身份天壤之別的男女在這一夜有了共同的話題----刺秦。美貌妖艷且見過大世面的燕姬點醒了和改變了荊軻的刺秦初衷。可以把刺殺秦王“這齣戲”演得更精彩。既然是死那么就不得好死吧!——“最動人的戲劇是悲劇,最感人的英雄是悲劇英雄,他本該成功,但卻因為一個意想不到的細節而功敗垂成。如果你能做到這一點,你超越了歷代的俠客。”一席話令荊軻頓悟:一次成功的刺殺,就像‘有情人終成眷屬’一樣平庸。事物的精彩不在結局而在過程。荊軻決定拒絕平庸。一場兩個男女演員的對手戲,作者筆下的台詞很富有詩意且不失現實的哲理。這個段落里直觀的感覺荊軻更像一個學生在聆聽老師啟蒙式的教育。近20多分鐘的戲份能否抓得住觀眾,演員台詞和形體的表現力是關鍵。畢竟只有一張床,兩個人。我想把一個“找死”的刺客,眾人眼中冷酷的刺客,走向生命盡頭之前的刺客人性的一面淋漓盡致地多方位展現:一個俠肝義膽的男人孩子般的怯懦,對女人想愛不敢愛的糾結和掙扎,對自己不得不裝模作樣的厭惡,戲中我把荊軻對青蛙盡歡而死的戀愛方式的嚮往和渴望著力渲染,一個將死的人會用生命去吶喊,所以演這個段落時,我撩撥池水,水花四濺中沐浴愛情露水的荊軻學著青蛙哇哇亂叫。時而自嘲,時而激情湧現,時而安靜的躺在燕姬腿上吶吶自語,時而膽怯無助,繼而又安靜的出奇,所有這些設計皆為展現傳說中的荊軻大俠作為人本身所具有的人性鮮活的一面,所謂越強大的身影后面越有一顆柔軟脆弱的心。由於語言風格和其他章節不同,所以念白上在說清詞意的前提下我著意追求台詞抑揚頓挫的韻律感,甚至會用甩腔和吟誦的方式刻畫人物內心的苦楚。衣著古裝還是要有語言風格和古典味道的。一味的台詞生活化,對於這個戲的風格而言,觀眾聽和演員說都會感覺不過癮的。傳統性和現代感的結合與統一是《我們的荊軻》這台戲的特色之一。
“副使”
依然是兩個人思想和情感碰撞的一場戲。燕姬看出荊軻躊躇不前的心結,甚至為此頭疼欲裂,“大俠怎么可以頭疼”,“但一個頭疼的大俠怎么能去完成這偉大的使命”荊軻自嘲的同時也顯露出刺秦信心的匱乏。“我畢竟是個活生生的人,眼見著就要去送死”這是人性呼喊,也是作為人對生命和情感的留戀。所以在這場戲的開場部分,我們採用了兩個人背靠背的坐姿,既有同命相連相互依靠,又有“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的視覺傳遞。一問一答之間,更能表現出如同是荊軻內心深處的自問自答和對自我價值的客觀審視。表面上看台詞是輕鬆的,實則人物內心對未來有掩飾不住的絕望和無助。所以調度上我們也選用了大量的形體展現:他和她手拉手的旋轉,如同對著鏡子映照自己。他和她追逐戲耍,兩個平日都端著架子繃著臉的生命在這一刻如孩子般的單純和快樂。他把她背起來,對未來生活憧憬萬般的兩個普通人在一起的快樂竟是那么的短暫。我們力求在這個章節里把浪漫“處理”到底。美好一旦被撕毀的時候,悲劇也就產生了。畢竟他們的結局是悲劇,終歸他們不是一類人,彼此心裡很清楚,他們永遠不可能走到一起。如何留住這美好的時光呢?荊軻準備實施他的計畫。
“殺姬”
