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益鄉(湖南省汝城縣下轄鄉)

集益鄉(湖南省汝城縣下轄鄉)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集益鄉為汝城縣集龍鄉益將鄉二鄉於2012年合併設立,下轄14個村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集益鄉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湖南省汝城縣
  • 面積:170.03平方公里
  • 人口:8407人(2017年)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地理位置,氣候,自然資源,經濟發展,

歷史沿革

原集龍鄉為汝城縣轄鄉。1949年屬六區,1956年設集龍鄉,1958年為熱水公社,1961年為集龍公社,1984年復改鄉。位於縣境東部,東鄰江西省崇義縣。距縣城26.5公里,面積86平方公里,人口0.6萬。鄉政府駐集龍圩。汝崇公路經此。轄聯盟、聯心、庾龍、集龍、水南、潭集、園凼、劉村8個村委會和集龍居委會。
原益將鄉處於汝城縣東部,總面積81.4平方公里,距縣城27公里,距郴州130公里,距江西贛州180公里,廣東韶關120公里,301國道穿插全境。至將修建的廈成高速公路橫穿全境並設出入口。全鄉林木蓄積量180742立方米,希土礦擁有量占全球的五分之一。
2012年湖南省對汝城縣鄉鎮行政區劃調整如下:將集龍鄉、益將鄉成建制合併,設立集益鄉。以原集龍鄉、益將鄉的行政區域為新設集益鄉的行政區域,集益鄉轄14個建制村、2個居委會,總面積170.03平方公里,總人口1.33萬人,鄉人民政府駐益將墟(原益將鄉人民政府駐地)。

行政區劃

園凼村、水南村、集龍村、聯心村、庾龍村、劉村、聯盟村、譚集村、橋頭村、益將村、流溪村、臘嶺村、遠光村、山田村

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

集益鄉位於汝城縣東部, 2012年5月份行政區劃調整由原集龍鄉、益將鄉兩鄉合併而成,轄區東西最大距離22.5公里,南北最大距離20.4公里,總面積198.18平方千米(2017年)。其中陸地92.73平方公里,水域77.3平方公里。地處湘贛省際邊境,是汝城縣的東部門戶,東鄰熱水鎮、江西省崇義縣豐洲鄉、文英鄉相鄰,南與廬陽鎮接壤,西連土橋鎮,北靠永豐鄉、濠頭鄉。
集益鄉(集龍鄉與益將鄉合併成立)

氣候

集益鄉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全鄉降水量1630毫米,年最高氣溫39攝氏度,年最低氣溫-2攝氏度。

自然資源

集益鄉境內資源豐富,鎢、稀土、螢石、銅、鈾、矽等礦種儲量較大,小水電裝機容量達19240千瓦,風能儲量5萬千瓦,林地23萬餘畝,集邊區、庫區、林區、礦區於一體。

經濟發展

(一)統一了乾群思想
2012年,通過召開鄉村幹部大會、黨員代表座談會、村民代表會等形式,進一步統一了乾群思想,在較短的時間內實現了人員到位快,進入角色快,推動工作快,融合步伐快。進一步強化了便民服務,著力改善辦公條件,在完善了集龍片便民服務中心建設之後,投資260萬元建成的全縣一流的集益鄉辦公大樓也於11月8日正式啟用,真正做到了幹部力量不減、政務服務不弱、項目建設不松,消除了幹部民眾對行政區劃調整工作的疑慮,把幹部民眾思想凝聚到加快發展上來,確保了全鄉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二)幹部精氣神大提升

積極組織開展作風大整頓活動和作風建設主題活動,通過將活動與當前工作的有機結合,做到以活動促進工作,以工作檢驗活動,促進了相關制度的進一步完善,在全鄉形成了抓制度落實、促政風轉變的良好氛圍,全鄉幹部職工工作作風明顯改進,服務意識明顯增強,民眾滿意度明顯提高。
(三)堅持以加快發展為已任

