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戟”會議

“三叉戟”會議

1943年5月12日~5月25日,為了解決1943年春出現的美英軍事領導人圍繞有關歐洲開闢第二戰場以及地中海地區和緬甸的軍事行動問題而產生的嚴重分歧,美國總統羅斯福、英國首相邱吉爾率美英聯合參謀長委員會(由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和英國參謀長委員會組成)成員在美國華盛頓舉行的會議(代號為“三叉戟”,故亦稱“三叉戟會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叉戟會議
  • 外文名:Trident conference
  • 會議時間:1943年5月12日
  • 參會成員:美國、英國
  • 參會地點:美國華盛頓
定義,中國,

定義

是指1943年5月12到25日,美英兩國首腦及美英聯合參謀長委員會成員在美國華盛頓舉行的會議,代號為“三叉戟”。
議題有兩個:“哈斯基”行動計畫(西西里戰役)後,美英軍隊在歐洲的作戰重點和方向;在亞太戰場上援華抗日(美國總統羅斯福強調中國作為抗日基地必要性,而英國首相邱吉爾不相信中國是個重要的基地)問題。
會議結果:1、英國同意於1944年5月登入法國,實施“霸王計畫”,美國作為回報,同意指示艾森豪在實施“哈斯基”計畫時,考慮加強各種軍事行動的的辦法,迫使義大利退出戰爭;2、美英達成妥協,規定了1943年援華的兩項計畫,暫緩“安納吉姆”計畫;3、提出“全面戰略思想”:在歐洲大陸同蘇聯等盟國合作,儘早促成德國無條件投降;在亞洲大陸,與中國(國民政府,1927~1949)等有關國家合作,維持對日本攻勢,削弱日本的軍事力量,造成迫使日本投降的有利形勢;打敗德意後,繼續與太平洋國家及蘇聯合作,充分發揮美英的力量,促成日本無條件投降。

中國

1943年5月,英美軍隊在北非大舉進攻,占領了北非沿海地區,為了協調戰略計畫,從5月12至25日,美國總統羅斯福和英國首相邱吉爾在華盛頓舉行了第三次會議,代號三叉戟。中印緬戰區指揮官史迪威也參加了這次會議。
在這次會議上,羅斯福邱吉爾及其高級將領決定了登入西西里島的“哈斯基”計畫,討論了開闢第二戰場問題和空襲德國問題。緬甸戰役和中國戰場問題也是討論的重要問題。中國代表宋子文蔣介石的總參謀長史迪威、在華作戰的美第十四航空隊司令陳納德出席了會議。
會上,中國代表說明各次會議以來,中國政府已全力著手反攻,中國國民黨駐印軍與滇西遠征軍已集結完畢,堅持要實行卡薩布蘭卡及加爾各答會議擬定的反攻緬甸的安納吉姆方案,受到英方的斷然拒絕。英國表示,在盟軍取得歐戰勝利之前,不能使用大部隊在緬甸發動攻勢。邱吉爾寧願繞過緬甸進攻馬來亞或蘇門答臘也不願進攻緬甸。太平洋美國海軍總司令尼米茲上將認為,可以通過海戰取得戰勝日本的決定性勝利,而奪回緬甸並不十分必要,但馬歇爾與陸軍部卻不這樣認為,他們支持史迪威立刻實施反攻緬甸的意見。會議出現了僵持的局面。
由於英國的堅決反對,中國又極力地堅持原議,美國轉而採取折中態度。打通滇緬路,以曼德勒為前出的目標。為了滿足中國對物資的需求,美國還提議加速修建從印度阿薩姆到中國的公路,增加經駝峰航線空運的物資數量,堅定中國抗戰的信心。蔣介石堅決反對美國的提案,他在給宋子文的電報中指出:“倘反攻以占領緬北至曼德勒為止,不特無補於中國戰場,且徒犧牲兵士,中國決不再蹈去歲覆轍。”史迪威當時評說邱吉爾“無論怎樣都無法把注意力從歐洲大陸轉移開去,英國佬對太平洋戰爭是不感興趣的。”但由於當時英美正在準備西西里島戰役、義大利戰役和開闢歐洲第二戰場,在這些軍事行動中,英國都需仰仗美國而不得不在表面上考慮美方的意見,加上中國的堅持,英國最終作了妥協,勉強同意維持以前的決議。最後,三方達成協定,以英國海陸軍進攻緬甸海岸,控制孟加拉灣的制海權為中國軍隊進入緬北作戰的前提條件。美國同意盡力增加對華空運作戰物資,以美式槍械裝備中國軍隊。雖然三國協定基本上維持了從前各次會議的主要精神,但實際的分歧並沒有解決。正如會後英國總參謀長阿蘭·布魯克在日記中所寫的:“我們的困難仍然是由對於太平洋問題的觀點分歧所造成。我確信,在紙上我們要寫什麼可以隨心所欲,但是這對我們的基本主張是沒有多大用處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