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川新區國小

黎川新區國小

黎川新區國小是縣委縣政府重點打造的一所全日制公辦國小,規劃占地面積26530平方米。學校創建於2013年9月。目前,學校建有教學樓、辦公樓共兩棟,有25個班級,1560名學生,在編教師65名。二期工程還正在進行中,屆時我校將成為黎川一所全新的設施設備一流,師資力量優質的學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黎川新區國小
  • 創辦時間:2013年9月
  • 所屬地區:黎川縣
  • 類別:公立國小
  • 面積:26530平方米
地理位置,教學理念,宗旨,校園文化,

地理位置

黎川縣新區國小座落在縣城新城區泰伯路與團村路十字路口紅綠燈前行100米。

教學理念

學校有一支團結協作、求真務實的領導班子,為創建精緻和諧校園,學校堅持以制度管理、情感薰陶和文化引領三者有機結合為基礎,始終以師生髮展為根本,充分調動和發揮全校師生工作的和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力。學校更有一支嚴謹治學、樂教善思的優秀教師隊伍。我們的承諾:“孩子入學,請您放心;教育孩子,我們耐心;促進發展,我們盡心;時時處處,充滿愛心;讓您孩子,天天開心,讓每一個孩子沐浴同樣的陽光。

宗旨

黎川新區國小以育人為宗旨,積極構建校園文化“大廈”,讓學生在積極健康的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中得到薰陶和潛移默化的教育影響。

校園文化

校園文化是學校發展的靈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學校形象,提高學校文明程度的重要體現,也是一所學校文化積澱,辦學品位,辦學特色的體現。校園文化對陶冶學生情操,塑造學生健康人格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
一、美化校園(校園綠化+校園標語)兩年來,黎川新區國小加大校園環境美化力度,力求綠中求美,美中求樂。目前,走近校園,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挺拔的香樟樹,猶如一個個威武的衛士守衛著校園。春天裡,辦公樓與教學樓間綠草如茵,粉色與紫色的杜鵑花競相開放。剛入初夏,優雅的玉蘭花如白色的仙子亭亭玉立在翠綠之間。秋天,幽香撲鼻的桂花沁人心脾。冬日,艷麗的山茶開放得熱烈如火。圍牆上“文明活躍、勤學創新”、“陽光體育、活力少年、精彩童年”等標語相映成彰形成了一幅和諧秀美的校園文化畫卷。學生們在美麗的校園裡吮吸著知識的甘泉,享受著環境的幽雅,心情舒暢!師生們步入校園猶如置身於美麗的大花園,真感賞心悅目。
二、養成教育(日常管理+國學教育+走廊文化)學校以養成教育為基礎,讓養成教育輻射學校的全部工作促使和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健康的生活習慣和文明的行為習慣,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1日常管理細節決定成敗,小習慣成就大事業,從點滴入手,從細節抓好,學校採取了“日檢查、月評比”制度。日檢查是基礎管理,學校通過值日師生的值日,從佩戴、衛生、守紀、兩操、禮儀及愛護公物等內容進行細化、量化,每日對每班學生的好人好事,對不文明的行為習慣進行監督、記載、評分,及時反饋、通報,了解各班的當天情況,形成“教育—管理—反饋—再教育—再管理”的工作模式,讓學生及時提高自身素養。
黎川新區國小
2國學教育學校將國學引入校園,擬定讓《弟子規》、《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論語》等國學經典逐一走進課堂,用國學經典文化滋潤學生心田,讓學生自覺接受傳統文化和人文精神的洗禮與薰陶。學校以《弟子規》文化來強化校園文化建設,形成學習、踐行《弟子規》的濃厚氛圍。每天早讀(上午第一節課的課前5分鐘)時間,由學校廣播統一播放本學期誦讀的《弟子規》內容,每天上午7:30分,上、下午放學時,廣播播放音樂版的《弟子規》;在課堂上,我校根據《弟子規》教材,利用視頻、動畫、遊戲等形式進行學習與交流,讓學生體會其中蘊含的哲理,使學生明晰古典文化底蘊,用《弟子規》的要求不斷修正自己的言行舉止;我們利用校內廣播站、宣傳欄、文化走廊、標語等宣傳載體,宣講《弟子規》,學生置身於此,無時不刻都能受到潤物細無聲的薰陶感染。在誦讀的過程中讓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道德薰陶,使學生在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同時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吟誦經典春滿園,文化傳承結碩果”,經典誦讀已成為學校文化建設的一道亮麗風景。
黎川新區國小
3.走廊文化校園走廊文化主要以“弟子規”為主題,以弟子規故事與譯文、學生作品為主要形式進行展示。教學樓一樓至四樓分別圍繞“弟子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