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

大雪

大雪,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1個節氣,冬季的第三個節氣。斗指壬,太陽到達黃經255度,交節時間為每年公曆12月6-8日。大雪節氣是乾支歷子月的起始,標誌著仲冬時節正式開始。大雪是反映氣候特徵的一個節氣,大雪節氣的特點是氣溫顯著下降、降水量增多。

大雪期間全國氣溫顯著下降,北方冷空氣越發活躍。大雪節氣是一個氣候概念,它代表的是大雪節氣期間的氣候特徵,即氣溫與降水量(氣象上將等從天空下降到地面的水汽凝結物都稱為“降水”)。大雪節氣與小雪節氣一樣,都是反映氣溫與降水變化趨勢的節氣,它是古代農耕文化對於節令的反映。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雪
  • 外文名:Greater Snow 
  • 代表寓意:氣溫,降水(雨或雪) 
  • 公曆時間:公曆12月6日-12月8日交節
  • 黃道位置:太陽到達黃經255度
  • 氣候特點:氣溫顯著下降,降水量增多 
  • 物候現象:鶡鴠不鳴;虎始交;荔挺出
  • 農事活動:培育壯苗、保暖工作
  • 傳統習俗:觀賞封河、醃製“鹹貨”、吃紅棗糕
  • 起居養生:防寒保暖
歷史淵源,氣象變化,物候現象,農事活動,傳統習俗,文學創作,諺語俗語,詩詞,起居養生,生活起居,飲食養生,

歷史淵源

每年公曆12月7日左右,太陽到達黃經255度時,即為“大雪”節氣。二十四節氣是農耕文明的產物,影響農業生產的氣候要素主要是降水、氣溫與光照,大雪節氣與小雪節氣一樣,是反映氣溫與降水變化趨勢的節氣,它是農耕文化對於節令的反映。大雪是反映氣候特徵的一個節氣,氣候要素包括降水、氣溫、光照等,其中降水是氣候一個重要要素。氣象上將雨、雪、雹等從天空下降到地面的水汽凝結物,都稱為“降水”。節氣大雪的到來,意味著天氣越來越冷,降水量增多。
大雪
大雪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大雪,十一月節,至此而雪盛也。”因“雪”是寒冷的產物,代表寒雨天氣,這節氣的特點是氣溫顯著下降,強冷空氣往往能夠帶來雨或雪。“大雪”名稱是個比喻,反映的是這個節氣期間氣候變化,寒流活躍氣溫下降、降水增多,並不是表示這個節氣期間下很大的雪。但是大雪節氣之後,天氣會越來越冷,下雪的可能性大增。節氣意義上的“大雪”與天氣預報中描述降雪量的“大雪”無必然聯繫。大雪節氣是一個氣候概念,它代表的是大雪節氣期間的氣候特徵。而天氣預報中的“大雪”是指降雪強度較大的雪。氣象學上規定:下雪時能見度很差,水平能見距離小於500米,地面積雪深度等於或大於5厘米,或24小時內降雪量達5.0~9.9毫米之間的降雪稱為大雪。

氣象變化

“大雪”是反映氣候特徵的一個節氣,大雪節氣的特點是氣溫顯著下降、降水量比秋天與初冬時增多了。大雪時節,中國大部分地區已進入寒冷冬季,北方一些地區最低溫度都降到了0℃或以下。在強冷空氣前沿冷暖空氣交鋒的地區,降水量(雨或雪)增多。氣象上將雨、雪、雹等從天空下降到地面的水汽凝結物都稱為“降水”。
大雪
雨凇
節氣大雪與天氣大雪意義不同。實際上,大雪節氣的雪卻往往不如小雪節氣來得大,全年下雪量最大的節氣也不是在小雪、大雪節氣。如在二十四節氣圭表測影地黃河中下游地區,全年下雪最大的節氣,既不是“小雪、大雪”,更不是“小寒大寒”(因為那時氣溫更低、大氣中水汽更少),而是在春季“雨水”節氣。大雪節氣下雪量並不是最大。其原因與“小雪雪比大雪大”是類似的。即公曆2月下旬已過全年最冷時期,初春天氣,南方暖空氣開始活躍,水汽開始豐富,而此時北方冷空氣勢力仍強,強強對峙,暖氣流在密度較大的冷氣流背上強烈、持久上升,遂可能降下大雪。節氣大雪與天氣大雪無必然聯繫。

