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陂鎮(江西省贛州市寧都縣黃陂鎮)

黃陂鎮(江西省贛州市寧都縣黃陂鎮)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黃陂鎮隸屬於江西省贛州市寧都縣,位於寧都縣城的西北部,距縣城48公里,區域面積204.4平方公里,人口4萬。毗鄰兩縣七鄉鎮;距一級國道昌廈公路25公里、贛粵高速122公里、京九鐵路80公里,並與縱橫交錯的鎮村公路形成了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鎮內通訊便捷,硬體設施俱佳,是實施江西在東西部地區崛起戰略的重點鄉鎮。

黃陂鎮的南北各有一條河,人們通常稱南面的河為南溪,北面的河為北溪。南溪經蔡江由西南流至黃陂圩鎮的南面,北溪經大沽由西北流至黃陂圩鎮的北面,兩溪在觀音閣下匯合成黃陂河。這水形倒像章江貢江在八境台下匯合成贛江一樣,有人稱黃陂活像“小贛州”。千餘年來,人們都說三面環水的黃陂圩鎮是條“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黃陂鎮
  • 外文名稱:HuangPi Town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中國華東
  • 電話區號:0797
  • 地理位置:贛中南
  • 面積:204.4平方公里
  • 人口:4萬人
  • 方言:寧石話(客方言)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機場:贛州黃金機場
  • 火車站:泰和站
  • 車牌代碼:贛B
行政區劃,文化歷史,區位優勢,名稱由來,人文歷史,風景名勝,基礎設施,

行政區劃

下轄公園裡居委會,黃陂、大橋壩、楊屋、楊依、荷樹、山堂、金坑、王布、烏逕、塘下、坪溪、大湖、連陂、樟坊、增坊、高田等16個村委會。鎮政府駐百富。

文化歷史

黃陂是一個千年古鎮,唐、宋、明、清時期古建築群隨處可見,是客家文化的主要發祥地之一。歷史以來,黃陂鎮人文薈萃,英傑輩出,既營造了濃厚的歷史文化氛圍,也留下了許多美麗的傳說。
黃陂是一塊英雄的鮮血染紅的土地。毛澤東朱德陳毅鄧小平李富春曾山項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都曾長時間在這裡生活、戰鬥。黃陂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第一、二、三次反圍剿的主戰場。毛澤東同志在這裡寫下了《漁家傲》“前頭活捉了張輝瓚……”的光輝詩篇。上海市的黃陂路由此而得名。黃陂人民為中國革命的解放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和英勇犧牲,有名有姓的英烈2800多名,還有那無數的無名烈士,歷史將永遠銘記他們。

區位優勢

黃陂土地肥沃,有耕地面積近4萬畝,山地23萬多畝。鎮內山巒起伏,蜿蜒成勢,山上鬱鬱蔥蔥、蒼翠欲滴,年平均氣溫在14—19℃,年降雨量在1600毫米以上,生態環境宜人,適宜於發展現代綠色農業、無污染食品基地。
黃陂礦產資源豐富,已探明儲量大的礦產有稀土、鉀長石、螢石、矽晶岩等。鎮內兩江交匯,水資源十分豐富,有3.5萬伏變電站一個,日供3千噸自來水廠一座,程控電話,移動、聯通無線通訊網路覆蓋全鎮。
昌寧高速、廣吉高速在境內交匯,15公里內擁有兩個高速出口,未來規劃興贛高速北延從境內穿過並於蔡江鄉設出口,屆時黃陂20分鐘內可抵達3個高速出口,高速公路網密度在鎮一級別全國罕見,交通優勢明顯。

名稱由來

“黃陂”名來之不易。廖鑾當年開發之時,為建村挖了許多黃荊樹蔸,所以就叫這裡為“黃荊蔸下”。後來,廖鑾與楊筠松有次來到南溪沙灘上漫遊,發現沙灘邊緣的淺水中露出一扁平而又光滑如璜的大石頭。楊筠松讚嘆說:“此璜也!”廖鑾接著說:“水中有璜,此乃璜溪。”後來,本為溪名的“璜溪”逐漸取代了“黃荊蔸下”而變成了地名。隨著朝代更替和方言的衍變,用方言說“璜溪”已不順口,加上此處河汊縱橫、陂塘眾多,到了清朝,就慢慢被大家叫成了“璜陂”。
蘇區革命戰爭時期,紅軍來到璜陂,毛澤東和朱德等為了戰事和工作的方便,將“璜陂”改成了“黃陂”。紅軍長征後,又恢復為“璜陂”,直到上世紀60年代之前一直稱作“璜陂”。

