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報

南方都市報

南方都市報創刊於1997年,是南方報業傳媒集團系列報之一,主打廣州、深圳兩座中心城市,覆蓋珠三角區域。經過23年的發展,南方都市報從一張“小報”壯大成長為中國都市類報紙的領軍者、傳統新聞信息生產機構向數據智庫媒體轉型的領跑者、中國報業最具影響力和最有價值的品牌之一,據2020年世界品牌實驗室發布的《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分析報告,南方都市報品牌價值為455.78億元,在榜單中位列第152位。

南方都市報擁有1份報紙、1家網站、2個手機客戶端、2種期刊、近百個社交媒體公眾號,形成了“報網端微刊”立體傳播體系。主報《南方都市報》,是以高端讀者為對象、具有全國影響力的主流媒體。奧一網是南都官方網站。南方都市報APP追求品質新聞、思想高地。N視頻APP打造新型年輕態社交圈,致力成為廣東一線視頻發布平台。南都官方微信長期在全國機構媒體中排名靠前,南都官方微博是媒體藍V,深圳大件事是深圳地區機構媒體頭部IP。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方都市報
  • 外文名:Nanfang Metropolis Daily
  • 語種中文
  • 類別新聞
  • 主管單位:南方報業傳媒集團
  • 主辦單位南方報業傳媒集團
  • 創刊時間:1997年
  • 出版周期日報
  • 國內刊號:CN44-0175
目標願景,組織架構,精彩報導,新媒體,所獲榮譽,違規查處,

目標願景

2018年,南方都市報在“辦中國最好的報紙”基礎上提出“做中國一流智庫媒體”的目標願景。至2021年3月,南方都市報初步建立了智庫產品全新標準體系,逐步拉大了與媒體同行之間的供給差異,初步探索出一條符合中央精神、行業趨勢、自身實際的獨具特色的智媒轉型之路。

組織架構

南方都市報實行黨委領導下的總編輯、總經理負責制夜漿潤。南方都市報黨委會下設編輯委員會、運營委員會、行政委員會、技術委員會、南都大數據研究院。二級單位包括奧一網、深圳大件事新媒體公司、南都智媒中心、南都讀書俱樂部、南都(娛樂)周刊。

