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農”問題癥結所在

“三農”問題癥結所在

《“三農”問題癥結所在》是2009年智慧財產權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何偉。

基本介紹

  • 書名:“三農”問題癥結所在
  • 作者:何偉
  • ISBN:9787802475595
  • 定價:42.00 元
  • 出版社智慧財產權出版社
  • 出版時間: 2009年10月
  •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三農”問題癥結所在》內容簡介:當然在我國解決“三農”問題要比英國當時解決農民問題難度大得多,一是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民人口八九億,這在世界上是少有的。二是我國資源稟賦匱乏,人均耕地才一二畝。因此,農民轉變身份、從自然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就困難得多。除了這些自然原因之外,我國還有一個理論枷鎖籠罩在“三農”之上,這就是兩種公有制理論。這一理論是城鄉不平等、工農不平等、二元結構制度化的理論基礎。農民被禁錮在農村中,只能搞農業,不能搞副業,否則就是走資本主義道路。這種城鄉分離、工農分離,就使原來的“三農”問題雪上加霜。
可見兩種公有制理論不是馬克思的,是史達林的探索和實驗,但實踐證明是不成功的,可是它還冠以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凡是不符合“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東西,都是改革的對象。農村幾經變革,已突破原來集體所有制體制,但兩種公有制理論還沒有完全突破,仍把它奉為馬克思主義,把集體所有製作為社會主義旗幟在農村高高舉起,因此在土地產權、地價、農民工待遇、工農產品價格、戶口遷徙、鄉村公共產品供應等方面都存在城鄉差別。雖然黨中央近幾年來把“三農”問題作為重中之重,出台了許多政策和措施,如減輕農民負擔,放寬政策、強大支農力度。但“三農”問題還沒有緩解的跡象,城鄉差別還在擴大,收入差距己達1:3.6。其基本原因是仍把兩種公有制理論作為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為了堅持這一制度,只能維持城鄉在資源占有上的不平等,把二元結構制度化,把二等公民政策化,農民享受不到同等國民待遇,這才是“三農”問題癥結所在。

作者簡介

何偉,1926年11月出生於河北省趙縣。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曾任中國人民大學政治經濟學教研室副主任、《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雜誌主編。1989年曾到日本九州大學講學,並任原信息產業部經濟專家委員會顧問,北京開達經濟學家諮詢中心理事長、北京六合休閒文化策劃中心董事長。

圖書目錄

序言 陳錫文
前言 何偉
(一) “三農”問題癥結所在
一 “三農”問題癥結所在
(一)“三農”問題核心之一——土地問題
(二)“三農”問題的主要癥結——兩種公有制理論
(三)突破兩種所有制的禁錮——發家致富
二 杜老(潤生)的不變與變
(一)農民的權益不許侵犯
(二)在承包制下可變
三 土地承包制下變的必然性
(一)目前農村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二)承包制的不變
(三)承包制下的變
四 關於“三農”三個關鍵性問題
(一)到了廢除集體所有制概念的時候了
(二)到了明確土地產權的時候了
(三)到了農民應有自己組織的時候了
五 應重新界定集體所有制
(一)集體所有制內涵非常混亂
(二)實踐證明集體所有制已失敗
(三)集體經濟應重新界定
六 對待農民問題應先反省而後行——有關農轉非地價合理補償的問題
(一)對農民問題應徹底反省
(二)國家應對農民還債
(三)應再一次解放農民
七 解決“三農”問題應另闢途徑
(一)資金支農
(二)知識支農
八 政策反哺>經濟反哺
(一)政策反哺的重要性
(二)政策反哺與經濟反哺相結合
(三)充分發揮中介機構的作用
(二) 走轉變農民身份之路
九 走轉變農民身份之路
(一)資本主義強迫農民轉變身份
(二)我國順應潮流轉變農民身份
(三)轉變農民身份的政策措施
十 農民工:一個大戰略
(一)農民工的戰略意義
(二)對農民工的戰略部署
十一 呼籲大中城市為三產農民工建宿舍
(一)三產農民工的貢獻
(二)建立集體宿舍是對三產農民工的回報
(三)建立集體居住有如下好處
十二 轉變觀念發展個體工商戶
(一)大力發展個體工商戶的重要意義
(二)城管部門應引導個體工商戶的發展
(三)對個體工商戶應輕賦或免稅
十三 發展小城鎮和擴大內需
(一)小城鎮建設是房地產業的廣大市場
(二)抓住目前小城鎮建設的機遇
(三)小城鎮建設應注意幾個問題
十四 電力行業應平等對待農村
(一)電價是電力行業改革的首要問題
(二)電力是家電下鄉的先行保障
(三)如何加強電監管
十五 家電下鄉的後續思考
(一)家電下鄉的重要意義
(二)家電下鄉中應注意的問題
(三)家電下鄉的後續思考
十六 有關農轉非地價合理補償的問題
——致陳錫文同志一封信
(一)推廣、普及農村信息化的意義
(二)推廣、普及農村信息化的具體做法
十七 “菜籃子”工程中的經濟學
(一)計畫經濟體制把政府變笨了
(二)市場經濟把政府變聰明了
(三)解決大市場與小生產者的矛盾
(四)建立中介機構的深遠意義
十八 農行支農的一個範例
(一)發揮“兩個優勢”為“三農”服務
(二)以金融支持把農民引入市場
(三)農行應為農民工服務
(三) 應樹立大農業觀
十九 “三農"問題內部三個關鍵問題
(一)發展產品加工業——建立新的農業結構體制
(二)發展中介組織——建立新的農業組織形式
(三)發展農村教育——帶有根本性的問題
廿 農產品加工業應成為獨立產業
(一)應樹立大農業觀
(二)農產品加工業是大農業的關鍵一環
(三)建立農產品加工業的意義
廿一 應樹立大農業觀
(一)樹立大農業觀的必要性
(二)農產品加工業是大農業的關鍵一環
(三)農產品加工業的作用和意義
廿二 農業應從官辦過渡到民辦
(一)官辦農業已過時
(二)幹部下鄉扶貧是暫時措施
(三)大力推廣民辦農業
廿三 農業應推進標準化生產
(一)入關後第一個趔趄——新東北現象
(二)“粉紅女士”——提高農民素質
廿四 對農業戰略的幾點看法
(一)制度創新改進土地制度
……
(四) 新農村建設案例分析
廿五 以“三化”促進新農村建設
廿六 “常平模式”的理論啟迪
廿七 “常平模式”的意義
廿八 應縣的支部+協會是一個重大創舉
廿九 為廣靈縣經濟發展提出三點建議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