險隘

險隘,漢語辭彙。

拼音:xiǎn ài

基本解釋

[strategic pass;place difficult of access] 地勢險要的關口、通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險隘
  • 拼音:xiǎn  ài
  • 解釋:危險
  • 出處:《楚辭·大招》
拼音,引證詳解,詞語分開解釋,

拼音

xiǎn ài

引證詳解

1、險要處。
①《楚辭·大招》:“山林險隘,虎豹蜿只。”
②唐 拾得 《詩》之四四:“迢迢山徑峻,萬仞險隘危。”
③明 馮夢龍 《東周列國志》第四十五回:“孟明等過了上天梯第一層險隘,正行之間,隱隱聞鼓角之聲,後隊有人報導:‘晉兵從後追至矣!’”
④清 昭連 《嘯亭雜錄·金川之戰》:“我兵阻於險隘,終不得進。”
⑤清 畢沅《續資治通鑑》卷第一百六十一:“河北諸郡,宜令諸郡選才幹,眾所推服,能糾民遷徙者,願之河南或晉安、河中及諸險隘,量給之食,授以曠土,盡力耕稼,置僑治之官,撫循教戰,漸圖恢復。”
2、 比喻艱難險阻。
①《楚辭·離騷》:“惟黨人之偷樂兮,路幽昧以險隘。” 王逸 註:“險隘,諭傾危也。” 王夫之 通釋:“險隘,猶危險狹隘也。”
②宋 蘇舜欽 《啟事上奉寧軍陳侍郎》:“非局於險隘,禍難薄身,不可轉脫,又安肯俛容撙意,求出入門下邪?”
③《詩刊》1977年第10期:“我們就一定能夠征服前進道路上的萬水千山,難關險隘。”

詞語分開解釋

險 : 險(險) xiǎn 危險;可能遭受的災難;可能發生災難的。
隘 : 隘 ài 險要的地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