莫言先生說殺姬是自己的神來之筆。想讓觀眾對荊軻殺死燕姬有自由的聯想空間。我個人喜歡這樣的構思,但進行二度創作時演員要為自己的表演建立根基。不管是愛屋及烏,還是用這樣訣別的方式來挽留住短暫的美好時光,對燕姬的愛的畸形心理和了斷情感牽掛這些複雜的心緒更想使之成為荊軻殺姬的動作依據。舞台上我們再次手拉手旋轉飛舞,仿佛期盼時光倒流。荊軻深情擁吻懷裡被自己刺死的燕姬,此時導演再次讓舞台旋轉,加上舞美和燈光音響的整體配合,延伸和營造出悽美的愛情傳奇。但我不想讓荊軻一直沉鬱憂傷。“啟稟殿下,燕姬系秦王奸細,屢屢動搖我刺秦決心,今日為殿下除之”這些台詞被我失態的說出,甚至帶有血腥之後的興奮。意在刻畫人物內心的極端矛盾和痛苦,但在眾人面前又極力掩藏,因此在語言節奏處理上我採用不假思索的異常節奏,演出一個反常態情緒的荊軻。形體更是乾淨利索,大俠身手和精神一併展露。目睹眼前不可思議的這一幕太子丹高聲喊出:“你越來越像一位真正的大俠了!”高漸離則癲狂的仰天長嘆:“嗚呼,這真是一部精心策劃的傑作啊,俠肝義膽美人血,什麼因素都不缺了,成了,成了,成大名了。”
“壯別”
“壯別”是全劇的高潮段落。荊軻不想走,揚言要等高人。高人真的存在嗎?高人又是誰呢?莫言老師說是自己是燕姬,就像《等待戈多》一樣,我寧可認為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高人存在。如果有那也是存在於每個人自己心中的高人。大段的獨白台詞意在揭示荊軻對自我和對所謂人生價值——謀名和贏利重新的判定和審視。感謝導演讓我在此段落中的自由發揮和他切中要害的指引。獨白好比是歌劇中的詠嘆調,需要爆發力更需要沁人心脾的娓娓道來。完全說事沒有韻白的味道是不行的,乾巴巴的說出台詞觀眾會反感,當然認知的高度和理解尤為重要。舞台上荊軻由跪坐到躺下,此情此景荊軻已經釋然,對殺死燕姬的追問,看似是不走的藉口,事實上是荊軻內心的反問。他後悔了,後悔和厭惡參演的這部戲和扮演的角色。後悔開始和結束。“看起來殺的是她其實殺的是我自己”這才是他的心聲。“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這兩句話眾人皆知。台詞處理上我沒有朗誦文字的合轍押韻,而是改為表現臨行前人物的內心掙扎和無奈。而且台詞是在動作中一氣呵成:一條圍巾此刻好比武士的頭帶,雙手用盡氣力地扯緊,表示荊軻此時的義無反顧和對前景的清醒認識。對這一幕的表演感受我曾即興寫下:易水獨影去,忠義兩相難。風停船離岸,壯士不復還。有人問劇中的荊軻到底是英雄還是狗熊。莫言先生借燕姬之口說:其實都是普通人。
“刺秦”
荊軻刺秦的結果世人都知曉。劇本在這一節里的文字很少,不過一頁多紙。猜想作者有意不在結果上渲染。因為他的思想已經在前幾節的段落過程中完成。就像燕姬所說:“故事的精彩不在結果而在過程”。所以我們沒有把刺秦演繹成武打戲。而是通過燈光和音響以及舞台的轉動等寫意的手法來營造氣氛。“真正較量和搏殺,拼的不是刀槍相見,拼的是意志的較量”這是我上大學時,給我排戲的前蘇聯導演告訴我的,至今也很受用。秦王和荊軻在這樣的氣氛中較量著。一句“我們歷史上見!”讓英雄盪氣迴腸,也引發了觀眾對荊軻的新解和對當下的思考。導演在此處處理為荊軻在歷史的瞬間凝固:荊軻被眾士兵們用槍挑起,一束強光灑下,我們的荊軻大義凜然的造型定格。稍停喊出“我們歷史上見!”
這是從生命將盡的丹田裡和思想中爆發出來的聲音,這聲音在劇場的上空迴蕩,它穿越了劇場穿越了我們認知的歷史。
《我們的荊軻》是原創話劇,使得我能夠更自由的,任憑創作的激情信馬由韁。感謝莫言先生的劇本,為我們提供了創作想像的空間和理性認知的天地。感謝導演智慧的創意和快樂生產的理念。感謝舞美,燈光,服裝,音響等各部門的完美演繹配合。當然還要感謝這些年輕的演員同仁們,有他們的支持,我才得以在舞台上全心投入地出演。這個戲有一種精神,那就是團結和創新的精神。就像張和平院長在建組會上勉勵大家時所說的:我們要拒絕平庸。

