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切爾”級驅逐艦(DDG-57飛彈驅逐艦)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米切爾”號飛彈驅逐艦於1992年2月12日在英格爾斯造船廠動工興建並於1993年5月7日下水,1994年12月10日加入大西洋艦隊服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米切爾”級驅逐艦
  • 級別::米切爾級
  • 人員編制::303人
  • 標準排水量::6625噸
  • 滿載排水量::8442噸
  • 長度::153.8米
  • 寬度::20.4米
  • 吃水::6.3米
  • 續航力::4400千米
  • 最高航速::32節
  • 火炮武器::1座MK45型127毫米/54倍口徑艦炮
基本資料,船徽,名稱來源,大事記,服役歷史,

基本資料

“米切爾”級驅逐艦
“米切爾”級驅逐艦“米切爾”級驅逐艦
用途: 防空驅逐艦
開工時間: 1992.02.12
下水時間: 1993.05.07
服役時間: 1994.12.10
製造商: 英格爾斯造船廠
標準排水量: 6625噸
滿載排水量: 8442噸
總長×寬×高: 153.8米×20.4米×?
吃水深: 6.3米
主動力: (COGAG)4台LM2500型燃氣輪機105000馬力雙軸,可調距槳;
最高航速: 32節
續航力: 4400海里/20節;
艦員編制: 303名(軍官23名);
武器系統: 1座Mk45型127毫米/54倍口徑艦炮;

船徽

“米切爾”級驅逐艦
“米切爾”級驅逐艦“米切爾”級驅逐艦
盾:深藍色和金黃色都是美國海軍傳統的色彩,並且是表現大海和卓越的顏色。紅色象徵勇敢和犧牲精神,貫穿整個盾的十字架讓人回想起米切爾上將參加首次飛越大西洋的飛行並因此獲得海軍十字勳章。十字架上方的兩顆星是為了紀念他的第2和第3枚卓越服務獎章和因他在太平洋戰場上的傑出貢獻而榮獲的另兩枚海軍十字勳章,帶有鐵甲的護手代表戰艦的戰鬥力和生存能力。閃電代表力量、速度和戰艦在任何情況下都具有執行多種任務的優秀性能。米切爾上將是進攻作戰的倡導者,也是快速果斷行動的堅定支持者;護手抓住了閃電突出了“米切爾”號的座右銘:Seize The Day;這句體現米切爾將軍頑強戰鬥精神的話已經成為DDG 57艦的寶貴財富。
冠:三叉戟與錨相連體現了大海的威力和鬥志;三叉戟的3個尖端表示戰艦擁有強大的水面、反潛和防空作戰能力。圍在錨上的救生工具體現了米切爾將軍對屬下的關愛如同他在追尋和救援失事飛行員時所表現的堅持不懈。黃金翼象徵米切爾將軍在他的職業生涯中對推進海軍航空兵的發展所做的貢獻。
座右銘:Seize The Day(抓緊時間)。

名稱來源

“米切爾”級驅逐艦
“米切爾”級驅逐艦“米切爾”級驅逐艦
馬克·安德魯·米切爾(Marc Andrew Mitscher)1887年1月26日生於美國威斯康星州的Hillsboro。他在1910年6月3日從美國海軍軍官學校畢業後加入美國海軍,先後在“科羅拉多”號、“聖迭哥”號等戰艦上服役。後來他還參加飛行訓練並成為美國海軍第33號飛行員。1919年5月,他參加了首次飛越大西洋的飛行並因此獲得美國海軍十字勳章。
在後來的歲月里,米切爾將他的畢生精力獻給了美國海軍。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前的1941年10月,米切爾被任命為“大黃蜂”號航空母艦的首任艦長,日軍珍珠港之後,“大黃蜂”號在他的指揮下於1942年4月18日將杜立特空襲日本的陸軍轟炸機群送上了藍天。接著他又指揮“大黃蜂”號參加了6月4日到6日進行的中途島大戰。6月30號,他被被調離“大黃蜂”號,就在他離開航空母艦近4個月之後的10月26日,“大黃蜂”號在聖克魯斯群島海戰中被擊沉。1943年4月,米切爾被任命為航空兵司令,並且從8月到1944年1月,他在西海岸擔任艦隊航空司令。1944年3月21日他被授予海軍中將軍銜並且擔任TF68特譴隊司令,TF68特譴隊在他的率領下與TF38特譴隊交替進行軍事行動,對日軍海陸軍基地以及海上運輸線進行了猛烈打擊。在航母特譴隊的有力支援下,美軍從托魯克到帛琉,沿著紐幾內亞群島一直打到馬里亞納群島。在1945年,他作為航母部隊的前鋒,將戰線推進到日本的心臟地帶,這包括占領帛琉、解放菲律賓、以及占領硫磺島和沖繩島等作戰行動。在這些戰役期間,他還指揮航空母艦向北反覆猛烈轟炸了日本本土各島。
戰爭結束不久,他回到美國擔任海軍航空兵作戰部副部長、第8艦隊司令等要職,1946年他被授予上將軍銜並擔任大西洋艦隊總司令。1947年2月3日,米切爾將軍在諾福克去世,享年60歲。

