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溝硬幣

陰溝硬幣

奇特吸金,兌換不易,各方熱議,路不拾遺,酸葡萄心理,

奇特吸金

菜刀掉入了廁所,用吸鐵石把它吸上來,同時還收穫了意外之喜:吸鐵石上竟還有硬幣。高淳農民程愛寶由此產生了靈感,開始了他的職業“吸金”路。專門用強力磁鐵製作了趁手的工具,輾轉全國各個城市,從廁所、陰溝等處吸硬幣,“戰果頗豐”。最多的一天可以吸上五六百枚硬幣,一年來他“吸金”三萬多元。

兌換不易

不過由於不少硬幣長期泡在水中,撈上來之後表面也失去了光澤,雖然依舊能分辨出花紋來,不過店家都不願意收。記者陪同程愛寶走進高淳多家銀行,銀行也以各種理由推諉,不給兌換這些撈上來的硬幣。
新聞報導陰溝硬幣事件新聞報導陰溝硬幣事件

各方熱議

路不拾遺

這些打撈上來的錢應不應該歸程愛寶所有卻引起了爭議。少數人認為,路不拾遺是我們的優良傳統,撿到的錢哪怕只有一分也應該交公。不過多數受採訪的市民則認為,這些錢是程愛寶付出勞動後的所得,而且本身錢幣掉入糞坑、陰溝等場所,一般人都不會去撿的,也就失去了流通帶來的價值,程愛寶的行為一定意義上更是為社會減少了損失,律師也贊同大多數人的看法,程愛寶的行為性質與拾荒行為是一樣的,這是因為失主對失物已經有放棄的主觀心態。
新聞報導陰溝硬幣事件新聞報導陰溝硬幣事件

酸葡萄心理

路不拾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撿到別人的財物及時尋找失主、完璧歸趙,更值得我們大力弘揚和讚許。但是,縱觀程老漢“陰溝淘金”這件事,無論如何也和人們口中的“路不拾遺”沒有多大幹系。
新聞報導陰溝硬幣事件新聞報導陰溝硬幣事件
三萬多元,對於一個沒有養老保障的人來說,是一個很有誘惑力的數字,難怪程老漢會輾轉全國各地,把這個當成了自己的“專職”。但是反過來講,廁所、地溝等地不是屎尿成堆,就是垃圾遍地、臭味熏天,如果不是生活窘迫,出於無奈,又有幾個人心甘情願在這裡“淘寶”呢?錢幣不慎掉入糞坑、陰溝等場所,如果不是數額較大,一般人都會嫌髒而棄之不顧,天長日久,硬幣生鏽腐爛,也就失去了它的流通價值。如此看來,丟失的零散錢幣和我們日常隨手丟棄的垃圾沒什麼不同,程愛寶的行為在本質上與拾荒並無兩樣,而且他不嫌髒累,肯花費力氣把人們丟失的錢幣撿起來,使它的價值得到了再利用,為社會減少了損失,在一定意義上來講是一件好事。
只看到了表面金光閃閃的“三萬元”,卻忽視了人家背後付出的艱辛;自己不屑於撿掉落在陰溝里的硬幣,也不許別人撿,正是人們慣常說的“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醜陋心理,何必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