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氯苯胺

間氯苯胺

間氯苯胺,一種化學藥劑。無色液體到淡琥珀色液體。有毒。由間硝基氯苯經還原而製得。主要用途:用作偶氮染料及顏料的中間體、藥物、殺蟲劑、農藥化學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間氯苯胺
  • 英文名:m-chloroaniline
  • 別稱:3-氯苯胺,間氨基氯苯
  • 化學式:C6H6ClN
  • 分子量:127.57
  • CAS登錄號:108-42-9
  • EINECS登錄號:203-581-0
  • 熔點:-10℃
  • 沸點:230.5℃
  • 水溶性:不溶於水
  • 密度:1.21
  • 外觀:無色液體到淡琥珀色液體
  • 閃點:123
  • 套用:用作偶氮染料及顏料的中間體、藥物、殺蟲劑、農藥化學品
  • 危險品運輸編號:61766
理化特性,基本性質,危險性,用途,生產方法,消防措施,泄漏應急處理,操作處置與儲存,接觸控制和個體防護,穩定性和反應性,毒理學資料,生態學資料,廢棄處置,運輸信息,

理化特性

基本性質

外觀與性狀:
無色液體到淡琥珀色液體。
熔點(℃):
-10
相對密度(水=1):
1.21
沸點(℃):
230.5
相對蒸氣密度(空氣=1):
無資料
分子式:
C6H6ClN
分子量:
127.57
主要成分:
純品
飽和蒸氣壓(kPa):
0.13(63.5℃)
燃燒熱(kJ/mol):
無資料
臨界溫度(℃):
無資料
臨界壓力(MPa):
無資料
辛醇/水分配係數的對數值:
1.88
閃點(℃):
123
爆炸上限%(V/V):
無資料
引燃溫度(℃):
無資料
爆炸下限%(V/V):
無資料
溶解性:
不溶於水,溶於多數有機溶劑。
主要用途:
用作偶氮染料及顏料的中間體、藥物、殺蟲劑、農藥化學品。

危險性

侵入途徑:吸入、食入、經皮吸收危險性類別:第6.1類 毒害品
健康危害:能引起高鐵血紅蛋白血症,對肝、腎有損害。能經無損皮膚吸收。
環境危害:對環境有害。
燃爆危險:可燃,其蒸氣與空氣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皮膚接觸:立即脫去污染的衣著,用肥皂水和清水徹底沖洗皮膚。如有不適感,就醫。
眼睛接觸: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如有不適感,就醫。
吸 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呼吸、心跳停止,立即進行心肺復甦術。就醫。
食 入:飲足量溫水,催吐。就醫。

用途

間氯苯胺是除草劑氯苯胺靈的中間體,也是醫藥利尿降壓藥雙氫氯噻嗪的中間體,並可用於生產偶氮染料。其鹽酸鹽為冰染料色基,用於棉、麻、粘膠織物的染色和印花的顯影劑,在醫藥上可制抗精神病藥物鹽酸氯丙嗪及奮乃靜等。

生產方法

由間硝基氯苯在硫酸亞鐵存在下用鐵粉還原而得; 也可以用硫化鹼還原,還原反應後經中和,水蒸汽蒸餾,減壓蒸餾得成品。工業品為微黃色至淺棕色油狀液體,含量≥99%。原料消耗定額:間硝基氯苯1300kg/t、硫化鹼960kg/t。

消防措施

危險特性:遇明火、高熱可燃。受高熱分解,產生有毒的氮氧化物和氯化物氣體。
有害燃燒產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氯化氫。
滅火方法:採用霧狀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滅火。
滅火注意事項及措施:消防人員必須佩戴空氣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風向滅火。儘可能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噴水保持火場容器冷卻,直至滅火結束。處在火場中的容器若已變色或從安全泄壓裝置中產生聲音,必須馬上撤離。

