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I

生態術語,英文全稱是nearest taxon index,中文意思為最近種間親緣關係指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淨種間親緣關係指數
  • 外文名:net relatedness index
生態術語,簡介,計算方法,

生態術語

最近種間親緣關係指數

簡介

密度制約機制對於維護生物多樣性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隨著對密度制約機制的深入研究, 人們逐漸認識到: 不僅在種記憶體在密度制約效應, 親緣關係相近的物種之間也可能表現出密度制約效應。Webb在2000年提出的NRI (淨種間親緣關係指數)、NTI (淨最近種間親緣關係指數)考慮了比較全面的譜系信息, 獲得了廣泛的套用。

計算方法

假定存在圖1中的譜系樹, 圖中群落1包含A、B、C、D 4個物種, 群落2包含A、C、D、E 4個物
種。很顯然, 群落1中的物種比群落2中的物種具有更高的相似性。在NRI及NTI模型中, 使用進化樹上連線兩
NTI
個物種之間最短的分枝長度代表這兩個物種間的進化距離。MPD (Mean phylogenetic distance, 種間平均進化距離)是群落中所有物種對間平均的進化距離, MNTD (Mean nearest phylogenetic taxon distance,最近種間平均進化距離)則代表任意一個物種與群落中與自己親緣關係最近的一個物種的
平均進化距離。可以看出, 它們的值越小, 物種間的親緣關係越近。通過比較兩個群落的MPD及MNTD, 我們發現群落1中的物種確實比群落2中的具有更高的相似性。群落之間的物種數不同, 會影響MPD和MNTD的結果。為對不同的群落進行比較, 避免不同的物種數對MPD及MNTD的影響, Webb等(2008)採用Monte-Carlo算法對MPD及MNTD進行標準化, 從而獲得NRI及NTI, 見公式1和2。
式中, NRI 、NTI 的下標sample 代表觀察值,randsample代表物種在譜系樹上通過隨機後獲得的平均值, sd為標準差。當NRI和NTI指數大於0時,代表樣地中的物種比從物種庫中隨機抽樣組成的群落具有更高的譜系聚集度, 表明群落結構趨向於親緣相似的物種聚集在一起; 當NRI和NTI指數小於0時, 代表物種間親緣關係比從物種庫中隨機抽樣組成的群落更分散, 表明群落結構趨向於親緣關係疏遠的物種聚集在一起。可以看出, NRI量度所有物種整體的相似度, 而NTI則更關心最相似的物種間的影響。採用Webb等(2008)提供的軟體包Phylocom可以很方便地獲得一個苗區物種間的NRI、NTI。
NTI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