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ng(美國高爾夫品牌)

ping(美國高爾夫品牌)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PING 來自美國的高爾夫領導品牌,以量身定做技術引領高爾夫球具行業,50多年專注量身定做,使PING當之無愧的成為全球量身定做第一品牌,不僅在產品的研發得到了消費者的認可,更通過領先的的量身定做技術在廣大職業球手和消費者心中建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平
  • 外文名:ping
  • 屬於:美國高爾夫品牌
  • 引領:高爾夫球具行
  • 歷史:50多年
品牌簡介,PING的誕生,量身定做技術,衰退和反擊,PING的理念,PING贊助球手,品牌大事記,品牌榮譽,

品牌簡介

PING 來自美國的高爾夫領導品牌,以量身定做技術引領高爾夫球具行業,50多年專注量身定做,使PING當之無愧的成為全球量身定做第一品牌,不僅在產品的研發得到了消費者的認可,更通過領先的的量身定做技術在廣大職業球手和消費者心中建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PING的創始人Karsten Solheim1911年出生於挪威Bergen(伯根),小時候隨父母移民美國定居西雅圖。他從小跟隨父親學習祖傳的製鞋手藝,長大成為一名優秀的工程師,二戰期間曾協助研發首套飛機三輪著陸設備及火球噴射戰鬥機。1953年,已過不惑之年的Karsten Solheim在GE公司擔任機械設計工程師,在此期間與高爾夫運動結下了最初的緣分。

PING的誕生

“我發現只要運用簡單的物理和機械原理,就能製造出效果更好的球桿,不至於推出去的球總是偏離目標線。”Karsten Solheim說。從那以後他就在紅杉市(Redwood City)的家中設計推桿,終於打造出第一支將跟趾平衡與周邊配重技術結合的推桿。他將這支推桿的品牌命名為“PING”,因為它擊球的聲音就是清脆的一聲“PING”!

量身定做技術

Anser推桿和Eye 2鐵桿的大獲成功使PING在業內名聲大振,人們更相信使用好的球桿能更大限度的享受到這項運動的樂趣。但其實早在20世紀60年代早期,Karsten Solheim就開始為巡迴賽的職業選手們進行球桿調試工作,這一經歷也促使他發明PING 特有的Color Code Fitting System(色碼對照系統),為後來的量身定做業務提供了技術支持。

衰退和反擊

2000年隨著創始人Karsten Solheim的逝世和TitleistTaylorMadeCallaway等品牌的相繼崛起,老舊的家族式經營管理模式讓PING跟不上時代發展的腳步。無論是在產品研發、更新速度還是市場策略上,PING都有些緩慢甚至滯後。而一向低調經營的企業理念,也讓PING在這個流行製造噱頭、搶占曝光率的時代,顯得越發的不合時宜。
2003年,PING的現任總裁John A Solheim及時意識到了問題所在,一口氣推出Si3一號木桿、G2球道木桿、G2系列鐵桿、S59刀背式鐵桿以及G2i系列推桿等多款新產品,並且在球具外觀上有了很大的突破。公司贊助球手吉米-內茲和希斯-斯洛克姆相繼使用Si3一號木桿和S59鐵桿拿下歐美巡迴賽冠軍,PING終於又回到了鎂光燈下!

PING的理念

“Always provide the right product to the right people for the right reasons.(堅持用適當的方法提供好的產品給適當的球友)”這是PING自創立以來追求不變的經營理念。

