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我國劉會群發明的“鴯鶓蛋工筆刀法精雕技法”“鴯鶓蛋動物題材絨毛精雕技法”“鴯鶓蛋超寫實風景表現技法”“鴯鶓蛋人物肖像超寫實技法”為世界首創,被藝術屆和收藏者給予高度評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鴯鶓蛋雕
- 作者:劉會群
- 號:品蛋居主人
- 又稱:蛋雕劉
鴯鶓蛋雕大師,鴯鶓蛋雕在中國,
鴯鶓蛋雕大師
劉會群,號“品蛋居主人”,人稱“蛋雕劉”,遼寧海城人,現定居美術之鄉本溪,著名蛋雕藝術家。現為遼寧省文聯民間技藝委員會會員,曾發起建立本溪市工藝家協會,自幼研習美術,尤擅雕刻。
早在1998年,中國幾乎無人知道蛋雕藝術的時候,蛋雕劉的蛋雕藝術作品就開始被國內外媒體追蹤報導,開中國鴯鶓蛋,鴕鳥蛋,鵪鶉蛋,孔雀蛋等蛋雕藝術之先河,同時也是在中國最早創作紅皮雞蛋雕刻者之一,並且成為中國第一個蛋雕作品被博物館珍藏的蛋雕大師。其自創發明的“鴯鶓蛋工筆刀法精雕技法”“鴯鶓蛋動物題材絨毛精雕技法”“鴯鶓蛋超寫實風景表現技法”“鴯鶓蛋人物肖像超寫實技法”為世界首創,被藝術屆和收藏者給予高度評價。
自1993年起,首創雕刻了《水滸傳一百零八將》,《共和國十大元帥》,《八仙過海》,《紅樓夢金陵十二釵》,《桃園三結義》,《中國十龍》,《十八羅漢》,《魯迅像》,《窗》,《蒙娜麗薩》等蛋雕力作,其中《魯迅像》,《窗》經過專家嚴格的權威印證,被本溪博物館收為永久館藏,同時,多件作品被澳大利亞,日本,韓國,俄羅斯,加拿大,泰國等國外政界人士,民間友人收藏。
其事跡及蛋藝術作品被遼寧電視台舊欄《中國遼寧》《第二風景線》新欄《說天下》,大連電視台,美國及英國兩家華語電視台以及日本的電視台等環球電視節目,《瀋陽晚報》,《本溪晚報》,《大連晚報》,《新商報》,《青年知識報》以及江蘇省的《揚子晚報》等多家國內外媒體報導,被譽為“蛋雕劉”“天下第一蛋”“中華一絕”“神鵰”等美稱。
藝術貢獻上,在小到鵪鶉蛋,大到鴯鶓蛋,鴕鳥蛋等蛋類的雕刻中,皆領先世界蛋雕藝術前列,尤其在鴯鶓蛋藝術雕刻上,在世界範圍內首創“鴯鶓蛋工筆刀法精雕技法”“鴯鶓蛋動物題材絨毛精雕技法”等藝術形式,達前無古人之境,獨步蛋雕藝術界,成為中外知名蛋雕藝術家。以刀代筆,遊刃薄卵,蛋丸雕大千,微粒載千古,其雕刻山水花鳥走獸人物栩栩如生,呼之欲出,觀花卉可嗅其香,觀猛虎可察其威,觀流水可聽其音韻,觀嬰戲可融其喧喜,以至逾越人之想像力,被收藏者爭相青睞,因其鴯鶓蛋雕刻作品有限,以至書畫易得,一蛋難求,形成了極大的藝術收藏升值潛力。2005年,鴯鶓蛋雕《百虎》被國外收藏家高價收藏,並以“神鵰”譽之。
鴯鶓蛋雕在中國
“蛋雕劉”傳奇——鴯鶓蛋雕創始人劉會群紀實
蛋雕劉,本名劉會群,號品蛋居主人,中國著名蛋雕藝術大師,現居遼寧省本溪市,中國多種蛋雕藝術形式的開先河者,其工作室品蛋居,為世界鴯鶓蛋雕,鴕鳥蛋雕等精品蛋雕藝術的創作源地。1998年11月28日,隨著遼寧電視台國際部《中國遼寧》節目在國內外的播出,本溪的蛋雕大師劉會群,以精湛的蛋雕技藝被國內外蛋雕欣賞者所認識。二十分鐘的專題報導中,觀眾無不為其精彩的蛋雕作品所感染,在一個個精巧的雞蛋,鵪鶉蛋,鴕鳥蛋,鴯鶓蛋蛋殼上,雕刻著或單件或組套的作品:偉大領袖《毛**》,文學巨匠《魯迅》,《國色天香》的牡丹,《一嘯千山震》的猛虎,《八仙過海》中,八位神仙神采飛揚;《水滸傳一百零八將》更是以古典名著為藍本,108隻紅皮雞蛋殼上,展現了好漢們的精彩世界。在這一年,劉會群被冠以“中國蛋雕劉”的美譽,多件作品被國內外各界人士收藏,本溪市博物館經過嚴格審核,將其蛋雕作品《魯迅像》《窗》收為館藏,蛋雕劉成為中國大陸第一個蛋雕作品進入博物館的蛋雕大師,遼寧文聯民間技藝委員會吸收其為會員,時年,他只有23歲,成為當時該協會最年輕的會員。
