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爾多斯套用技術學院

鄂爾多斯套用技術學院

鄂爾多斯套用技術學院坐落於鄂爾多斯市府所在地——康巴什區,是在內蒙古大學鄂爾多斯學院內蒙古工業大學礦業學院內蒙古醫科大學鄂爾多斯學院等資源合併基礎上組建的一所全日制本科層次普通高等院校,於2015年4月28日經教育部批准建立,是中國西北地區第一所套用技術大學和鄂爾多斯地區唯一一所本科院校。

鄂爾多斯套用技術學院地理位置優越,交通通訊便捷。主校區坐落於鄂爾多斯政治文化中心、金融中心、科研教育中心和汽車製造業基地康巴什區,北靠青春山,南臨東紅海子濕地,三面被烏蘭木倫河環繞,距離世界旅遊文化名勝成吉思汗陵28公里,距鄂爾多斯機場15公里,處於航空、鐵路、高速公路、東康一級快速通道縱橫交匯的立體樞紐位置。

鄂爾多斯套用技術學院現有康巴什、東勝2個校區,學校占地面積1616.9畝,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91億元。藏書總量21.3萬冊,擁有76個校外實訓基地、6個實驗教學中心和1所附屬醫院。有標準的體育場和多功能體育館,校園環境優雅。現有教職工430人,其中有包括博士生導師、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一、二層次專家在內的專任教師333人。全日制在校生5901人,其中本科生2785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鄂爾多斯套用技術學院
  • 英文名:ORDOS INSITITUTE OF TECHNOLOGY
  • 簡稱:鄂院、鄂爾多斯大學
  • 創辦時間:2015.04.28
  • 所屬地區:內蒙古鄂爾多斯市
  • 類別:公辦本科大學
  • 學校類型:理工,套用技術類
  • 學校屬性:省屬公辦本科大學
  • 主要院系:機械與交通工程學院、信息工程學院、土木工程學院、化學工程學院、數學與計算機工程學院、管理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藝術學院
  • 現任校長:姚德
  • 主管單位:內蒙古教育廳 鄂爾多斯市政府
  • 黨委書記侯晨曦 
學校概況,歷史沿革,師資力量,專業設定,現任領導,學校位置,

學校概況

鄂爾多斯套用技術學院由內蒙古大學鄂爾多斯學院、內蒙古工業大學礦業學院、內蒙古醫科大學鄂爾多斯學院等資源合併基礎上建立,2015年4月28日教育部正式批准成立,是本科層次教育的公辦普通高校,培養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所需要的套用型、技術技能型人才。“十二五”期間,國家提出高等教育戰略轉型發展,自治區抓住了這一難得的機遇,在鄂爾多斯建立以培養套用型本科人才為主的普通高校,學院的成立將緩解鄂爾多斯市乃至西部地區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短缺的局面。鄂爾多斯應技術學院主校區坐落於鄂爾多斯市府所在地,國家AAAA級景區康巴什區,是中國西北地區第一所套用技術大學、內蒙古第一所套用技術大學、鄂爾多斯地區唯一一所本科院校。
鄂爾多斯套用技術學院
鄂爾多斯套用技術學院現有康巴什、東勝2個校區,學校占地面積1616.9畝,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91億元。藏書總量21.3萬冊,擁有76個校外實訓基地、6個實驗教學中心和1所附屬醫院。有標準的體育場和多功能體育館,校園環境優雅。現有教職工430人,其中有包括博士生導師、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一、二層次專家在內的專任教師333人。全日制在校生5901人,其中本科生2785人。
鄂爾多斯市綜合經濟實力位於全國地級市第33位,是中國西部地區經濟強市。作為國家重要的能源基地,已被國家發改委列為資源型經濟創新發展綜合改革試點,正全力打造國家清潔能源輸出基地、國家新型煤化工生產示範基地、全區鋁循環和裝備製造業基地、全區綠色農畜產品生產加工基地和旅遊觀閒度假基地,學生畢業後在鄂爾多斯發展大有可為。鄂爾多斯套用技術學院將堅持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高水平的辦學要求和“規模適度、結構合理、質量優異、特色鮮明”的辦學方針,以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人才需求為導向,逐步將學院建成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高水平科研成果創新與轉化、服務地方經濟社會文化發展的重要基地。