PING贊助球手

世界排名第一的高爾夫球手 李-維斯特伍德(Lee-westwood),以及世界著名女將勞瑞娜-奧查姬(Lorena Ochoa),都是使用PING的球桿。

品牌大事記

過去的40年裡,PING 一直堅持一個理念:發明或者設計出能讓人最大限度享受高爾夫這項運動的樂趣的球具,就像PING的創始人卡斯滕·索漢所說:發揮你的最佳。那么讓我們細數Ping高爾夫歷史上發生的重大事情:
1959年
1959年,卡斯滕·索漢在美國紅木城自家車庫裡製造了名為“1-A”的推桿,因其擊球聲音類似PINGGG,起名PING。
“那顆球我推了10次,然後走開了。”42歲的克斯滕·索漢說,我打不中球了,所以我不得不製造(適合自己的推桿)。卡斯滕索漢任職於紐約伊薩卡通用公司時他開始嘗試設計推桿。“我製造推桿只想讓我自己打得好點,並非涉足製造業。”他說。
1959年卡斯滕·索漢的推桿試驗發展成為設計“1A”,“我為我的推桿起了個名字”他對妻子喊道,“聽這PING的聲音”。體育協會表示認可,在1959年的一份檔案中稱其為“悅耳”的推桿。
卡斯滕·索漢開始走出車庫,在紅木城開始了推桿製造業。從上邊的圖片可以看見,在卡斯滕·索漢與路易斯家和鄰居之間的牆上的一排推桿,而更多的推桿在一輛手推車上,正準備運送到他早期的客戶那裡。
1961年
1961年,卡斯滕一家遷往亞利桑那洲鳳凰城,繼續在他的車庫裡製造推桿。卡斯滕試驗在鑄造鐵桿桿頭背部加凹腔形成跟部加重的鐵桿,此款桿被命名為“69”。
1962年-1967年
1962年 John Barnum 使用PING推桿在美巡賽上勝出。
1956年播出了在日本舉行的高爾夫世界盃賽,一些頂尖球手使用產自車庫的PING推桿。PING在繼續成長著。
1966年1月份,卡斯滕腦海中靈光乍現,設計出了推桿“Anser ”,他把設計草圖畫在了沾有灰塵的78 rpm的唱片包裝紙上。
1967年卡斯滕辭去了通用電氣公司的職務專心建設PING,他成立了卡斯滕製造有限公司(KMC),並把生意從家裡的車庫搬到了亞利桑那州鳳凰城
1967年3月21日,Anser獲準成為專利.
1970年-1975年ping高爾夫大事記
1970年卡斯滕金和路易絲在世界巡迴宣傳PING產品的時候,卡斯滕的下巴再一次車禍中被割破,並留下了疤痕,所以他留了山羊鬍來遮蓋這個疤痕,這成了卡斯滕的“商標”。
1970年,Karsten 1薄片式楓木木桿問世,這款木桿加大了桿頭容積並且把重量分布到桿頭周邊以增加容錯性。
1972年, PING的色碼系統面世,這使球手有機會獲得以他們自己的精確標準而製造的PING鐵桿。
1972年KMC收購Dolphin inc鑄造公司生產PING球具。
1973年,PING獲得專利“桿面角和底角規格”,這個規格專門用於PING鐵桿。
1975年卡斯滕英國有限公司成立PING球具組裝點專門銷往歐洲。
1975年,熱處理設備Sonee Inc使PING的鐵桿和推桿的桿頭品質更加牢固,並且使PING球具的底角和桿面角度可以調整。