精彩報導

2001年,第一炮:ABA是個驚天大騙局?《南方都市報》和南方周末記者在接到些受騙人的線報後,冒著生命危險到深圳羅湖國貿大廈臥底進行對有著9層辦公面積的ABA公司的深入調查,連續報導許多令人不可思議的一家“國際貿易公司”的言行,徹底揭穿其真實背景。《南方都市報》在歷時8個月時間的揭露了深圳“ABA”公司涉嫌詐欺1億元真相,最終使該公司被定性為詐欺公司立案查處,ABA終於關門戒境囑大吉。《南方都市報》和南方周末的“三戰ABA”的系列報導:《ABA是個驚天大騙局?》《ABA騙到何時?》《ABA”變身再騙》《再戰巨騙ABA》等等稿件篇篇針鋒相對,篇篇擲地有聲,篇篇黑白分明。
《南方都市報》《南方都市報》
2001年,第二炮:深圳有人封殺本報
南方都市在被深圳報刊發行局封殺後,2006年5月10日《南方都市報》利用自已熟練的新聞採訪手段一方面全方位向讀者披露事件真相,一方面向同行求援和自救。《南方都市報》因封殺事件連發兩天的專題的報導。報紙頭版是:《深圳有人封殺本報》,2006年5月11日頭版是:《禁令不取消我們絕不罷休》。《南方都市報》的報導的標題以震驚、憤怒等字眼進行有聲、有色、有情的表述,令讀者讀來也憤怒無比,十分具有感染力。報紙卦殺後,再看看深圳的街頭,連一些老太太都在地上偷著賣《南方都市報》,都知道《南方都市報》好賣。這種現象看到真讓人感到心酸,甚至有看到賣報的人感動地流出了眼淚,南方都市有兆她這樣支持真是知足矣,當然這顯示出了南方都市讀者基礎是如何地深厚。像這樣現象可以說在中國報業史上也是絕無僅有的,這不禁讓許多人想到了民國的報業史。在封殺了一個月後,2001年6月16日南方都市正式上攤,當日該報在頭版,同時也在本地其它幾份媒體登出《向深圳市民鄭重道歉》的稿子,這可能是《南方都市報》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的表現,但並不傷大雅,總而言之,封殺事件中《南方都市疊蒸凶煉報》是最大的贏家,其品牌形象深深在深圳紮下根來,在廣東糠她蜜省和全國迅速傳播開來。
2001年,第三炮:收容人員被冒領?第一次重力出擊置問收容制度
《南方都市報》報導湖北女孩劉荷在深圳寶安區找工作時因沒有辦暫住證被保全抓住並送到收容站,報導連續跟蹤採訪報導整個頁棗凶和冒領事相承店陵煮關的人和事,普通人和政府官司員,從各個方面擊破問題的癥結,從事實上全面指出收容站管理存在嚴重漏洞。最終隨著《南方都市報》的連續報導和社會各階層及政府的熱烈討論。深圳自當年開始暫住證從原來收費300元,猛減至15元,而進出市區的各大關口的邊防檢查也隨之放鬆。
2002年4月19日,第四炮:無病看出性病?本年度,《南方都市報》頭版標題:無病看出性病?標題以提問方式向深圳南山計生中心發問,向讀者警示,向主管部門提示監督。本篇報導採訪是兩位記者以假裝患者身份進行的,記並當場揭穿庸醫的伎倆。隨後,記者又深入採訪受暫存害者家庭的寒心遭遇,深切了解受害夫婦在倫理、精神上的傷害,讀來令人同情之心油然而生,同時也充滿了對貧醫、庸醫”的痛恨。《南方都市報》也為此報導連續五天發表社評稱,這些年來,非法游醫打著治療性病的旗號,在全國招搖撞騙。一些地區回響國家的號召,嚴厲打擊這些不法分子的犯罪活動,沒有想到,國家出資設立的計畫生育機構也涉嫌利用此類手段公然斂財。將那么多健康人診斷為“性病患者”?這僅僅是一個“誤診”就能開脫的嗎?最終,此篇報導引起廣東省衛生部門和深圳本地衛生部門的關注並徹查此事,再加之近百名被“誤診”的患者的起訴,南山關門了事,相關責任人逃之夭夭。
2003年1月8日,第五炮:深圳,你被誰拋棄
《南方都市報》策劃大型專題報導《深圳,你被拋棄了嗎?》,在深圳掀起了軒然大波,引起了深圳市從政府官員和市民的廣泛熱烈討。此篇報導從關注《深圳,你被誰拋棄》網文開始,到關注深圳整個深圳轉型。專題報導採用解構新聞的方式全面對《深圳,你被誰拋棄》網文所提的的問題一一核實,併力圖通過採訪政府官員和市民找到解決問題的答案。在這次新聞活動中,網文借勢報紙,報紙借勢網路,急速在全國傳播,南方都市真正地做到了反映市民心聲音,充當政府喉舌的作用,為深圳轉型思考提供了廣東省闊的討論空間,同時也樹立了《南方都市報》在時政媒體上的品牌形象。
《南方都市報》《南方都市報》
2003年,第六炮:孫志剛之死徹底摧毀收容制度
南方都市在2003年4月25日,《南方都市報》發表了一篇《孫志剛之死》的報導,題目簡單,但很有深度,很有點像羅貫中《三國演義》中寫的《楊修之死》的味道,在國內第一個報導記錄了湖北青年孫志剛之死發生的整個過程,並勢圖從中探求其非正死亡的真正原因。報導出來一段時間後,2003年5月14日,三位法學博士(俞江華中科技大學法學院;騰彪,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許志永,北京郵電大學文法學院)集體以公民的名義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提交一份題目為“關於審查《城市流浪乞討人員收容遣送辦法》的建議書”,在全國掀起對收容制度的熱烈討論。直到2003年6月5日,與孫志剛有關的刑事案件在廣州3個法院同時開庭審理,18名被告人接受審判。8月1日起《城市流浪乞討人員收容遣送辦法》正式取消,同時全國的收容站正式撤牌。對此,全國廣大民工,暫住人員皆大歡喜。

