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爪榆

龍爪榆

龍爪榆(學名:Ulmus pumila L. 'Pendula')是榆科,榆屬榆樹的變種。落葉喬木,高可達25米,幼樹樹皮平滑,大樹之皮暗灰色,小枝捲曲或扭曲而下垂,冬芽近球形或卵圓形,芽鱗背面無毛,葉片橢圓狀卵形、長卵形、橢圓狀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葉面平滑無毛,葉背幼時有短柔毛,花先葉開放,翅果近圓形,稀倒卵狀圓形,果核部分位於翅果的中部,裂片邊緣有毛,果梗較花被為短,3-6月開花結果。

龍爪榆又稱倒榆、垂枝榆原產中國黃河流域,為榆樹的一個變種。1961年農業出版社出版的南京林學院樹木教研組主編的《樹木學》中首次記載了龍爪榆這一變種,1984年出版的《華北樹木志》記載我國河北、山西、河南有栽培,現新疆、陝西、內蒙古等省區栽培。

該樹生長快、自然造型好、樹冠傘形和圓錐柱形,葉姿繁茂濃蔭,是庭院綠化和觀賞的主要樹種之一。

(概述圖參考來源:中國自然標本館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產地生境,繁殖方法,選取砧木,選取接穗,嫁接方法,栽培技術,去膜,摘葉,水肥管理,整形修剪,病蟲防治,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落葉喬木,高達25米,胸徑1米,在乾瘠之地長成灌木狀;幼樹樹皮平滑,灰褐色或淺灰色,大樹之皮暗灰色,不規則深縱裂,粗糙;小枝捲曲或扭曲而下垂,淡黃灰色、淡褐灰色或灰色,稀淡褐黃色或黃色,有散生皮孔,無膨大的木栓層及凸起的木栓翅;冬芽近球形或卵圓形,芽鱗背面無毛,內層芽鱗的邊緣具白色長柔毛。
龍爪榆龍爪榆
葉橢圓狀卵形、長卵形、橢圓狀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長2-8厘米,寬1.2-3.5厘米,先端漸尖或長漸尖,基部偏斜或近對稱,一側楔形至圓,另一側圓至半心臟形,葉面平滑無毛,葉背幼時有短柔毛,後變無毛或部分脈腋有簇生毛,邊緣具重鋸齒或單鋸齒,側脈每邊9-16條,葉柄長4-10毫米,通常僅上面有短柔毛。
花先葉開放,在去年生枝的葉腋成簇生狀。翅果近圓形,稀倒卵狀圓形,長1.2-2厘米,除頂端缺口柱頭面被毛外,余處無毛,果核部分位於翅果的中部,上端不接近或接近缺口,成熟前後其色與果翅相同,初淡綠色,後白黃色,宿存花被無毛,4淺裂,裂片邊緣有毛,果梗較花被為短,長1-2毫米,被(或稀無)短柔毛。花果期3-6月(東北較晚)。

產地生境

中國河北、山西、河南有栽培,新疆、陝西、內蒙古等省區栽培較多,甘肅、寧夏回族自治區栽培歷史悠久。龍爪榆可生長在海拔1848米區域,喜光,具有較強的耐旱、耐寒、耐鹽鹼性,適應性較強。

繁殖方法

選取砧木

龍爪榆的繁殖主要通過嫁接進行,以白榆為砧木,以龍爪榆枝條為接穗。在繁殖過程中,首先要進行砧木的選取,白榆宜選擇3-6年生的,從外形上看,長勢良好,健壯無病害乾形株,沒有特殊的彎曲之處。選好砧木後,一般在春天樹木發芽前要把樹頭截掉,留乾高度為2米,樹幹的截面直徑在4厘米,截乾後的樹幹通直,是嫁接的理想乾形。

選取接穗

接穗的選取一般以一年生的壯枝為佳,要注意選擇芽勢飽滿的枝條,要求沒有病蟲害發生,枝粗在1厘米左右為宜,剪成10厘米左右的小段,然後裝在草袋中或者直接放置,儲存處要陰涼,上面蓋上濕沙冬藏。同時要注意查看濕潤情況,在保持濕潤同時還要避免枝條發育,也可以在嫁接時隨采隨接。