歷史沿革

《教育部關於同意建立鄂爾多斯套用技術學院的函》(教發函[2015]70號)
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
《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關於商請批准設定鄂爾多斯套用技術學院的函》(內政字〔2014〕227號)收悉。
根據《高等教育法》《普通高等學校設定暫行條例》《普通本科學校設定暫行規定》的有關規定和全國高等學校設定評議委員會六屆四次會議的評議結果,經研究,同意在內蒙古大學鄂爾多斯學院、內蒙古工業大學礦業學院、內蒙古醫科大學鄂爾多斯學院等資源合併基礎上建立鄂爾多斯套用技術學院,學校標識碼為4115014532。現將有關事項函告如下:一、鄂爾多斯套用技術學院系本科層次的普通高校,由你區領導和管理,學校發展所需經費由你區統籌安排解決。
鄂爾多斯套用技術學院
二、學校主要培養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所需要的套用型、技術技能型人才。
三、學校全日制在校生規模暫定為6600人。
四、學校本科專業的增設問題,應按我部有關規定辦理。同意首批設定5個本科專業,即機械工程、土木工程、自動化、交通運輸、化學工程與工藝。
五、為支持學校建設和發展,你區人民政府承諾“按生均撥款12000元的標準安排學院經費,鄂爾多斯市政府保證每年學院預算內公用經費為5000萬元”以及“從2015年起,鄂爾多斯市財政連續六年每年安排5000萬元,總計3億元專項資金,用於新組建學院的基礎設施建設、師資人才引進、實驗設備配備、圖書購置等”等有關措施,須落實到位。
鄂爾多斯套用技術學院
六、我部將適時對學校辦學定位、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情況進行評估。
望你區加強對該校的指導和支持,結合最佳化區域高等教育結構布局的需要,引導學校按照辦學定位,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加強學校發展戰略規劃研究,加強內涵建設,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學生就業率,促進學校辦出特色,辦出水平,為內蒙古自治區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作出更大貢獻。
教育部
2015年4月28日
內蒙古大學鄂爾多斯學院
內蒙古大學鄂爾多斯校區鄂爾多斯學院(本科一批)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康巴什區,是內蒙古大學與鄂爾多斯市政府合作創辦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屬內蒙古大學二級學院,於2008年7月20日正式掛牌成立。
學院校區規劃占地1800畝,總建築面積28萬平方米,分三期建成。一期工程建築面積10萬平方米,包括圖書館、體育館、實驗樓、教學樓、學生公寓和餐廳,已全部投入使用。二期工程實驗樓、公寓等主體部分已建成,三期工程規劃建設科研開發大樓、藝術專業教學樓、學生公寓、綜合活動樓等設施。大學物理、化學化工、電子信息與自動化、交通與車輛、土木工程5個實驗中心共39個實驗室、25個多媒體教室、2個語音實驗室、藝術樓排練廳、音樂廳已全部投入使用。圖書館紙質藏書10萬冊,電子圖書15萬冊,學報、雜誌等200多種、各類報紙60多種,共享校本部圖書館10多種資料庫資源。體育場館占地2萬平方米,文體設施齊全。
學院以本科學歷教育為主,逐步開展研究生教育、高級政商管理(EMBA、EMPA)培訓教育以及繼續教育等。現已初步建成了涵蓋文、理、管理、藝術等學科的專業體系,設有旅遊管理系、土木工程系、電子信息工程系、化學工程系、交通運輸系、藝術系、計算機系7個教學系,公共教學部、體育教學部2個教學部,1個民族預科班。開設旅遊管理、交通運輸、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自動化、化學工程與工藝、材料化學、土木工程、藝術類音樂表演、藝術類舞蹈表演9個本科專業。
學院現有教職工179人,其中博士9人(含博士後2人),碩士132人(其中在讀博士13人),具有高級職稱教師4人,副高級職稱教師16人。其中,自治區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人、自治區“草原英才”1人、鄂爾多斯市“草原英才”3人、“鄂爾多斯英才”1人、鄂爾多斯市“青年科技新星”1人、獲得國家級裁判員資格1人。教師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省部級項目11項、自治區級、市級產業創新創業人才團隊各1個,出版教材、專著多部。已形成一支以本院學科專業帶頭人為核心,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中青年教師為支撐,部分內蒙古大學校本部任課教師為補充的教學能力突出、科研水平不斷進步的優秀師資隊伍。
內蒙古工業大學礦業學院
內蒙古工業大學礦業學院是內蒙古工業大學成立的二級學院,其宗旨是為自治區地方經濟服務。2006年9月內蒙古工業大學與準格爾旗人民政府開始合作,共同建設內蒙古工業大學礦業學院,地址位於準格爾旗大路新區。一期工程占地750畝,預留用地750畝。一期工程共10棟樓和一個標準400米塑膠操場,近6萬平米,其中教學樓6棟、服務綜合樓1棟、學生食堂1棟、學生宿舍樓2棟;二期工程正在建設3棟學生宿舍樓及2棟教師公寓樓。
內蒙古工業大學礦業學院的學科及專業建設緊緊圍繞自治區煤炭及煤化工產業的優勢,以服務地方經濟發展需要為目標,經過十年的努力目前有“地下工程與地質技術”二級碩士點一個;“採礦工程”、“地質工程”、“礦物加工工程”三個本科專業;“建築工程技術”、“套用化工技術”、“ 機電一體化技術”三個專科專業。學院現有在校研究生3人,本科生718人(含蒙古留學生13人),專科生287人,總計1008人。
學院現有教職工40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4人,講師17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有7人,具有碩士學位的有25人,在讀博士11人,博士生導師2人,碩士生導師4人,國外訪問學者2人。
內蒙古醫科大學鄂爾多斯學院
鄂爾多斯市衛生學校始建於1959年,是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國家級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範學校。學校設定護理、臨床醫學、中醫、蒙醫醫療與蒙藥、中藥、助產、農村醫學、藥劑、醫學檢驗技術、口腔修復工藝、醫學影像技術等十多個專業,招收三年制中專生、國中起點五年制專科生。2009年成為內蒙古醫科大學的二級學院,並於2010年開始招收普通專科學生。學校2015年升格為鄂爾多斯套用技術學院醫學院,招收普通本科學生。
學校位於東勝區“科技教育創業園區”,占地222012m。共有15棟教學建築,分教學區、辦公區、實驗區、實訓區、活動區、生活區六部分。建有學校自己的附屬醫院。近年來,學校先後成為國家級“護理專業緊缺人才實訓基地”、國家級“中等職業教育德育工作實驗基地”、國家級“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範學校”等國家級項目單位;“蒙醫醫療與蒙藥”專業被列為自治區基礎能力建設實訓基地、“自治區級護理精品專業點”、自治區級“中等職業教育德育工作先進集體”。目前,在籍學生總規模近萬人,其中脫產在校生3000多人,留學生33人。學校擁有一支治學嚴謹、教學經驗豐富的師資隊伍。現有在職教師230人,正高職稱6人,副高職稱73人,中級職稱43人,碩士研究生學歷28人,雙師型教師84人。學校擁有全國一流水平的實驗設施和設備,可開展教學所需的各類各項實驗。配備計算機800台,有80個多媒體教室,學校有穩定的校外實訓基地(實習醫院)28個,設定工位數1300多個,藏書總量34.2萬冊。
依託行業優勢,學校建有自己的附屬醫院,建築面積達22054m,設病床400張,醫院擁有先進的醫療設備,並長期與衛生部中日友好醫院協作,成立了腹腔鏡培訓與治療中心,血液淨化中心和糖尿病治療中心,顯微外科中心,解決了師生課間臨床實踐和實習的需要,同時滿足了社會醫療需求,也為畢業生就業提供了一個可靠的渠道。