新媒體

南都數字報以南都報系官方網站南都網為平台推出集約式數字產品列陣,探索實施數字媒體的內容、廣告、發行一體化,搭建南都數字媒體經營平台。南都數字報於2007年8月10日正式上線,它全面整合南都采編資源, 以南都廣泛的讀者群體為基礎,運用多媒體手段,突出報網互動,第一時間報導最新新聞資訊。南方都市報數字報顛覆了報網互動的舊模式,嘗試開創國內報紙利用網際網路的最新形態。從而將一紙風行的南都全面引入數字時代,在短時間內迅速成長為新媒體典範,助推南方都市報的大發展。結合不同的新媒體優勢,南都數字報所提供的三大類數字產品——南都完整版、南都精華版和南都播報,顛覆了報網互動的舊模式,開創了中國報紙利用網際網路的最新形態,其中,南都精華版是國內報業中第一家以新聞網路精品化形態推出的數字報紙。南都數字報通過重新整合南都新聞,使得它們更符合網路特點和網友閱讀習慣,可讓讀者享受到全新而充沛的用戶體驗,它在與紙質南都相互彰顯的同時,推動南都的新聞及影響力突破區域發行壁壘,擴散到全國乃至全球。同時,南都網上還設定了 “南都俱樂部”版塊,為南都讀者提供全方位的網上服務。2009年10月,開通了南都全娛樂番茄網
2020年,南方都市報鐘銳鈞在武漢為抗疫醫療隊拍攝“最美逆行者”照片,獲得新華社點讚。

所獲榮譽

2021年1月15日,被全國“掃黃打非”工作小組授予“2020年全國“掃黃打非”先進集體”稱號。
2021年1月15日,南方都市報體制機制創新項目入選國家新聞出版署2020年中國報業深度融合發展創新案例。
2019年11月30日,南方都市報《南都大數據研究院》項目榮獲中國新聞史學會套用新聞傳播學研究會評選的2019中國套用新聞傳播十大創新案例
2019年6月14日,南方都市報《廣州城市治理榜》項目獲得首屆“中國城市治理創新獎”(2018- 2019)優勝獎。

違規查處

2015年9月,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公開通報15家媒體刊發虛假失實報導的查處情況。
《南方都市報》原記者王星違規案件查處情況。2014年12月,王星在擔任《南方都市報》記者期間,在未採訪當事人家屬、單位和醫院的情況下,根據河南當地有傳聞,編寫了《河南平頂山女官員3個月前自殺官方至今未通報》一文,在微信公眾號 “深℃”發布。經查實,該報導關於女官員自殺內容與事實嚴重不符,導致虛假新聞傳播,王星被報社勸退。對此,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依法將王星列入新聞采編不良從業行為記錄,5年內禁止從事新聞采編工作。
2001年,第三炮:收容人員被冒領?第一次重力出擊置問收容制度
《南方都市報》報導湖北女孩劉荷在深圳寶安區找工作時因沒有辦暫住證被保全抓住並送到收容站,報導連續跟蹤採訪報導整個和冒領事相關的人和事,普通人和政府官司員,從各個方面擊破問題的癥結,從事實上全面指出收容站管理存在嚴重漏洞。最終隨著《南方都市報》的連續報導和社會各階層及政府的熱烈討論。深圳自當年開始暫住證從原來收費300元,猛減至15元,而進出市區的各大關口的邊防檢查也隨之放鬆。
2002年4月19日,第四炮:無病看出性病?本年度,《南方都市報》頭版標題:無病看出性病?標題以提問方式向深圳南山計生中心發問,向讀者警示,向主管部門提示監督。本篇報導採訪是兩位記者以假裝患者身份進行的,記並當場揭穿庸醫的伎倆。隨後,記者又深入採訪受暫存害者家庭的寒心遭遇,深切了解受害夫婦在倫理、精神上的傷害,讀來令人同情之心油然而生,同時也充滿了對貧醫、庸醫”的痛恨。《南方都市報》也為此報導連續五天發表社評稱,這些年來,非法游醫打著治療性病的旗號,在全國招搖撞騙。一些地區回響國家的號召,嚴厲打擊這些不法分子的犯罪活動,沒有想到,國家出資設立的計畫生育機構也涉嫌利用此類手段公然斂財。將那么多健康人診斷為“性病患者”?這僅僅是一個“誤診”就能開脫的嗎?最終,此篇報導引起廣東省衛生部門和深圳本地衛生部門的關注並徹查此事,再加之近百名被“誤診”的患者的起訴,南山關門了事,相關責任人逃之夭夭。
2003年1月8日,第五炮:深圳,你被誰拋棄
《南方都市報》策劃大型專題報導《深圳,你被拋棄了嗎?》,在深圳掀起了軒然大波,引起了深圳市從政府官員和市民的廣泛熱烈討。此篇報導從關注《深圳,你被誰拋棄》網文開始,到關注深圳整個深圳轉型。專題報導採用解構新聞的方式全面對《深圳,你被誰拋棄》網文所提的的問題一一核實,併力圖通過採訪政府官員和市民找到解決問題的答案。在這次新聞活動中,網文借勢報紙,報紙借勢網路,急速在全國傳播,南方都市真正地做到了反映市民心聲音,充當政府喉舌的作用,為深圳轉型思考提供了廣東省闊的討論空間,同時也樹立了《南方都市報》在時政媒體上的品牌形象。
《南方都市報》《南方都市報》
2003年,第六炮:孫志剛之死徹底摧毀收容制度
南方都市在2003年4月25日,《南方都市報》發表了一篇《孫志剛之死》的報導,題目簡單,但很有深度,很有點像羅貫中《三國演義》中寫的《楊修之死》的味道,在國內第一個報導記錄了湖北青年孫志剛之死發生的整個過程,並勢圖從中探求其非正死亡的真正原因。報導出來一段時間後,2003年5月14日,三位法學博士(俞江華中科技大學法學院;騰彪,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許志永,北京郵電大學文法學院)集體以公民的名義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提交一份題目為“關於審查《城市流浪乞討人員收容遣送辦法》的建議書”,在全國掀起對收容制度的熱烈討論。直到2003年6月5日,與孫志剛有關的刑事案件在廣州3個法院同時開庭審理,18名被告人接受審判。8月1日起《城市流浪乞討人員收容遣送辦法》正式取消,同時全國的收容站正式撤牌。對此,全國廣大民工,暫住人員皆大歡喜。