品牌榮譽

PING MAN:第一個Ping機器人
TOP PUTTER CHOICE 精品推桿選擇
PING MAN
1976年,第一個PING機器人“Mr PING”問世,所設計的旋轉的肩部和能自由移動的手腕使這個高爾夫機器人能精確模擬人類的揮桿。
TOP PUTTER CHOICE 精品推桿選擇
1979年,統計美國公開賽英國公開賽上球手使用的一流推桿中,PING的推桿使用率是20年裡最高的。
JERILYN BRITZ 傑瑞林 布里茨
1979年的LPGA職業賽上 傑瑞林 布里茨使用PING鐵桿 PING EYE獲得了美國女子公開賽的冠軍。
EYE IRON
1979年 PING EYE鐵桿獲得專利:凹槽內“眼睛”狀設計;此設計能增強擊球感覺和桿頭牢固性。
1982年PING EYE鐵桿 改進為PING EYE2, 最終這款鐵桿成為球具屆銷量第一。
MOON VALLEY 月亮谷鄉村俱樂部
1984年卡斯滕製造公司收購月亮谷鄉村俱樂部。
SQUARE GROOVES 方型凹槽(U型凹槽)
1984年EYE2鐵桿桿面使用方型凹槽。
61 DEGREE L-WEDGE 61度挖起桿
1984年,卡斯滕首創61度挖起桿,使球友在短桿方面有更多的選擇。
BERYLLIUM COPPER 鈹銅材料
1984年鈹銅材料首次套用於PING EYE2鐵桿,獨特的擊打感覺和極具聲望的外觀立刻引領了新金屬材料的潮流。
CARRY BAG 支架包
1984年PING的輕量級支架包剛剛上市,就成為美國大學和年輕球友的首選。
SOLHEIM CUP 索漢杯
1991年建立索漢杯賽事。這個賽事2年一次,是類似於萊德杯的一種專門邀請美國各歐洲的女性球手比賽的賽事。
JOHN DALY 約翰 達利
1991年一向鮮為人知的PING球手約翰達利贏得了PGA冠軍。
HONORARY DOCTORATE 名譽博士
1992年,卡斯滕和路易絲索漢被授予亞利桑那洲際大學名譽博士的稱號。
U .S . OPEN WIN 美國公開賽的勝利
1993年,美國公開賽上PING的ZING2推桿勝出,為PING推桿的五連勝開了先局。
GOLF FAMILY OF THE YEAR 年度高爾夫家族
1994年國家高爾夫基金會授予索漢“年度高爾夫家族”
HOOFER CARRY BAG
1995年“舞蹈者”支架包面世,這款包的蹄狀底部設計不但配合其名字,而且使球桿在裡邊更易固定和取放。
NEW PRESIDENT
1995年約翰·索漢在14歲時就在自家車庫裡為他父親的球具事業工作,1995年被任命為卡斯滕製造公司的總裁。
ISI IRONS 1996
1996年 PING Isi鐵桿面世,此款鐵桿使用鍍鎳表層、周邊重量加重技術以及獲得專利的凹槽設計。
ERNIE SABAYRAC AWARD
1996年美國職業高爾夫球協會授予卡斯滕索漢“Ernie Ssbayrac Award”獎,以表達他為高爾事業付出一生心血的敬意。
ISOPUR
1997年發展出了ISOPUR推桿,桿面部分的商標鑲入物能提供真實的觸感和回饋力。
FITTING PROGRAM
1997年,PING試打車規劃確立,作為規劃中的一部分,PING邀請了主要客戶參觀位於鳳凰城的PING總部,並在那召開了為期4天的研討會,以了解PING球具量身定做和PING球具的設計和生產過程。
CUSHIN INSERT 避震器
1997年,引入避震器嵌入體。避震器嵌入於整個鋼質桿身,能有效的減少因擊球而產生的回震。
47 MAJORS
1998年,使用PING推桿贏得的比賽已多達1800場,其中包括47場名人賽和英國公開賽NCAA  美國全國大學生體育協會
1998年,凡是參加美國全國大學生體育協會舉辦的錦標賽的男女隊員均攜帶一個PING的球包。
TISI DRIVER
1998年,Tisl開球木作為球具屆最大的定做球桿面世。第一年因贏得了美國男女業餘錦標賽而在市場上成為亮點。
JEFF MAGGERT 傑夫 瑪格特
1999年傑夫·瑪格特在世界比洞賽的第37洞贏得了1百萬美金。他的PING沙桿被製成鍍金桿頭在世界高爾夫名人堂展出。
PING WRX
PING球具配件提供給球手更多的定做選擇來提高個人成績。
1999年i3系列鐵桿推出O-Size和Blade款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