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籬笆果

鐵籬笆果

鐵籬笆果,中藥名。為鼠李科馬甲子屬植物馬甲子Paliurus ramosissimus (Lour.) Poir.的果實。植物馬甲子,分布與我國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福建、台灣、廣東、廣西、雲南、貴州、四川等地,朝鮮、日本和越南也有分布。具有化瘀止血,活血止痛之功效。主治瘀血所致的吐血,衄血,便血,痛經,經閉,心腹疼痛,痔瘡腫痛。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鐵籬笆果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鼠李目
  • :鼠李科
  • :馬甲子屬
  • :馬甲子
  • 採收時間:果熟後採摘
  • 用量:內服:煎湯,6~15g
  • 貯藏:曬乾置於乾燥通風處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用法用量,炮製,形態特性,生長環境,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植物馬甲子的果實。

性味

味苦、甘,性溫。

歸經

入肝、脾經。

功效

化瘀止血,活血止痛。

主治

瘀血所致的吐血,衄血,便血,痛經,經閉,心腹疼痛,痔瘡腫痛。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5g。

炮製

採集加工:果熟後採摘,曬乾。

形態特性

灌木,高達6米;小枝褐色或深褐色,被短柔毛,稀近無毛。葉互生,紙質,寬卵形、卵狀橢圓形或近圓形,長3~5.5(7)厘米,寬2.2~5厘米,頂端鈍或圓形,基部寬楔形、楔形或近圓形,稍偏斜,邊緣具鈍細鋸齒或細鋸齒,稀上部近全緣,上面沿脈被棕褐色短柔毛,幼葉下面密生棕褐色細柔毛,後漸脫落僅沿脈被短柔毛或無毛,基生三出脈; 葉柄長5~9毫米,被毛,基部有2個紫紅色斜向直立的針刺,長0.4~1.7厘米。腋生聚傘花序,被黃色絨毛;萼片寬卵形,長2毫米,寬1.6~1.8毫米;花瓣匙形,短於萼片,長1.5~1.6毫米,寬1毫米;雄蕊與花瓣等長或略長於花瓣;花盤圓形,邊緣5或10齒裂;子房3室,每室具1胚珠,花柱3深裂。核果杯狀,被黃褐色或棕褐色絨毛,周圍具木栓質3淺裂的窄翅,直徑1~1.7厘米,長7~8毫米;果梗被棕褐色絨毛;種子紫紅色或紅褐色,扁圓形。花期5~8月,果期9~10月。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2000以下的山地和平原。

相關論述

《民間常用草藥彙編》:“化瘀生新。治吐血,療痔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