嫁接方法

多採用白榆作為砧木進行枝接和芽接,一般在春天進行嫁接,3月下旬-4月可進行皮下枝接,在樹液開始流動,樹芽還沒有萌動前進行,這段時間嫁接成功率較高。6月用當年新生芽嫁接,可以採用插皮法嫁接,也可以採用削接法。採用插皮法要把接穗剪成短枝,一般只帶2-3個芽便可,然後把下部一面削成2-2.5厘米的長斜面,另一面削成0.5厘米的短斜面,然後再把砧木的皮層挑開,把接穗的長斜面與砧木的木質部對好,要求斜面露白0.2厘米左右,每棵砧木根據粗度不同,接1-3個接穗。再用塑膠膜將接口及砧木橫截麵包嚴繫緊,最後用塑膠袋套好。不論是枝接還是芽接,只要先處理好砧木接穗,加強養護管理均可成活。定植後可以對枝條進行整形修枝造型。劈接時間以4月下旬-5月天為宜。接穗帶2-3個芽,在基部用利刀削成3-5厘米長的楔形,使有芽的一側稍厚。再用利刀將砧木輕輕劈開,插進去接穗,使接穗斜面凌駕砧木剖面0.2厘米。
龍爪榆龍爪榆

栽培技術

去膜

嫁接後一般在三周左右,要把接口處的塑膠袋解除,因為此時嫁接已經成功,龍爪榆苗開始快速生長,如果不及時去掉包摸,會影響到接口處的生長,易發生折斷。去膜時用刀片輕劃塑膠膜便可,注意力度,不要過大,避免傷到苗木。

摘葉

隨著接穗的不斷生長,葉片也在不斷增大,這時在解除包紮物的同時,還要注意給接穗進行固定處理,在接穗的周邊採用固定物進行加固,避免風天搖晃導致接穗鬆動。另外當芽長至50厘米左右時,要把一些葉片摘掉,避免葉片過多導致接穗重量增加,風一吹會使接穗搖掉。

水肥管理

雖然龍爪榆的適應性較強,比較耐旱、耐貧瘠,但是嫁接苗成活後,仍需要加強水肥的管理,及時進行補充水肥,以促進樹體的生長。充足的水分是樹體快速生長所必須的條件,特別是北方地區,春季容易發生乾旱,要密切關注樹木的生長情況。如果土壤缺水要及時進行水分補充,同時注意砧木的出芽情況,及時進行抹芽,避免砧木上的芽生長過快而吸收樹體的營養,導致接穗上的芽體生長受到影響,及時進行抹芽能使養分向接穗充分輸送,促進接穗枝條生長。另外要進行肥料補充,以農家肥為宜,可以澆水時在樹體周邊挖穴埋施。
龍爪榆龍爪榆

整形修剪

在園林美化中要想取得令人滿意的垂龍爪榆形,必須要對樹形進行合理的修剪,垂榆一般都要求修整成傘狀。枝接成活當年,在同一平行面上從不一樣方向選留3-5個主枝,在新梢尚未木質化時,向外水平捆綁,新梢長到80-100厘米時施行掐心,促發新梢。寒冬修剪,主枝基部粗2厘米以上的,可保存80厘米短截,2厘米以下者可保存60厘米短截。第2年每一主枝上選留2-3個延長枝向外延伸成長,可重新梢彎處截去,增進新梢成長,剪口在枝子打彎向下3-5厘米處,留背上枝。剪口平而光滑,向下。側枝依照“留優去劣,去密留稀,散布平均,思索問題距離”的原則修剪。剪口不可以太靠下,免得形成窄小樹幹上部。剪口靠上容易形成開闊的傘形樹幹上部。同時要趁早剪去內膛的下垂及凌駕傘頂的枝子,這樣通過3-4年培育,龍爪榆便可以出圃了。
龍爪榆龍爪榆

病蟲防治

常見的害蟲有榆毒蛾、綠尾大蠶蛾、榆鳳蛾等。要加強管理,增強樹的長勢,提高樹體自身的抵抗力,另外要做到及時發現,及時採取綜合防治方法進行防治。可以採取燈光誘殺的方式,利用黑光燈誘殺成蟲,也可以採取人工的方法,利用黑光燈誘殺成蟲,也可以採取人工的方法進行摘除卵塊及初孵群集幼蟲集中消滅,消滅越冬幼蟲及越冬蟲繭。還可以採用土蜂、馬蜂、麻雀等天敵進行防治害蟲,例如在綠尾大蠶蛾卵期釋放赤眼蜂,寄生率達60%-70%。再如噴施一些生物製劑,利用一些菌劑達到防治低齡幼蟲的目的,如果這些方法都取不到良好的效果,再考慮套用化學的方法,採用化學藥劑如樂果乳油及殺滅菊酯乳油等,配製成一定濃度的溶液進行噴灑,達到一定的防控效果,但在使用時要注意用法和用量,避免造成環境污染和傷害到天敵。
龍爪榆龍爪榆

主要價值

該種的樹幹相對較短,而且多呈扭曲狀,小枝具有捲曲而下垂的特點,整體上看樹形較美,在北方綠化中被廣為套用,是北方地區比較流行的園林風景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