物候現象

中國古人將大雪分為三候:一候鶡鴠不鳴;二候始交;三候荔挺出。是說此時因天氣寒冷,寒號鳥也不再鳴叫了;此時是陰氣最盛,所謂盛極而衰,陽氣已有所萌動,老虎開始有求偶行為;“荔”為馬蘭草即馬蘭花,據說也能感受到陽氣的萌動而抽出新芽。

農事活動

農業為天下之本。農事是指農務活,而農時是指務農的時機,依農時做農事,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大雪
雪後農田
由於我國南北各地氣候特徵差異很大,相應地,南北方主要農事活動也有區別。冬天的北方地區白茫茫一片,冰天雪地,基本上沒辦法種植作物,此時北方地區田間管理也很少,屬農閒時節。南方地區小麥、油菜等作物仍在緩慢生長,加強春花作物的田間管理很重要。
大雪時節,常會出現降溫、暴雪、凍雨、霧凇、流凌等天氣災害。若受凍害,還要及時鬆土增肥、蓄水提溫、加強中後期管理,力爭把凍害損失減小到最低限度。

傳統習俗

醃肉、打雪仗、賞雪景、進補都是大雪節氣的民俗。老南京有句俗話,叫做“小雪醃菜,大雪醃肉”。此時,家家戶戶門口,窗台上都會掛上醃肉、香腸、鹹魚等醃製品,形成一道亮麗的風景。如果此時恰逢天降大雪,人們都會熱衷於在冰天雪地里打雪仗、賞雪景,其樂融融。
老南京有句俗語,叫做“小雪醃菜,大雪醃肉”。大雪節氣一到,家家戶戶忙著醃製“鹹貨”。將大鹽加八角、桂皮、花椒、白糖等入鍋炒熟,待炒過的花椒鹽涼透後,塗抹在魚、肉和光禽內外,反覆揉搓,直到肉色由鮮轉暗,表面有液體滲出時,再把肉連剩下的鹽放進缸內,用石頭壓住,放在陰涼背光的地方,半月後取出,將醃出的滷汁入鍋加水燒開,撇去浮沫,放入晾乾的禽畜肉,一層層碼在缸內,倒入鹽滷,再壓上大石頭,十日後取出,掛在朝陽的屋檐下晾曬乾,以迎接新年。
大雪
大雪醃肉
“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北方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自然景觀,南方也有“雪花飛舞,漫天銀色”的迷人圖畫。到了大雪節氣,河裡的冰都凍住了,人們可以盡情地滑冰嬉戲。
大雪
大雪封河

文學創作

諺語俗語

大雪節氣的寒、暖、風、雪等異常天氣現象的出現,均對未來的天氣有影響,有關這方面的氣象諺語有:
○大雪不凍倒春寒(桂)
○大雪河封住,冬至不行船(黑)
○大雪晴天,立春雪多(冀)
○大雪不寒明年旱(冀)
○大雪下雪,來年雨不缺(皖)
○寒風迎大雪,三九天氣暖(冀)
○大雪不凍,驚蟄不開(蘇、皖、贛、鄂、湘、貴、京、冀、晉)
大雪節氣的雪多、雪大均預兆來年豐收。比如:
○大雪兆豐年,無雪要遭殃(蘇、浙、魯、湘、粵)
○今年的雪水大,明年的麥子好(甘)
○大雪紛紛是豐年(川)
在山東和吉林有這樣一句諺語:“雪落高山,霜打窪地”,類似的諺語在安徽、江西、廣西、河北、河南等盛區均有。其他有關雪的諺語還有:
○先下大片無大雪,先下小雪有大片(豫)
○先下小雪有大片,先下大片後晴天(魯)
○沙雪打了底,大雪蓬蓬起(贛)
○落雪是個名,融雪凍死人(贛)
○落雪見晴天,瑞雪兆豐年(晉)
其他有關“冬雪”的氣象諺語還有:
○今冬大雪落得早,定主來年收成收(川)
○冬雪回暖遲,春雪回暖早(浙)
○冬季雪滿天,來歲是豐年(粵)
○冬雪消除四邊草,來年肥多害蟲少(蘇)
○冬雪是個寶,春雪是根草(蘇、晉、粵、貴)

