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黃屬生物鹼

麻黃屬生物鹼--中國四川省的麻黃屬植物有5個種。在2001年7~8月調查時,採集到麗江麻黃(Ephedralikiangensis)、小麻黃(E.minuta)、矮麻黃(E.geradiana)、單子麻黃(E.monosperma)、中麻黃(E.intermedia)共80株。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麻黃屬生物鹼
  • 拉丁學名:Ephedrine
  • :植物界
  • :麻黃
簡介,相關介紹,

簡介

中國四川省的麻黃屬植物有5個種。在2001年7~8月調查時,採集到麗江麻黃(Ephedralikiangensis)、小麻黃(E.minuta)、矮麻黃(E.geradiana)、單子麻黃(E.monosperma)、中麻黃(E.intermedia)共80株。為了鑑定漢方藥麻黃的品質,檢測了其生物鹼的含量,並探討了生物鹼含量與生長需要的環境.

相關介紹

麻黃鹼
麻黃鹼分子結構
麻黃鹼(Ephedrine),別名麻黃素,化學名Benzenemethanol,α-[1-(methylamino)ethyl]-,[R,(R*,S*)]-,分子式C10H15NO,分子量165.23。
蠟狀固體、結晶或顆粒,熔點34°,沸點225°,暴光分解。吸水後熔點升高到40°。1g溶於約20ml和0.2ml乙醇,溶於氯仿、乙醚及油。鹽酸鹽:斜方針狀結晶,熔點216~220°,[α]↑25↓D-33°~35.5°)(C=5).1g溶於3ml水、14ml乙醇。幾乎不溶於乙醚及氯仿。
一種主要來源於植物麻黃,有治療作用的植物化學藥,屬生物鹼類。
麻黃是中國著名的中藥材。1887年,日本長井長義從麻黃草中分出了麻黃鹼單體。1929年,中國陳克恢研究闡明了它的藥理作用和臨床藥效後,麻黃鹼開始在世界範圍內廣泛套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