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本斯·博士來拜

魯本斯·博士來拜

魯本斯在30歲既享譽盛名,因此來自各方的繪畫訂單便源源不斷的湧來,他在安特衛普開設了大型了繪畫工廠,身邊聚集了眾多的助手和學生,魯本斯至今傳世的作品數以千計的作品,但大多數都是助手所作,他只在開始時先畫一個小稿,然後有助手完成後再簽上自己的大名。木板油畫《博士來拜》是由魯本斯獨立完成創作,尤為彌足珍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魯本斯·博士來拜
  • 類別:木板油畫
  • 年代:1617-1618年
  • 作者魯本斯
畫作內容,畫作賞析,創作背景,作者簡介,

畫作內容

(一)
魯本斯·博士來拜魯本斯·博士來拜
【名稱】博士來拜
【規格】245 × 325 cm;48×65cm
【屬地】法國里昂博物館,德國哈格曼畫廊
(二)
【名稱】博士來拜
【類別】木板油畫
【年代】1624年
【作者】魯本斯
【屬地】比利時安特衛普皇家美術博物館

畫作賞析

哈格曼畫廊的《博士來拜》哈格曼畫廊的《博士來拜》
哈格曼畫廊的《博士來拜》(油畫,)極其珍貴,不僅是因為這幅作品確定是魯本斯的真跡,而且沒讓任何一個學生幫他一起畫這幅畫。弗蘭德斯畫派的主要服務對象主要是宮廷,教會和貴族。當時,魯本斯接到教會的訂單,要求創作一幅命題為《博士來拜》的3m×2m的大作,為此魯本斯親自繪製了草稿以及木板油畫稿,最後交給教會的成品則是與他的助手共同完成的。最終的成品巨製收藏在法國里昂博物館。而其中的木板油畫稿就是哈格曼畫廊的畫作。
魯本斯在繪製這幅《博士來拜》時,抓住了三個國王見到耶穌之後的最具戲劇化的場面進行細緻的描繪。雖然這件作品是受教會委託,並且描繪的是宗教題材,但是這位偉大的藝術家將這一宗教場面描繪為一場發生在普通鄉間的世俗場面,圍觀的村民都和普通村民的表情和著裝無二,這體現了自文藝復興以來所興起的人文主義精神。而魯本斯公認的西方色彩大師,在這幅畫中魯本斯用鮮亮明晰的色彩將三位國王的身份凸顯出來。由遠及近的動感構圖將畫面的重點引向聖子所在的位置;魯本斯喜用紅色,在這幅畫面中間一位國王身上紅色的長袍甚為搶眼,這些特點表明這幅創作是魯本斯的典型繪畫圖示。
此件作品在日本東京(1985年-1986年)和英國格林威治(2004-2005)參加過兩次重要的展覽,曾為維也納私人藏家所有,2003年經蘇黎世科勒畫廊進行拍賣,最終為哈格曼家族重金購得。在這之後的幾年中,西方大師精品隨著全球藝術品的走高逐步升溫,2008年下半年全球性金融危機席捲全球,全球藝術市場都呈現下滑趨勢,但是在其中西方大師精品依然屢報高價,成為在金融危機之中資金逃避風險的重要門類。而像類似魯本斯《博士來拜》這樣確定為藝術家本人獨立完成的精品是市場上極其稀缺的資源,其目前的市場價值不可估量。哈格曼先生曾於2009年將此畫帶到中國,參加了國內的藝術博覽會。

創作背景

畫中描繪的是《聖經》故事,講述東方的三個國王(一說是三個博士或者賢士)帶著禮物到伯利恆(Bethlehem)慶賀耶穌誕生的場面。在凱撒大帝統治羅馬帝國以及以色列國王哈羅德當權時期,在拿撒勒村莊裡住著木匠約瑟夫和未婚妻瑪利。有一天,瑪利夢見一位天使,說她已被選中受孕上帝之子,聖子的名字叫耶穌。之後的一天,大帝發出告示,要求所有的人回到自己的出生地去。約瑟夫和瑪利被迫離開拿撒勒回到伯利恆去。當他們到達伯利恆時已是夜晚。他們想找個地方休息,但客棧里已沒有空房。當客棧老闆得知瑪利已接近臨產時,頓起同情之心,告訴他們在附近的小山裡有一些牧羊人放羊的山洞。第二天晚上,在山洞中瑪利生下聖子,他們依照天使的吩咐將他取名為耶穌。聖子誕生時,一顆耀眼的大新星出現在伯利恆的上空,很遠都能看到,這一幕被東方的三個國王看到了。他們是Tarsus的年輕國王Caspar、阿拉伯的國王Melchior和衣索比亞國王Balthazar。他們知道這一個信號的含義,便騎著駱駝來到伯利恆,見到了睡在食槽里的聖子。三個國王鞠躬至膝蓋,並贈予黃金等禮物。
皇家美術博物館收藏的《博士來拜》皇家美術博物館收藏的《博士來拜》

作者簡介

彼得·保羅·魯本斯(Peter Paul Rubens,1577.6.28——1640.5.30),法蘭德斯畫家,是歐洲第一個巴洛克式的畫家。出生於德國的茨根小城一個律師家庭。9歲時隨父母移居佛蘭德斯,定居安特衛普。父親去世後,母親送他進一所拉丁文學校學習,他能閱讀古希臘羅馬書籍原著。1608年,與名律師兼人文主義者布蘭特結婚,畫家為妻子畫過不少著名的肖像,所作一批以宗教和神話為題材的油畫《復活》、《愛之園》、《末日審判》等,筆法灑脫自如,整體感強。特點是將文藝復興美術的高超技巧及人文主義思想和佛蘭德斯古老的民族美術傳統結合起來,形成了一種熱情洋溢地讚美人生歡樂的氣勢宏偉,色彩豐富,運動感強的獨特風格,成為巴洛克美術的代表人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