大事記

米切爾
“米切爾”級驅逐艦“米切爾”級驅逐艦
2002年3月4日清晨,“米切爾”沿著埃弗格來茲水道駛向勞德戴爾要塞,它將在這個佛羅里達小城做短暫停留。
2002年10月29日,在“哈里·S·杜魯門”號航母戰鬥群進行聯合特譴隊演習(JTFEX)期間,這架SH-60“海鷹”直升機正在飛離“米切爾”的後甲板。
2002年7月23日在諾福克海軍基地的“米切爾”號。
2002年12月5日,在即將離開諾福克港,隨“哈里·S·杜魯門”號航母戰鬥群前往海灣之前,水兵們列隊站在“米切爾”的一側,與冒雨前來送行的親人和朋友告別。
2003年4月14日,在美軍中央司令部管轄區參加“自由伊拉克行動”的“米切爾”號飛彈驅逐艦用小船接收從“合資企業”號高速試驗船(HSV-X1)轉移過來的人員。
2003年4月20日,“卡納文”號補給艦(TAO 196)在海灣為執行“自由伊拉克行動”(OIF)的“米切爾”號飛彈驅逐艦和“迪恩”號驅逐艦(DD 989)補充燃油。
2003年4月26日,航行在蘇伊士上的“米切爾”號飛彈驅逐艦,它當時在從海灣返回的途中。“米切爾”是美英聯軍參與“自由伊拉克行動”的眾多艦艇之一,它們在薩達姆政權被推翻後都將從戰區撤回國內。
2004年4月26日,在佛羅里達南部城市埃弗格來茲舉行的“2004艦隊周”活動即將開幕之際,“米切爾”號飛彈驅逐艦與“企業”號航空母艦(CVN 65)、“辛普森”號飛彈護衛艦(FFG 56)、“邁阿密”號核潛艇(SSN 755)在做最後的準備工作,以迎接前來參觀的市民。
2004年6月11日,參與“夏季脈動2004”軍事演習的“米切爾”號飛彈驅逐艦隨“哈里·S·杜魯門”號(CVN 75)航母戰鬥群橫渡大西洋,趕赴“歐洲戰區”。“哈里 S.杜魯門”航母戰鬥群是參加此次演習的7支航母戰鬥群之一。

服役歷史

“米切爾”級驅逐艦
“米切爾”級驅逐艦“米切爾”級驅逐艦
“米切爾”號飛彈驅逐艦於1992年2月12日在英格爾斯造船廠動工興建並於1993年5月7日下水,1994年12月10日加入大西洋艦隊服役。
“米切爾”服役後不久就被派往地中海執行前沿部署,緊接著又在加勒比海參加了多個軍事演習。
2001年1月,“米切爾”作為“哈里·S·杜魯門”號航母戰鬥群的一部分離開本土,前往地中海進行為期6個月的“地中海常備部隊”部署。為了完成這次部署任務,整個戰鬥群在過去的8個月中多次進行了高強度的訓練,這其中包括JTFEX01-1聯合演習和2000年10月的北約“統一精神2000”軍事演習。
在2001年歐洲/地中海部署期間,除既定的任務外,“米切爾”還訪問了阿爾及利亞,並參加了美國海軍與阿爾及利亞海軍進行的聯合軍事演習。
2004年6月至8月,美國海軍為檢驗其21世紀新戰法—“艦隊反應計畫”,開始舉行舉世署目的、代號“夏季脈動2004”的大規模演習,總共有7支航母大隊在全球5個地區進行了此次軍演。而包括“米切爾”號飛彈驅逐艦在內的“哈里·S·杜魯門”號(CVN 75)航母戰鬥群於6月初率先在佛羅里達灣進行“艦隊合成”演習,拉開了美國有史以來最大演習的帷幕;“艦隊合成”演習後,航母戰鬥群又日夜兼程趕赴地中海,在那裡與北約盟國展開了一系列水面戰、海空聯合作戰、反潛、防空等科目的演習;“米切爾”號在完成演習任務後於7月25日回到諾福克港。僅僅休整一個月,“米切爾”號在8月29日又與同屬第2驅逐艦中隊的“唐納德·庫克”號、“奧斯汀”號飛彈驅逐艦、“霍斯”號飛彈護衛艦,以及“傑克遜維爾”號核潛艇、P-3“獵戶星座”反潛巡邏機在美國東海岸附近舉行代號為“智慧型搜尋”的戰區反潛戰演習。通過空中、水面和水下聯合反潛作戰等科目的演練,提高了大西洋艦隊包括潛艇、水面艦船和飛機在內的聯合反潛作戰能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