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軟”煤層開採沉陷規律及其套用

“三軟”煤層開採沉陷規律及其套用

《"三軟"煤層開採沉陷規律及其套用》針對鄭州礦區“三軟”煤層的地質採礦條件,研究了岩層與地表移動規律及其在“三下”採煤中的套用。《"三軟"煤層開採沉陷規律及其套用》在分析、整理礦區地表移動觀測資料的基礎上,研究給出了鄭州礦區“三軟”煤層開採條件下岩層與地表移動規律及其參數;在此基礎上,對“三軟”煤層條件下村莊建築物下條帶開採技術、水庫壩體下採煤及保護技術、路橋下採煤及保護技術、高壓線鐵塔下採煤及保護技術等特殊條件下採煤技術進行了研究。同時,《"三軟"煤層開採沉陷規律及其套用》還建立了較為系統、規範的“三軟”煤層地表移動參數和建(構)築物下採煤技術體系,為我國“三軟”煤層礦區建築物保護煤柱留設、地表移動變形計算、采動影響評價以及“三下”採煤提供了科學依據。

基本介紹

  • 書名:"三軟"煤層開採沉陷規律及其套用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頁數:311頁
  • 開本:16
  • 品牌:北京科瀚偉業
  • 作者:郭文兵 楊治國
  • 出版日期:2013年4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030372550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三軟"煤層開採沉陷規律及其套用》可供從事“三下”採煤、開採沉陷與保護研究的科研人員及煤礦企業的工程技術人員閱讀參考,也可作為採礦工程、測繪工程、安全工程等專業的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學參考書。

作者簡介

郭文兵,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煤炭學會煤礦開採損害技術鑑定委員會委員,現任河南理工大學能源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1991年、1994年分別獲採礦工程專業學士、碩士學位;2004年在中國礦業大學獲大地測量學與測量工程專業博士學位;2005~2006年在美國West Virginia University採礦工程系訪學。先後獲得“河南省優秀青年科技專家”、“河南省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河南省優秀教師”等榮譽稱號。主要從事岩層移動與“三下”採煤方面的科研與教學工作。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大型企業委託科研項目等60餘項,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6項;發表論文90餘篇,其中被SCI、EI收錄26篇,出版《煤礦開採損害與保護》等專(譯)著、教材四部。
楊治國,中共黨員,研究生學歷,高級工程師。1986年7月畢業於焦作礦業學院煤田地質與勘探專業,廈門大學在讀EMBA。長期從事煤礦安全生產與技術管理工作,歷任煤礦技術員、副科長、科長、總工程師、副礦長、礦長等職;現任鄭州煤炭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工程師。致力於煤礦災害防治技術開發和地質保障技術研究,發表學術論文9篇,出版專著1部,主持完成的科研成果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3項,地廳級科技進步獎11項。獲得“全國煤礦優秀礦長”、“河南省勞動模範”、“河南省安康企業家”等榮譽稱號。
詹鳴,四川資陽人,中共黨員,高級工程師。1982年畢業於中國礦業大學礦山測量專業,大學本科學歷。歷任副科長、科長、副部(處)長等,現任鄭州煤炭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地質測量部部長,長期從事煤礦地質測量技術和科研工作。發表學術論文6篇,主持完成的科研成果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3項,地廳級科技進步獎8項。