詩詞

江雪唐·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夜雪唐·白居易
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
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終南望余雪唐·祖詠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
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對雪》唐·高駢
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
如今好上高樓望,蓋盡人間惡路歧。
《雪詩》唐·張孜
長安大雪天,鳥雀難相覓。
其中豪貴家,搗椒泥四壁。
到處爇紅爐,周回下羅冪。
暖手調金絲,蘸甲斟瓊液。
醉唱玉塵飛,困融香汁滴。
豈知饑寒人,手腳生皴劈。
《喜從弟雪中遠至有作》唐·杜荀鶴
深山大雪懶開門,門逕行蹤自爾新。
無酒禦寒雖寡況,有書供讀且資身。
便均情愛同諸弟,莫更生疏似外人。
晝短夜長須強學,學成貧亦勝他貧。
《大雪》宋·陸游
大雪江南見未曾,今年方始是嚴凝。
巧穿簾罅如相覓,重壓林梢欲不勝。
氈幄擲盧忘夜睡,金羈立馬怯晨興。
此生自笑功名晚,空想黃河徹底冰。
《晚望二首》宋·楊萬里
其一
月是小春春未生,節名大雪雪何曾。
夕陽不管西山暗,只照東山八九棱。
《大雪》當代·吳藕汀
石榴開裂已將殘,尚有餘花供靜觀。
大雪天時記年少,新蔬根蓏未登盤。

起居養生

生活起居

冬季戶外選擇慢跑快走等耐力項目最適宜。這些項目主要以鍛鍊心肺功能為主。同時,儘可能減少足球、籃球、網球、羽毛球等對抗類運動。畢竟對抗類的運動在天氣寒冷的狀況下如果熱身不充分極易引起關節及各軟組織的損傷。
冬季宜早睡晚起,待日出後再起床,能躲避嚴寒,涵養人體陰氣。冬季戶外運動時,最好選擇早上太陽出來之後的8點至9點,或者下午4點到5點之間進行。遇到空氣混濁、濃霧遮天的天氣,最好不要到戶外鍛鍊,可改在室內進行。
大雪
戶外運動
準備活動可以升高體溫,降低肌肉的粘滯度,放鬆肌肉,使肌肉達到運動所需的狀態。不可不做準備活動直接參與大運動量活動。如果直接就進行劇烈運動的話,是很容易造成肌肉拉傷。一般來講,當感到身上開始出汗時,應該說熱身已做足了。運動中要逐漸脫減衣服,鍛鍊後及時擦乾汗水並添加衣服保暖。應依據個人的身體適應情況選擇適當的運動服裝,儘量減少身體暴露。
此外,鍛鍊時運動量應由小到大,逐漸增加,尤其是跑步。不宜驟然間劇烈長跑,必須有一段時間小跑,活動肢體和關節,待肌體適應後再加大運動量。

飲食養生

大雪是“進補”的好時節,素有“冬天進補,開春打虎”的說法。冬令進補能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促進新陳代謝,使畏寒的現象得到改善。冬令進補還能調節體內的物質代謝,使營養物質轉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貯存於體內,有助於體內陽氣的升發,俗話說“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此時宜溫補助陽、補腎壯骨、養陰益精。冬季食補應供給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和易於消化的食物。
大雪
大雪進補
大雪節氣前後,柑桔類水果大量上市,像南豐蜜桔、官西柚子、臍橙雪橙都是現在的當家水果。適當吃一些可以防治鼻炎,消痰止咳。大雪時北半球各地日短夜長,因而有農諺“大雪小雪、煮飯不息”等說法,用以形容白晝短到了農婦們幾乎要連著做三頓飯的程度。可常喝喝姜棗湯抗寒;吃桔子、用薄荷油防治鼻炎,消痰止咳。大雪的時候吃火鍋是個不錯的選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