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式資料庫互聯

開放式資料庫互連(ODBC)是一個用於訪問資料庫的統一界面標準。它實際上是一個資料庫訪問庫,它最大特點是應用程式不隨資料庫的改變而改變。ODBC的工作原理是通過使用驅動程式(Driver)來資料庫獨立性。而Driver是一個用以支持ODBC函式調用的模組,應用程式通過調用驅動程度所支持的函式來操縱資料庫,不同類型資料庫對應不同的驅動程式。

OGIS和ODBC的思想類似。OGIS是為了訪問不同地理信息系統軟體而研製的統一標準接口,使不同地理信息系統軟體之間能進行相互操作,但它和API(應用程式接口)又有所不同。API與作業系統和程式設計語言有關,而OGIS中的接口更抽象、更獨立。分散式對象技術是建立在網路基礎上的。它是建立在組件(Component)的概念之上。組件可以跨平台、網路、應用程式運行。
目前有兩個標準用來規範組件的連線和通訊問題。一個對象集團(OMG)提出的CORBA(Common Object Request Broker Architecture),另一個是微軟公司的DCOM(Distribut-ed Component Object Model)。OGIS只是對開放地理信息系統定義了抽象的互操作規程,具體如何實現,還需採用分散式對象的技術,通過Acrobat,OLE,ActiveX,Java等語言實現。從數據的觀點看,開放式地理信息系統是未來網路環境下地理信息系統技術發展的必然趨勢。地理信息標準化組織對開放式地理信息系統的研究和開發具有濃厚的興趣,邏輯級的數據組織、處理和交換機制的說明文本已開始供業界討論,而對系統的具體實現將是21世紀地理信息系統發展的任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