人文歷史

黃陂文化底蘊深厚,唐、宋、明、清古建築隨處可見,無不滲透風水的玄機。據統計,體現客家風水文化的祠堂全鎮就超過百座。從明代到民國,僅黃陂楊依村謝姓就建祠50座,居全縣第一;中壩村廖姓建祠31座,居全縣第二。還建有“崇仁”、“純青”書院和眾多私塾,為黃陂培養人才起了積極作用。
自古以來,黃陂出了不少聞名遐邇的人物,五代時期有“決勝大將軍”廖匡濟,文學家、詩人廖匡圖、廖融廖凝等,享譽全國的風水地理大師廖瑀;南宋有特科狀元謝元龍;清代有農民起義首領謝雲彪;民國初期有全國高等文官考試金榜題名的廖亦昌等。

風景名勝

璜溪八景
白虹雙繞
唐宋來,依峰嶺之麓奠厥攸居服山襟澗自溪流東徙二澗環繞若白虹雙抱灩瀲瀠回形完氣聚遂為百世不拔之基雲
陀列七星
村平如掌而拳塊昂伏縱橫錯陳有若星拱形家謂氣攢積而旁煦背溢遂成佳致數七與北鬥合其名曰胡屋陀竹園陀百富陀社壇陀龜陀觀音陀塹頭陀
璜石枕流
石畏磊南澗中崩清土堂塔因以璜文其石舊屬禹公基宅遺址自時富障南澗而東基之遂廢今遺井尚存石隙志勝者撫石臨流鹹不禁羹牆之慕
江東魚釣
巨石砥南澗水成沄漪匯清漣居人每聚距石投綸為樂昔江東祠依石側祀贛江東神石固故名今廢立廟石上祀雎陽張公雎陽廟舊在螺山寨移建今處故又名螺山廟
白石仙蹤
居西北隅里許山勢奔壯若牛五代時楊筠松同仆都監過此與廖三傳卜山雌雄楊曰突而伏必雌廖曰其雄乎昴藏臃腫者陽象也因啟土驗其陰得二白石塊然山麓如雙腎狀
璜溪古市
倚村面流向形如偃月載糧四斗六升物有行行有稅輸納維艱一旬四集集以一四六九嘩若都會一二物產北通山左右南極閩廣雖彈丸地而角逐奔走足跡半天下矣
合流砥柱
南北澗合流建閣作砥柱狀最上層懸巨锺匕鳴與波聲相激盪好勝者鹹留連不忍去雲
溪院書聲
辟講堂於璜溪之滸冠高閣襟雙流都人士弦誦其中嘵夕吟喔清韻悠揚與波湍鯨鏗答響過客遊人於斯駐聽
後增四景並引
藤岡翠蔭
平若磐石襟帶雙流松柏堆青壁崖泄綠濤生風雨日蔽虬龍春色四時長留桑梓
聽月疏鐘 妙音閣聽月樓是也
閣如砥柱樓擬廣寒半夜疏锺一天明月新聲檀板舊夢瑤台孤鶴東來璜流渺渺
羅峰插雲 羅家尖
孤鬟聳翠尖髻青簇起芙蓉擎開蓮瓣霞濃添綺霧淺籠綃南澗之濱
紛披雲錦
翠屏展誥 竹嵩嶺諸峰
芴立千峰圖開一軸濃晴淡雨凝碧浮藍金印錫圭玉簪披誥堯封禹甸萬歲嵩呼
以上景點為以前的風景妙處,現在或因建築用地,社會變遷,建築改建等各種原因,僅白虹雙繞,璜溪古市,溪院書聲幾個尚存。甚為遺憾。

基礎設施

黃陂中學一座,黃陂中心國小一座,黃陂中心幼稚園一座,私立幼稚園興起不少。各村設有村小。農貿市場,菜市場,等生活便利。前有電影院一座,後因建設需要拆除。前有高中,後因政策遷至縣城。新修黃荊廣場一座,鎮政府,法院,地稅局等機構,建設齊備,機構細緻。有公園東街,公園西街,黃荊大道,永寧大道,319省道繞鎮而過,交通便利,往西北可至小布大沽,往西南可至蔡江,往東可至釣峰下灣,縣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