新媒體

南都數字報以南都報系官方網站南都網為平台推出集約式數字產品列陣,探索實施數字媒體的內容、廣告、發行一體化,搭建南都數字媒體經營平台。南都數字報於2007年8月10日正式上線,它全面整合南都采編資源, 以南都廣泛的讀者群體為基礎,運用多媒體手段,突出報網互動,第一時間報導最新新聞資訊。南方都市報數字報顛覆了報網互動的舊模式,嘗試開創國內報紙利用網際網路的最新形態。從而將一紙風行的南都全面引入數字時代,在短時間內迅速成長為新媒體典範,助推南方都市報的大發展。結合不同的新媒體優勢,南都數字報所提供的三大類數字產品——南都完整版、南都精華版和南都播報,顛覆了報網互動的舊模式,開創了中國報紙利用網際網路的最新形態,其中,南都精華版是國內報業中第一家以新聞網路精品化形態推出的數字報紙。南都數字報通過重新整合南都新聞,使得它們更符合網路特點和網友閱讀習慣,可讓讀者享受到全新而充沛的用戶體驗,它在與紙質南都相互彰顯的同時,推動南都的新聞及影響力突破區域發行壁壘,擴散到全國乃至全球。同時,南都網上還設定了 “南都俱樂部”版塊,為南都讀者提供全方位的網上服務。2009年10月,開通了南都全娛樂番茄網
2020年,南方都市報鐘銳鈞在武漢為抗疫醫療隊拍攝“最美逆行者”照片,獲得新華社點讚。

所獲榮譽

2021年1月15日,被全國“掃黃打非”工作小組授予“2020年全國“掃黃打非”先進集體”稱號。
2021年1月15日,南方都市報體制機制創新項目入選國家新聞出版署2020年中國報業深度融合發展創新案例。
2019年11月30日,南方都市報《南都大數據研究院》項目榮獲中國新聞史學會套用新聞傳播學研究會評選的2019中國套用新聞傳播十大創新案例
2019年6月14日,南方都市報《廣州城市治理榜》項目獲得首屆“中國城市治理創新獎”(2018- 2019)優勝獎。

違規查處

2015年9月,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公開通報15家媒體刊發虛假失實報導的查處情況。
《南方都市報》原記者王星違規案件查處情況。2014年12月,王星在擔任《南方都市報》記者期間,在未採訪當事人家屬、單位和醫院的情況下,根據河南當地有傳聞,編寫了《河南平頂山女官員3個月前自殺官方至今未通報》一文,在微信公眾號 “深℃”發布。經查實,該報導關於女官員自殺內容與事實嚴重不符,導致虛假新聞傳播,王星被報社勸退。對此,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依法將王星列入新聞采編不良從業行為記錄,5年內禁止從事新聞采編工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