劉會群成長於遼南海城的農村,在那裡居住了19年。農村厚重的鄉土文化氛圍,造就了他對民間藝術的狂熱追求:4歲時,他開始學習民間美術,線描以及剪紙等;8歲,開始學習民間木版畫和雕刻;1991年一個夏日黃昏,晚飯後,家人和親屬喝茶閒聊,親屬家小孩纏著會群畫畫,當時他正拿著一把版畫雕刻刀,於是隨手拿起一個餐桌上的紅皮雞蛋嘗試刻畫,當一個簡筆畫的小豬躍然蛋上時,刀痕下紅顏色的漸變層次感也表現出來,這讓他喜出望外,於是開始研習蛋雕創作,深厚的民間美術和民間文化基礎,和對蛋雕技法的鍥而不捨的執著追求,使他在蛋雕藝術領域裡馬上有了長足的進步和提升。那時,蛋雕在中國還是一項空白藝術,為了了解蛋殼的結構,鑽研蛋雕的雕刻技法,全國多所農業大學,禽蛋研究所,多所美術學院,都留下了他登門拜訪學習的足跡。十幾年下來,他去過除了青海,西藏以外的所有省區,付出的艱辛是可想而知的,“莫怨白雪掩素枝,蓓蕾初探報花期。朔風散盡黃金葉,正是寒梅蘊香時。”一次赴青島十梅庵賞梅,花期未至,喜歡傳統文化的會群,寫下了這首古體詩《梅》來勉勵自己。是的,創新求索的路是艱苦而孤獨的,但是,成功正如苦寒後的梅香,多年的厚積薄發,使會群在中國蛋雕界確立了首屈一指的地位。1995夏季,蛋雕劉開中國鴯鶓蛋雕之先河:見到並獲得一枚澳大利亞鴯鶓蛋,愛不釋手,經過近一個月的雕刻,終於完成了中國第一枚鴯鶓蛋雕作品《毛**主席肖像》,成為中國鴯鶓蛋雕第一人,填補了之前中國無人從事鴯鶓蛋雕的空白。此後一發而不可收,蛋雕劉逐步把創作重點放在鴯鶓蛋雕藝術上。
劉會群成長於遼南海城的農村,在那裡居住了19年。農村厚重的鄉土文化氛圍,造就了他對民間藝術的狂熱追求:4歲時,他開始學習民間美術,線描以及剪紙等;8歲,開始學習民間木版畫和雕刻;1991年一個夏日黃昏,晚飯後,家人和親屬喝茶閒聊,親屬家小孩纏著會群畫畫,當時他正拿著一把版畫雕刻刀,於是隨手拿起一個餐桌上的紅皮雞蛋嘗試刻畫,當一個簡筆畫的小豬躍然蛋上時,刀痕下紅顏色的漸變層次感也表現出來,這讓他喜出望外,於是開始研習蛋雕創作,深厚的民間美術和民間文化基礎,和對蛋雕技法的鍥而不捨的執著追求,使他在蛋雕藝術領域裡馬上有了長足的進步和提升。那時,蛋雕在中國還是一項空白藝術,為了了解蛋殼的結構,鑽研蛋雕的雕刻技法,全國多所農業大學,禽蛋研究所,多所美術學院,都留下了他登門拜訪學習的足跡。十幾年下來,他去過除了青海,西藏以外的所有省區,付出的艱辛是可想而知的,“莫怨白雪掩素枝,蓓蕾初探報花期。朔風散盡黃金葉,正是寒梅蘊香時。”一次赴青島十梅庵賞梅,花期未至,喜歡傳統文化的會群,寫下了這首古體詩《梅》來勉勵自己。是的,創新求索的路是艱苦而孤獨的,但是,成功正如苦寒後的梅香,多年的厚積薄發,使會群在中國蛋雕界確立了首屈一指的地位。1995夏季,蛋雕劉開中國鴯鶓蛋雕之先河:見到並獲得一枚澳大利亞鴯鶓蛋,愛不釋手,經過近一個月的雕刻,終於完成了中國第一枚鴯鶓蛋雕作品《毛**主席肖像》,成為中國鴯鶓蛋雕第一人,填補了之前中國無人從事鴯鶓蛋雕的空白。此後一發而不可收,蛋雕劉逐步把創作重點放在鴯鶓蛋雕藝術上。