泄漏應急處理

應急行動:根據液體流動和蒸氣擴散的影響區域劃定警戒區,無關人員從側風、上風向撤離至安全區。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正壓自給式呼吸器,穿防毒服。穿上適當的防護服前嚴禁接觸破裂的容器和泄漏物。儘可能切斷泄漏源。防止泄漏物進入水體、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閉性空間。小量泄漏:用乾燥的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收或覆蓋,收集於容器中。大量泄漏:構築圍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轉移至槽車或專用收集器內。

操作處置與儲存

操作注意事項:密閉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風。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建議操作人員佩戴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安全防護眼鏡,穿防毒物滲透工作服,戴橡膠耐油手套。遠離火種、熱源,工作場所嚴禁吸菸。使用防爆型的通風系統和設備。防止蒸氣泄漏到工作場所空氣中。避免與氧化劑、酸類接觸。搬運時要輕裝輕卸,防止包裝及容器損壞。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倒空的容器可能殘留有害物。
儲存注意事項:儲存於陰涼、通風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保持容器密封。應與氧化劑、酸類、食用化學品分開存放,切忌混儲。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儲區應備有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和合適的收容材料。

接觸控制和個體防護

接觸限值:
MAC(mg/m3): 未制定標準 PC-TWA(mg/m3): 未制定標準
PC-STEL(mg/m3): 未制定標準 TLV-C(mg/m3): 未制定標準
TLV-TWA(mg/m3): TLV-STEL(mg/m3):
監測方法:無資料。
工程控制:嚴加密閉,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風。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設備。
呼吸系統防護:可能接觸其蒸氣時,佩戴過濾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緊急事態搶救或撤離時,應該佩戴空氣呼吸器。
眼睛防護:戴安全防護眼鏡。
身體防護:穿防毒物滲透工作服。
手 防 護:戴橡膠耐油手套。
其他防護:工作現場禁止吸菸、進食和飲水。及時換洗工作服。工作前後不飲酒,用溫水洗澡。注意檢測毒物。實行就業前和定期的體檢。

穩定性和反應性

穩定性:穩定
禁配物:酸類、醯基氯、酸酐、氯仿、強氧化劑。
聚合危害:不聚合
分解產物:氮氧化物、氯化氫。

毒理學資料

急性毒性:
LD50:
大鼠經口LD50(mg/kg): 256 ;小鼠經口LD50(mg/kg): 334
LC50:
大鼠吸入LC50(mg/m3): 500mg/m3/4h ;小鼠吸入LC50(mg/m3): 550mg/m3,4小時
刺激性:
致突變性:微生物致突變:鼠傷寒沙門氏菌200 mg/L。哺乳動物體細胞突變:倉鼠肺300 ug/L。

生態學資料

COD:97.2%
其他有害作用:該物質對環境有危害,建議不要讓其進入環境。

廢棄處置

廢棄物性質:危險廢物
廢棄處置方法:建議用焚燒法處置。與燃料混合後,再焚燒。焚燒爐排出的氣體要通過洗滌器除去。
廢棄注意事項:處置前應參閱國家和地方有關法規。

運輸信息

危險貨物編號:61766
UN編號:2019
包裝類別:Ⅱ類包裝
包裝標誌:有毒品
包裝方法:液態:小開口鋼桶;螺紋口玻璃瓶、鐵蓋壓口玻璃瓶、塑膠瓶或金屬桶(罐)外普通木箱。固態:塑膠袋或二層牛皮紙袋外全開口或中開口鋼桶;塑膠袋或二層牛皮紙袋外普通木箱;螺紋口玻璃瓶、鐵蓋壓口玻璃瓶、塑膠瓶或金屬桶(罐)外普通木箱;螺紋口玻璃瓶、塑膠瓶或鍍錫薄鋼板桶(罐)外滿底板花格箱、纖維板箱或膠合板箱。
運輸注意事項:運輸前應先檢查包裝容器是否完整、密封,運輸過程中要確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墜落、不損壞。嚴禁與酸類、氧化劑、食品及食品添加劑混運。運輸時運輸車輛應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應急處理設備。運輸途中應防曝曬、雨淋,防高溫。公路運輸時要按規定路線行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