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孢唑喃

頭孢唑喃

頭孢唑喃(cefuzonam)分子式為C16H15N7O5S4,分子量為513.59400,密度為1.97 g/cm3,臨床上作為第三代頭孢菌素,適用於敏感菌引起的敗血症、呼吸道感染、扁桃體炎、肝膽感染、腹膜炎、腦膜炎、骨髓炎、關節炎、骨盆死腔炎、子宮旁結締組織炎、肛周膿腫以及外傷,手術創口的繼發感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頭孢唑喃
  • 外文名:Cefuzonam
  • 分子式:C16H15N7O5S4
  • 分子量:513.59400
  • CAS號:82219-78-1
化合物簡介,基本信息,物化性質,毒理學數據,分子結構數據,合成方法,用途,藥理毒理,藥代動力學:,適應症:,規格,用法用量,成人,兒童,不良反應:,禁忌:,注意事項,藥物相互作用,專家點評,

化合物簡介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頭孢唑喃
中文別名:頭孢唑南;(6R,7S)-7-[[(2Z)-2-(氨基-4-噻唑基)-2-甲氧亞氨基-乙醯]氨基]-8-氧代-3-(噻二唑-5-基硫甲基)-硫雜-1-氮雜雙環[4.2.0]辛-2-烯-2-羧酸;[6R-[(6Α,7Β(Z)]]-7-[[(2-氨基-4-噻唑基) (甲氧基亞氨基)乙醯基]氨基]-8-氧代-3-[(1,2,3-噻二唑-5-基硫基)甲基]-5-硫雜-1-氮雜二環[4.2.0]辛-2-烯-2-羧酸;
英文名稱:cefuzonam
英文別名:Cefuzonam;Cefuzoname;Cefuzonamum;(6R,7R)-7-[[(2Z)-2-(2-amino-1,3-thiazol-4-yl)-2-methoxyiminoacetyl]amino]-8-oxo-3-(thiadiazol-5-ylsulfanylmethyl)-5-thia-1-azabicyclo[4.2.0]oct-2-ene-2-carboxylic acid;UNII-860MT00T7T;
CAS號:82219-78-1
分子式:C16H15N7O5S4
分子量:513.59400
結構式:
頭孢唑喃
精確質量:513.00200
PSA:280.07000
LogP:1.36820

物化性質

密度:1.97 g/cm3

毒理學數據

白色無定形固體。急性毒性LD50雌、雄小鼠,雌、雄大鼠(mg/kg):4117,>4800,4281,4222靜脈注射;6424,6783,>8000,>8000腹腔注射;全部>10000口服。

分子結構數據

1、 摩爾折射率:123.08
2、 摩爾體積(cm3/mol):259.7
3、 等張比容(90.2K):825.3
4、 表面張力(dyne/cm):101.9
5、 極化率(10-24cm3):48.79

合成方法

4.44g化合物(I)(其製備參見。Bucourt R,et a1.Tetrahedron,1978,34:2233~2243)和1.4lml三乙胺溶於70ml二氯甲烷,在冰浴冷卻下加入2.08g五氯化磷,攪拌15mine.反應液蒸發至乾,剩餘物溶於50ml二氯甲烷和.50ml丙酮的混合液中,再次濃縮。剩餘物加到50ml丙酮中,過濾。濾液冷卻後,加到用冰浴冷卻的2.53g化合物(Ⅱ) (其製備參見Lewis G S,et a1.J Med Chem,1979,22:1214)在50ml丙酮和含有0.84g碳酸氫鈉及2.82ml三乙胺的75ml水的混合液中。在冰浴冷卻下攪拌0.5h,再在室溫下攪拌1h。用4mol/L鹽酸酸化至Ph=2,加入100ml水,用乙酸乙酯提取(3×150m1)。提取液合併,水洗2次,無水硫酸鎂乾燥。濃縮得5.7g化合物(Ⅲ)。
將4.4g化合物(Ⅲ)加到30ml 80%甲酸水溶液中,在室溫下攪拌2h。過濾,濾液用活性炭脫色,再過濾。濾液減壓於40℃濃縮至乾,剩餘物用乙醚浸漬,得2.4g白色無定形固體的頭孢唑南。

用途

1. 用於流感桿菌、變形桿菌屬、大腸桿菌等敏感菌引起的敗血症、急性支氣管炎、扁桃體炎、外傷及手術創口的繼發性感染、咽喉炎、關節炎等。
2.頭孢唑喃鈉與呋塞米、速尿等強利尿劑合用可增加腎毒性。