圖書目錄

前言
第1章概論
1.1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1.2國內外研究現狀及存在問題
1.2.1“三軟”煤層開採研究現狀
1.2.2岩層與地表移動國內外研究現狀
1.2.3沉陷區建築物保護技術研究現狀
1.3研究內容
1.4研究方法和技術路線
1.4.1研究方法
1.4.2技術路線
第2章鄭州礦區概況
2.1概述
2.1.1鄭煤集團簡介
2.1.2鄭州礦區簡介
2.2交通地理位置
2.3礦區主要礦井生產概況
2.4礦區地形情況
2.5水文、氣象條件
2.6地質採礦條件
2.6.1地層
2.6.2構造
2.6.3煤系、煤層
第3章“三軟”煤層岩層移動規律及參數研究
3.1礦區主要觀測站簡介
3.2地表移動角量參數的確定方法
3.2.1基本概念
3.2.2各類角量參數的確定方法
3.3趙家寨煤礦地表移動角量參數
3.3.1 11206首采面觀測站簡介
3.3.2地表移動盆地特徵分析
3.3.3地表移動角值參數求取
3.4大平礦地表移動角量參數
3.4.1 13091工作面觀測站簡介
3.4.2地表移動盆地特徵分析
3.4.3地表移動角值參數求取
3.5米村礦地表移動角量參數
3.5.1 260061觀測站地表移動特徵及角量參數
3.5.2 1302觀測站地表移動特徵及角量參數
3.6超化礦地表移動角量參數
3.6.1 11051工作面觀測站簡介
3.6.2觀測結果
3.6.3地表移動主要參數
3.7主要煤礦岩層與地表移動角量參數匯總
3.8鄭州礦區岩層與地表移動角量參數的確定
第4章“三軟”煤層機率積分法預計參數研究
4.1基於MATLAB機率積分法預計參數求取方法
4.1.1現有求參數方法分析
4.1.2曲線擬合法基本原理
4.1.3主斷面上地表移動變形預計公式
4.1.4 MATLAB在開採沉陷中的套用
4.2趙家寨煤礦預計參數研究
4.2.1利用特徵點及經驗公式求取預計參數
4.2.2基於MATLAB的曲線擬合法求取參數
4.2.3地表沉陷的機率積分法預計分析
4.3米村煤礦預計參數研究
4.3.1 260061觀測站曲線擬合
4.3.2 1302觀測站曲線擬合
4.4超化煤礦預計參數研究
4.5大平煤礦預計參數研究
4.6金龍煤礦預計參數研究
4.7裴溝煤礦預計參數研究
4.8主要煤礦機率積分法預計參數匯總
4.9機率積分法預計參數的特性分析
4.9.1下沉係數特性分析
4.9.2主要影響角正切特性分析
4.9.3拐點偏移距特性分析
4.9.4開採影響傳播角特性分析
4.10小結
第5章村莊建築物下“三軟”煤層條帶開採技術研究
5.1條帶開採的非線性理論模型研究
5.1.1突變理論的數學模型
5.1.2走向條帶煤柱破壞失穩的尖點突變模型
5.1.3傾向條帶煤柱破壞失穩的尖點突變模型
5.2條帶開採的地表移動參數研究
5.2.1條帶開採地表移動參數分析
5.2.2結果分析
5.3大采寬條帶開採的預計方法研究
5.3.1條帶開採預計方法及其參數
5.3.2地表移動和變形預計分析
5.4建築物下條帶開採套用實例
5.4.1大平礦走向條帶開採
5.4.2張溝礦建築物下條帶開採套用
5.4.3裴溝礦條帶開採實例
5.5建築物采動影響評價
5.5.1開採影響下建築物損壞程度的人工神經網路預測模型
5.5.2采動影響下建築物損害程度的模糊聚類分析
5.5.3建築物保護技術
5.6小結
第6章“三軟”煤層水體下採煤及保護技術研究
6.1國內外研究現狀及分析
6.1.1國外研究現狀
6.1.2國內研究現狀
6.2米村礦水庫壩體下協調開採技術研究
6.2.1水庫壩體下協調開採技術
6.2.2地質採礦條件及工作面布置
6.2.3水庫壩體下放頂煤開採的安全性研究
6.2.4采後地表移動和變形計算
6.2.5采動影響下堤壩穩定性數值模擬研究
6.2.6放頂煤協調開採壩體采動影響程度分析
6.2.7土石壩壩體灌漿加固技術研究及套用
6.3蘆溝煤礦水庫下採煤技術研究
6.3.1研究區概況
6.3.2五星水庫水體下採煤的安全性分析
6.3.3地表沉陷預計和采動影響分析
6.3.4水庫下採煤的觀測及安全技術措施
6.4裴溝煤礦水庫下採煤技術研究
6.4.1研究區概況
6.4.2魔洞王水庫、壩體現狀及其壓煤情況
6.4.3魔洞王水庫下採煤安全性分析
6.5東坪煤礦水庫下採煤技術研究
6.5.1研究區概況
6.5.2券門水庫及壓煤情況
6.5.3試采工作面設計
6.5.4券門水庫下試采安全性分析
6.5.5試采工作面地表移動變形預計結果
6.6小結
第7章“三軟”煤層路橋下採煤技術及保護措施研究
7.1概述
7.2大平礦公跨鐵路立交橋下採煤技術研究
7.2.1橋樑概況
7.2.2工作面基本情況
7.2.3公跨鐵路立交橋附近地表移動變形預計
7.2.4覆岩離層注漿減沉方案設計
7.2.5橋樑加固維護技術
7.3超化礦鐵路下放頂煤開採技術研究
7.3.1研究區概況
7.3.2預計結果
7.3.3鐵路及橋涵加固維修方案及實施
7.4小結
第8章高壓線鐵塔下採煤技術及套用研究
8.1國內外研究現狀及分析
8.2地表移動變形對高壓線鐵塔影響分析
8.2.1地表下沉的影響
8.2.2地表傾斜的影響
8.2.3地表曲率的影響
8.2.4地表水平移動的影響
8.2.5地表水平變形的影響
8.2.6高壓輸電線路的運行標準
8.3采動區高壓線鐵塔與地基、基礎協同作用力學模型
8.3.1協同作用力學模型的建立
8.3.2協同作用微分方程求解
8.3.3高壓線鐵塔桁架結構變形及附加應力
8.3.4計算實例
8.4金龍煤業公司高壓線鐵塔下採煤技術研究及套用
8.4.1研究區概況
8.4.2鐵塔概況和壓煤量
……
第9章鄭州礦區“三下”壓煤開採技術標準
主要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