——財稅工作成效明顯。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最佳化經濟環境,形成了抓招商引資的強大合力,全年引進招商引資項目3個。強化財源項目建設,堅持項目支撐、產業帶動的發展路子,全年新上財源項目2個。嚴征細管,對重點稅源重點管理,零星稅源勤跟細管,有效地堵住了稅收漏洞,實現了應收盡收。強化預算,嚴控支出,堅持“量入為出”、“保重點、壓一般”的財政預算原則,保證了重點項目建設資金和民生投入。截止10月31日,完成國稅237.41萬元,為年初任務數的105.5%;完成地稅107.32萬元,為年初任務數100.3%。
——項目建設勢頭強勁。全年新上重點項目39個,總投資35960萬元,其中投資過億元的項目2個,投資過1000萬元的項目12個。投資1.2億元的對面排銅鉬礦精深加工項目已正式動工,目前正在進行基礎設施建設;集龍礦業投資1200萬元完成改擴建和尾砂壩高標準建設,已於2012年3月15日開始試投產;投資600萬元的鉀矽礦開採項目正在進行基建,年底即可投產;投資3650萬元的集益鄉小城鎮綜合開發項目正在順利實施。這些項目投產後,每年可新增稅收千萬元以上,大大增強了發展後勁,為集益經濟實現又好又快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社會環境和諧穩定。全力做好“十八大”特防期的綜治維穩信訪工作,加大了矛盾糾紛摸排調處,抓好了廈蓉高速公路協調,強化了對面排等礦山企業的協調服務工作,實施了領導包案的信訪制度,做好了重點上訪群體的穩控工作。採取了大走訪、大宣講、大培訓、大排查、大調處、大整治等有效措施,通過模擬調查抽獎、學生聯家長民調知識考試、手機信息平台等方式,抓細抓實了綜治民調工作。加強礦山企業隱患排查和巡查監管,切實抓好安全生產和防汛工作,加大礦業秩序整頓和“打非治違”力度,杜絕了非法採礦行為。
——生態綠化穩步推進。積極實施生態綠化攻堅戰略,全鄉完成山地造林5640畝,占全年任務117.2%;投資40餘萬元,對S324線、益熱線實施通道綠化提質改造和補種補植,補植14.12公里;投資10餘萬元,實行紅豆杉與桂花等名貴苗木間種,完成了集龍村與庾龍村2.7公里的通村公路高標準通道綠化工程;組織鄉、村幹部,縣、鄉代表開展義務植樹260畝,建立高標準的縣、鄉主要領導造林示範基地各一塊,總面積560畝。通過全鄉上下的共同努力,集益鄉的生態綠化工作得到了上級領導和相關部門的充分肯定,在2012年全縣生態綠化工作考評中榮獲二等獎。
——計生工作紮實有效。加大“村為主”工作力度,進一步夯實了計生基礎,強化了社會撫養費徵收,完善了利益導向機制,並全面推進以技術服務為重點的優質服務工程,在全縣率先推行村級陣地統一標準化建設和組級信息員統一管理培訓。5月份,市計生協會會長王賢國同志到我鄉調研,對我鄉的計生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並將我鄉經驗在全市推介。11月份,順利迎接了市級計生抽查,並有望實現保類進位的目標。
(四)堅持以民為本,民生事業全面發展

一是切實加大民生投入。投資1800萬元的益將河小流域治理工程已正式立項,近期將進行項目招投標工作;投資1310萬元的農網改造項目集龍片的高壓線路改造已完工,目前完成了3個村的低壓線路改造;投資2400萬元的集龍變電站項目已基本完工;投資620萬元的集龍學校建設完成了學生宿舍樓建設,綜合教學樓、多功能餐廳月底前將完成主體工程建設,中心幼稚園改造、教師周轉房、學生公廁、學校大門等工程已完成項目設計預算,近期將動工建設;投資230萬元的園凼村通村公路建設順利實施;安排農村危房改造資金133萬元,落實重建戶145戶,修繕加固戶40戶,民眾居住環境、居住條件得到明顯改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