藥理毒理

頭孢唑南鈉為第三代頭孢菌素。
作用機制:頭孢唑喃作用機制與其它頭孢菌素類藥相似。頭孢唑南對β-內醯胺酶穩定,對青黴素結合蛋白(PBP)1a、1b、3有高度親和力,通過抑制肽多糖形成交聯,抑制細菌細胞壁的合成而達殺菌作用。對於耐甲氧西林、頭孢烯的金黃色葡萄球菌,因對其出現的特異性青黴素結合蛋白(PBP)2也具有親和性,故也顯示出抗菌活性。
抗菌譜:頭孢唑喃鈉對葡萄球菌屬、鏈球菌屬及對甲氧西林、頭孢烯耐藥的金色葡萄球菌等革蘭陽性菌,腸桿菌屬、沙雷菌屬、擬桿菌屬等革蘭陰性菌均有較強的抗菌作用。

藥代動力學:

頭孢唑喃鈉靜脈給藥後,吸收良好,藥物吸收後可向膽汁及膽囊組織移行,也可向痰液、子宮、卵巢、骨盆死腔滲出液、骨髓、腦脊髓液等移行,少向乳汁移行。本品主要經腎隨尿液排泄。

適應症:

頭孢唑喃鈉可用於敏感菌引起的下列感染:
  1. 敗血症。
  2. 呼吸道感染。
  3. 肝膽感染。
  4. 腹膜炎。
  5. 腦膜炎。
  6. 骨髓炎、關節炎等。
  7. 子宮旁結締組織炎。
  8. 肛周膿腫以及外傷、手術創口的繼發感染。

規格

(1)0.25g (2)0.5g (3)1g

用法用量

成人

靜脈注射:成人每日1-2g,分2次,重症可增至4g,分2-4次,緩慢靜脈注射。
靜脈滴註:成人每日1-2g,分2次,重症可增至4g,分2-4次。靜滴時,每次加入100mL溶液中滴注1小時。

兒童

靜脈注射:兒童40-80mg/(kgd),重症可增至200mg/(kgd),每日分3-4次,緩慢靜脈注射。
靜脈滴註:兒童40-80mg/(kgd),重症可增至200mg/(kgd),每日分3-4次。靜滴時,每次加入100mL溶液中滴注1小時。

不良反應:

  1. 以皮疹、蕁麻疹、紅斑、藥熱等過敏反應較為多見,偶見過敏性休克症狀。
  2. 少數患者用藥後可出現噁心、嘔吐、食慾下降、腹痛、腹瀉、便秘等消化道症狀。
  3. 少數患者用藥後可出現一過性肝酶升高,腎功能異常。
  4. 有報導大劑量、長時間用藥可致凝血功能障礙(血小板減少、凝血酶原時間延長、凝血酶原活力降低等)。
  5. 少數患者長期用藥後可導致耐藥菌的大量繁殖,引起菌群失調、二重感染。還可能引起維生素K、維生素B缺乏。
  6. 靜脈注射時,如劑量過大或速度過快可產生注射部位灼熱感、血管疼痛,嚴重者可出現血栓性靜脈炎。

禁忌:

對頭孢唑南鈉或其他頭孢菌素類藥過敏者禁用。

注意事項

  1. 交叉過敏:頭孢唑南與其它頭孢菌素類藥有交叉過敏,與青黴素類藥有部份交叉過敏。
  2. 慎用:
    (1) 對青黴素類抗生素藥過敏的患者慎用。
    (2) 因頭孢唑南對孕婦及嬰兒的用藥安全性未確定,故孕婦及早產兒、新生兒應慎用。
    (3) 對肝、腎功能不全者慎用。
    (4) 高度過敏性體質者慎用。
    (5) 高齡體弱患者以及全身狀況差者慎用。
  3. 藥物對檢驗值或診斷的影響:
    (1)尿糖試驗可呈假陽性反應;(2)直接抗人球蛋白(Coombs)試驗可呈陽性反應。
  4. 對診斷的影響: 少數患者用藥後可出現鹼性磷酸酶、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血清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升高;血清肌酐和血尿素氮升高;嗜酸粒細胞增多,白細胞、血小板減少等。
  5. 長期用藥時應常規監測肝、腎功能和血象。

藥物相互作用

  1. 頭孢唑喃鈉與氨基糖苷類抗生素類藥合用可增加腎毒性。
  2. 頭孢唑喃鈉與呋塞米、速尿等強利尿劑合用可增加腎毒性。

專家點評

本品對葡萄球菌屬、鏈球菌屬、甲氧西林和對頭孢烯類耐藥的金黃色葡萄球菌等革蘭陽性菌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對大腸桿菌、克雷白菌屬、變形桿菌屬及流感桿菌具較強的抗菌作用。對腸桿菌屬、沙雷菌屬及擬桿菌屬等革蘭陰性菌也有良好的抗菌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