宋軼

據悉,該劇除了大段內心獨白,舞台設計也採取寫意寫實結合的方法。從始至終她更是以多套華美的服飾以及精湛台詞功底征服了在場的所有觀眾。宋軼介紹:“與以往的荊軻題材的話題不同,該劇將以一種全新的視角,全新解讀那段熟悉的歷史。荊軻將不再是捨生取義的俠義精神,而是一舉成名的心態,而我飾演的燕姬用華麗的著裝以及誇張的頭飾更加反襯出她內心的孤獨與淒涼。”

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
獎項
類型
獲獎者
2013
第26屆中國戲劇梅花獎
一度梅獎
王斑
2012
中國話劇“金獅獎”
劇目獎
《我們的荊軻》
2012
中國話劇“金獅獎”
編劇獎
莫言
2012
第二屆戲劇表演學院獎
最佳主角獎
王斑
2012
第二屆戲劇表演學院獎
最佳配角獎
宋軼
2012
第二屆戲劇表演學院獎
優秀劇目獎
《我們的荊軻》
2012
北京人藝2012年度頒獎典禮
年度原創劇目優秀表演獎
王斑
2012
北京人藝2012年度頒獎典禮
年度原創劇目優秀導演獎
任鳴
2012
北京人藝2012年度頒獎典禮
年度特邀編劇獎
莫言

幕後創作

人藝《我們的荊軻》開放排練 王斑費力又費心
在許久不用的人藝小劇場里,人藝新劇《我們的荊軻》第一次請媒體看排練。雖然現場只展示了15分鐘的片段,但大部分時間飾演荊軻的王斑都在非常亢奮的狀態中,動輒就是大段的激情獨白。他坦言,演一個荊軻頂得上兩個哈姆雷特那么累。
  在排練廳可以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每位演員身上都有一件特殊“道具”——護膝。導演任鳴說,這部戲中有大量“動作戲”,需要演員在舞台上有更多的肢體表達,有時需要在台上瞬間倒下、起身,對身體的衝撞幅度很大。再加上古裝戲禮數多,三跪九叩都是家常便飯,所以從進組第一天每個人都戴上了護膝。王斑說,他其實很適應這種俠客的狀態,可惜他的膝蓋不喜歡。掀起褲子,膝蓋那裡已經是一片青一片紫。
  “莫言老師太喜歡我了,全部10場戲全都有我!”王斑開玩笑地說。這也就意味著大量的體力付出,劇中的荊軻既要像俠客那樣動刀動劍,還有大量情緒激動的激情戲,大段大段的獨白,念到動情處幾乎就是嘶喊了,讓觀眾都替他的嗓子捏把汗。王斑演得動情投入,任鳴在一邊卻看得揪心,“他現在狀態很好,但到時候每天這么演,真不知道他能不能受得了。”
  和身體的累相比,更累的是王斑的心。劇中的荊軻完全顛覆了歷史上的俠客形象,怎么將這個形象合理地演繹出來,編劇已經搭好了結構,其中的血肉還要演員去填充。王斑說,這個過程就像是在解答一道複雜的數學題,要一步一步地去推理,這對演員也是極大的考驗。這兩個月來,他拒絕了一切雜事,每天就是從家到排練場兩點一線,完全沉浸在荊軻的世界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