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綠菇

菌蓋寬4—8厘米,扁半球形至平展,中部稍下凹,暗銅綠色,深葡萄綠至暗灰綠色,中部較深,濕時粘,邊緣有條紋,表皮易剝離。菌肉白色,中部較厚。味道柔和,無特殊氣味。菌褶直生,中等密,等長或具少量小菌褶,基部稍有分叉,具橫脈,初白色,後淡黃白色(象牙色),老後變污。菌柄長3—8厘米,粗0.8—2厘米,白色,光滑,等粗或向下稍細或稍粗,內部鬆軟,後變中空。孢子印乳黃色。孢子無色,近球形或近卵圓形,有小疣,有時疣間相連,6.4— 8.7×5.5—7.3微米。囊狀體梭形,58—95×6.5—12.7微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銅綠菇
  • 拉丁學名: Russula aeruginea Lindb. ex Fr.
  • :真菌界
  • 俗名別名:青臉菌、紫菌(四川)、銅綠紅菇
中文名稱:  銅綠菇
拉丁學名:  Russula aeruginea Lindb. ex Fr.
俗名別名:  青臉菌、紫菌(四川)、銅綠紅菇
生態習性:  夏秋季於松林或混交林中地上單生或群生。可食,見於市場。
產地:  四川、湖南等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