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國大學生消費行為與品牌認知調查報告

上海交通大學公共關係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學社會調查中心聯合發布的《2014年中國大學生消費行為與品牌認知調查報告》。父母親友的資助是大學生群體的主要經濟來源;女生的花銷整體上高於男生;飲食占據大學生每月消費支出的一半以上,其次為日用品、衣物和社交娛樂支出。針對中國33個城市(涉及21個省、4個直轄市、4個自治區和香港)的123所高校發放問卷,基本覆蓋全國“211工程”和“985工程”高校,累計獲得1.2萬多份有效樣本,回收率高達97.7%。調查結果還顯示,在消費支出方面,文科生每月的消費支出高於理、工、農、醫科學生,每月消費支出在1501~2000元、2001~2500元以及2500元以上較高消費水平的文科生比例分別為14.3%、4.7%和5.5%,高於受訪大學生整體的消費支出水平。有意思的是,在消費結構方面,文科生每月用於購買衣物和社交娛樂的支出分別占每月總消費支出的10.8%和9.2%,明顯高於其他學科的學生。飲食占據大學生每月消費支出的一半以上,大學生每月用於飲食的支出占總消費支出的52.7%,其次才是日用品、衣物和社交娛樂支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14年中國大學生消費行為與品牌認知調查報告
  • 主辦上海交通大學社會調查中心
  • 回收率:97.7%
  • 分類:社會
報告結論,調查數據,

報告結論

父母親友的資助是大學生群體的主要經濟來源;女生的花銷整體上高於男生;飲食占據大學生每月消費支出的一半以上,其次為日用品、衣物和社交娛樂支出。這是今天記者從上海交通大學公共關係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學社會調查中心聯合發布的《2014年中國大學生消費行為與品牌認知調查報告》中獲得的信息。

調查數據

上海交通大學人文藝術研究院副院長謝耘耕教授介紹,他們針對中國33個城市(涉及21個省、4個直轄市、4個自治區和香港)的123所高校發放問卷,基本覆蓋全國“211工程”和“985工程”高校,累計獲得1.2萬多份有效樣本,回收率高達97.7%。
調查結果顯示,父母親友的資助為大學生主要的經濟來源,985、211和普通高校均占比80%以上,其中985高校占比最低。相較普通高校,985和211高校具有更完備的獎助學金體系,985高校獎助學金占學生消費來源的24.5%,而普通高校這一占比僅為18.5%。相對於獎助學金的不足,普通高校在校內、校外兼職上所獲得的消費來源均高於211和985高校,其中校內兼職占消費來源的7.8%,校外兼職占消費來源的14.4%。除此之外,獎助學金、校內兼職、父母親友、校外兼職基本囊括了大學生的主要消費來源。
40.0%的受訪大學生每個月的消費支出在501元到1000元之間,占比最高;其次每月消費在1001~1500元之間的大學生,占比37.0%,每月消費在1501~2000元、2001~2500元以及2500元以上較高消費水平的大學生分別占比11.4%、3.7%和3.9%,僅有4.0%的受訪大學生每月消費處於500元及以下的較低消費水平。
同時,在日常生活花銷方面男生、女生存在差異,女生的花銷整體上高於男生。女生每月消費在1001~2500元之間的數量占比(54.5%)高於男生(49.2%)。但是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4.1%的男生每月消費金額在2500元以上,屬於大學生高消費群體中,而這一群體在女生中所占的比例為3.7%。
調查結果還顯示,在消費支出方面,文科生每月的消費支出高於理、工、農、醫科學生,每月消費支出在1501~2000元、2001~2500元以及2500元以上較高消費水平的文科生比例分別為14.3%、4.7%和5.5%,高於受訪大學生整體的消費支出水平。有意思的是,在消費結構方面,文科生每月用於購買衣物和社交娛樂的支出分別占每月總消費支出的10.8%和9.2%,明顯高於其他學科的學生。
飲食占據大學生每月消費支出的一半以上,大學生每月用於飲食的支出占總消費支出的52.7%,其次才是日用品、衣物和社交娛樂支出。(周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