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讓(漢語詞語)

退讓(漢語詞語)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退讓(退讓)

謙遜;禮讓。《禮記·曲禮上》:“是以君子恭敬撙節,退讓以明禮。”孔穎達疏:“應進而遷曰退,應受而推曰讓。”《史記·梁孝王世家》:“非大賢人,不知退讓。” 宋范仲淹《天道益謙賦》:“貴退讓而黜驕盈,得天道益謙之義。”明袁可立的《蓬萊閣懷古》詩:“義城魯仲連,功成甘退讓。 千載有同心,感時懷高尚。” 清劉獻廷《廣陽雜記》卷二:“ 秋水 言:人以謙和退讓、含忍寬厚為治人事天第一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退讓
  • 拼音:tuì rànɡ
  • 釋義:謙遜,禮讓;退避,讓步。
  • 出處:《禮記·曲禮上》
引證詳解
  1. 謙遜;禮讓。
    ①《禮記·曲禮上》:“是以君子恭敬撙節,退讓以明禮。”孔穎達疏:“應進而遷曰退,應受而推曰讓。”
    ②《史記·梁孝王世家》:“非大賢人,不知退讓。”
    ③宋范仲淹《天道益謙賦》:“貴退讓而黜驕盈,得天道益謙之義。”
    ④明袁可立的《蓬萊閣懷古》詩:“義城魯仲連,功成甘退讓。 千載有同心,感時懷高尚。”
    ⑤清劉獻廷《廣陽雜記》卷二:“ 秋水 言:人以謙和退讓、含忍寬厚為治人事天第一義。”
  2. 退避;讓步。
    ①清平步青《霞外攟屑·掌故·陳侍御奏摺》:“兩人忿鬭,全恃乎氣。彼既尋毆,我即扑打。此其間著不得思議,一著思議,便是逡巡退讓。”
    ②梁斌《紅旗譜》四九:“學生更不退讓,一定要抗 日 。”
    王西彥《一個小人物的憤怒》:“對於處世接物,他採取一種近於無原則的退讓哲學。”
    ④明 袁可立的《蓬萊閣懷古》詩:義城魯仲連,功成甘退讓。千載有同心,感時懷高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