鴯鶓是澳大利亞國鳥,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鳥類,鴯鶓蛋是世界上僅次於非洲鴕鳥蛋的第二大蛋,卻是世界上最美的蛋,蛋殼共分四層:黑綠色,灰白色,漸變的翠綠色和內層純白色,以其為載體創作的鴯鶓蛋雕,堪稱世界蛋雕中的極品。1996年,他構思用十二年完成系列鴯鶓蛋雕作品“百系列”,即每年在一隻鴯鶓蛋上雕刻100隻本年生肖動物,紀念此屬年。同年,完成鴯鶓蛋雕《百鼠》,至2007年,完成《百豬》鴯鶓蛋雕,跨時十二年,每年雕刻一件百隻屬相作品,宣告完成,其中1998年末完成的《百虎》,在2005年被日本收藏者以2萬元人民幣的收藏,創蛋雕藝術品價值的中國之最。
2002年後,會群陸續謝絕了多家國內外媒體的採訪,潛心提高鴯鶓蛋雕技藝,根據多年經驗,在世界範圍內首創“鴯鶓蛋工筆刀法精雕技法”“鴯鶓蛋動物題材絨毛精雕技法”“鴯鶓蛋體飛刀技法”“鴯鶓蛋體雲霧軟雕技法”“鴯鶓蛋超精細鏤空技法”。蛋雕過程中,蛋殼極易破碎,為了達到右手的絕對穩定性,此間他曾對自己進行過一項“魔鬼訓練”—徒手捉蜜蜂,捉捕一隻蜜蜂時,要求準確的捏住蜜蜂的翅根,這樣情況下尾針刺在指甲上,扎不透;如不捏準翅根,蜜蜂則能蟄到手指上,用這種近乎殘酷的辦法,強化了手的穩定性。談及此事,會群強調說,這是個不可以模仿的訓練,很可能會對身體造成傷害,而通過這件事,不難感受到他對蛋雕的痴迷和付出。
2003年,會群為澳大利亞華裔收藏家,瓦軸集團合資方技術經理MR·LOW創作雕刻夫妻寫實肖像,得到鴯鶓蛋雕發源地收藏家的高度認可:“神鵰!遠遠超過的澳洲鴯鶓蛋雕技藝!”2006年,會群經過幾年策劃和籌備,中國第一個綜合性蛋藝術展覽館在大連老虎灘海洋公園成立,均為蛋雕劉作品,主要為鴯鶓蛋雕和鴕鳥蛋雕,造成了極大的轟動,被多家媒體採訪報導。到2012年,已經有大連,烏魯木齊,南京三個合作蛋藝術展覽館開館迎客,福建三明市的合作展覽館合作計畫目前也正在洽談之中。2008年,為迎接北京奧運會,蛋雕劉雕刻了鴯鶓蛋雕組套作品《福娃》,於奧運聖火來遼寧的前一天被遼寧電視台採訪,並於第二天《說天下》節目播放,受到廣泛好評。
同年,創作多件鴯鶓蛋雕作品被參加奧運會的多國運動員,官員及奧運會觀眾收藏,並接受海外媒體對鴯鶓蛋雕藝術的採訪,向他們介紹了美麗的本溪和本溪人鴯鶓蛋雕藝術。2010年,鴯鶓蛋雕作品《中國龍》被南澳大利亞藝術學院染織系主任,澳大利亞著名藝術家凱·勞倫斯女士收藏,標誌著中國大師雕刻鴯鶓蛋藝術得到了鴯鶓蛋原產地澳大利亞藝術界的高端認可。由於長年雕刻,會群右手食指已經變形,其上老繭堆積使食指比拇指還要粗,當一些初識鴯鶓蛋雕的欣賞者,因為超精緻的藝術而疑惑是否是電腦合成時,蛋雕劉都會微笑著伸出右手請他們看看手指,觀者無不讚嘆有加,指其為超出了人們想像能力範圍的神技。“平凡是偉大的基礎,偉大是平凡的升華”,“不停下追求的腳步,就會更接近幸福” 這些充滿哲性的樸素語言,是這個辛勤耕耘的本溪蛋雕大師對人生的感悟,使人深深理解到,那是踏實的藝術實踐和人生實踐中總結的道理。蛋雕劉,中國鴯鶓蛋雕的開先河者,領軍一個全新的特藝行業,堪稱中國蛋雕界的無冕之王。
摘自 《本溪政研》 特約撰稿:李紋 責任編輯:滿晶波
摘自 《本溪政研》 特約撰稿:李紋 責任編輯:滿晶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