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瓦韋

長瓦韋

長瓦韋,中藥名。為水龍骨科瓦韋屬植物長瓦韋Lepisorus pseudonudus Ching的全草。植物長瓦韋,分布於我國四川、雲南、西藏等地。具有清熱利濕,止咳,止血之功效。主治小便淋痛,尿血,痢疾,癆熱咳嗽,內傷吐血,外傷出血。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長瓦韋
  • 別稱:扎柏《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瓦韋《雲南中藥資源名錄》
  • :植物界
  • :蕨類植物門
  • :蕨綱
  • :真蕨目
  • :水龍骨科
  • :瓦韋屬
  • :長瓦韋
  • 分布區域:我國四川、雲南、西藏等地
  • 採收時間:夏、秋季
  •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炮製,形態特徵,生長環境,

入藥部位

全草。

性味

味微甘、微苦,性微寒。

歸經

入肝、心、肺經。

功效

清熱利濕,止咳,止血。

主治

小便淋痛,尿血,痢疾,癆熱咳嗽,內傷吐血,外傷出血。

相關配伍

1、治尿血,長瓦韋配瞿麥、茜草、芍藥,煎湯服。(《中藥大辭典》)
2、治白濁,長瓦韋配黃柏煎湯服。(《中藥大辭典》)
3、治內傷吐血,長瓦韋配仙鶴草、仙桃草,煎湯服。(《中藥大辭典》)
4、治各種外傷出血,長瓦韋葉及孢子、茜草根、狼毒根,研粉撒布。(《中藥大辭典》)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
外用:適量,研末撒。

炮製

採集加工:夏、秋採收,曬乾備用。

形態特徵

植株高15-20厘米。根莖橫生,密被黑色、卵狀披針形鱗片,漸尖頭,基部圓形,具粗篩孔,邊緣有齒。葉近生;葉柄長1-2厘米,連同中脈常呈淡紅色;葉片近革質,披針形,長10-20厘米,寬約1厘米,向兩端漸變狹,並下延或幾達基部,全緣,葉上面無毛,下面略有鱗片,易脫落;中脈明顯,無側脈,小脈網狀,網眼內有不定向的內藏小脈,通常分叉。孢子囊群圓形,分離,背生於中脈兩側各成1行,孢子囊有柄;隔絲近圓形,邊緣有不整齊的長齒。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3400米以下的高山櫟林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