師資力量

學院現有教職工442人,專任教師339人,其中博士16人,在讀博士43人,碩士167人;具有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14人,副高級專業技術職務51人;雙師型教師159人。有博士生導師3人,碩士生導師7人,國外訪問學者2人。有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特聘)、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一二層次人選1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人,自治區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人,全國高校青年教師獎1人,自治區“草原英才”3人,自治區教壇新秀1人,鄂爾多斯市“草原英才”6人,“鄂爾多斯英才”1人,鄂爾多斯市“青年科技新星”2人。

專業設定

鄂爾多斯套用技術學院的前身,內蒙古大學鄂爾多斯學院、內蒙古工業大學礦業學院、內蒙古醫科大學鄂爾多斯學院已積累了豐富的辦學經驗,學院辦學條件優越,環境優雅。鄂爾多斯套用技術學院堅持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高水平的辦學要求,現開設交通運輸、機械工程、汽車服務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材料化學、套用化學、土木工程、工程造價、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自動化、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社會工作、旅遊管理與服務教育、音樂表演、舞蹈表演、護理學、醫學檢驗技術、眼視光學、醫學影像技術等21個本科專業,將逐步建設涵蓋工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等學科專業體系。
2017年招收機械工程(專業代碼:080201)、交通運輸(專業代碼:081801)、汽車服務工程(專業代碼:080208)、自動化(專業代碼:080801)、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代碼:080714)、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代碼:080901)、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代碼:080601)、土木工程(專業代碼:081001)、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代碼:081301)、材料化學(080403)、護理學(專業代碼:101101)、醫學檢驗技術(專業代碼:101001)、眼視光學(專業代碼:101004)、音樂表演(專業代碼:130201)、舞蹈表演(專業代碼:130204)等15個本科專業。2018年新增工程造價(專業代碼:120105)、套用化學(專業代碼070302)、旅遊管理與服務教育(專業代碼120904T)、醫學影像技術(專業代碼101003)、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代碼080910T)、社會工作(專業代碼030302)等6個本科專業。招生計畫由內蒙古自治區招生管理部門以規定的形式向社會公布。

現任領導

黨委書記:侯晨曦
院長:姚德
黨委副書記:秦聞苹
紀委書記:李少東
黨委委員:孫志強何鵬

學校位置

學校地理位置優越,交通通訊便捷。校區坐落於鄂爾多斯政治文化中心、金融中心、科研教育中心和汽車製造業基地康巴什新區,北靠青春山,南臨東紅海子濕地,三面被烏蘭木倫河環繞,距離世界旅遊文化名勝成吉思汗陵28公里,距鄂爾多斯機場15公里,處於航空、鐵路、高速公路、東康一級快速通道縱橫交匯的立體樞紐位置。
學校校址:
主校區(康巴什校區):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康巴什區 郵編 017000
東勝校區(醫學部):鄂爾多斯市東勝區科技教育創業園 郵編 017000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