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仔豬兒

農仔豬兒

亞種包括:歐洲中部野豬(Sus scrofa)、東南亞野豬(Sus vittatus)和印度野豬(Sus cristatus),一般認為這三個亞種構成了家豬(Sus domesticus)的培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農仔豬兒
  • 外文名:Pig
  • 養豬方法:保護性飼養
  • 著名品種:約克夏豬 漢普夏豬
豬口語,生肖由來,科學養豬方法,

豬口語

“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啟迪了人們哲學類推的邏輯思維。
“豬吃我屎,我豬吃屎”變成了人們娛樂中的順口溜,連說5遍不出錯,考驗人的機動能力。
“一橫一豎一拐彎,四個小豬來吃咂兒?”打一個漢字的象形文字------繁體的馬。豬也融進了教育。
“豬鼻子插大蔥-----出洋相”。表示了人們對剛愎自用的漠視。
“豬腦子”。幾乎成了現代人傻的代詞。
“豬八戒照鏡子----里外不是人”。也成了經常碰到的生活禮遇。
“長的和豬八戒它二姨似的”。也反映了不同的審美觀念。
“拱豬”。成為人們最風行的撲克類別,在這裡豬搖身一變,成為了“黑桃皇后”。
“摟—摟---摟---摟”,是全國統一的叫豬口音。形容打麻將高手也說:他的手簡直就是筢子啊,摟的錢多。其實豬八戒拿的武器就是筢子,摟—樓---摟是豬的貪肥心聲。
“肘子肉”,“五花肉”,“裡脊”,“口條”等,已經是不用再冠以豬名的美食了。但是“囊肉”,“注水肉”等也不言自明的,逃不了豬的干係。
人對對方的一種不尊敬,豬比較愚蠢,大多比喻智力弱,比較愚蠢的人。
還有一種因為豬的體型較肥,把比較胖的人稱為豬。
有一種名字叫“小豬”,比喻比較可愛,比較胖的人。

生肖由來

由來一:
由於唐僧去西天取經,也感動了玉皇大帝。為了承傳天地精神,內定將唐僧的3個徒弟收入人的屬性。沙和尚前生因為是水怪,不便安排與動物同伍,所以只錄取了孫猴子,豬八戒和白龍馬。
由來二:
古時有個員外,家財萬貫,良田萬頃,只是膝下無子。誰知年近花甲之時,卻得了一子。合家歡喜,親朋共賀,員外更是大張宴席,慶祝後繼有人。
宴慶之時,一位相士來到孩子面前,見這孩子寬額大臉,耳闊有輪,天庭飽滿,又白又胖,便斷言這孩子必是大福大貴之人。
這肥胖小子福里生、福里小,自小隻知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不習文武,修農事,只是花天酒地,遊手好閒,認為命相已定,福貴無比,不必辛苦操勞。哪知這孩子長大成人之後,父母去世,家道衰落,田產典賣,家僕四散。這胖小子仍然繼續過著揮金如土的生活,直到最後餓死在房中,這胖小子死後陰魂不散,到陰曹地府的閻王那裡告狀,說自己天生富貴這相,不能如此慘澹而亡,閻王將這陰魂帶到天上玉帝面前,請玉帝公斷,玉帝召來人間灶神,問及這位一臉富貴相的人怎么會餓死房中,灶神便將這胖小子不思學業、不務農事,坐吃空山,揮霍荒淫的行為一一稟告。玉帝一聽大怒,令差官聽旨,要胖小子聽候發落,玉帝道:“你命相雖好,卻懶惰成性,今罰你為豬,去吃粗糠”這段時間恰逢天宮在挑選生肖。這天宮差官把“吃粗糠”聽成了“當生肖”。當即把這胖小子帶下人間,從此,胖小子成為一頭豬,既吃粗糠,又當上了生肖。
由來三:
豬靠自己的努力當上了生肖,在天宮排生肖那天,玉帝規定了必須在某個時辰到達天宮,取首先到達的十二種動物為生肖,豬自知體笨行走慢,便半夜起床趕去排隊當生肖。由於路途遙遠,障礙也多,豬拼死拼活才爬到南天門,但排生肖的時辰已過,但豬苦苦央求,其他五畜也為之求情,最後終於感動了天神,把豬放進南天門,當上了最後一名生肖。這樣,馬、牛、羊、雞、狗、豬“六畜”都成為人間的生肖。
豬兒分很多種類,農仔豬兒是對小豬的一種非書面叫法。在重慶四川一帶比較流行。那么到底有多少種呢?這裡把我知道的都告訴大家
苗豬
圖片圖片
良種大約克仔豬

圖片圖片
大白豬又叫做「大約克夏豬」。原產於英國,特稱為「英國大白豬」。輸入蘇聯後,經過長期風土馴化和培育,成為「蘇聯大白豬」。後者的體軀比前者結實、粗壯,四肢強健有力,適於放牧。十八世紀於英國育成。
約克夏豬是豬的一個著名品種。原產於英國約克郡(Yorkshire,英格蘭東北部的一個舊郡,一九七四年分割為North Yorkshire,South Yorkshire及West Yorkshire),由當地豬與中國豬等雜交育成。全身白色,耳向前挺立。有大、中、小三種,分別稱為「大白豬」、「中白豬」和「小白豬」。大白豬屬醃肉型,為全世界分布最廣的豬種。體長大,成年公豬體重三百至五百公斤,母豬兩百至三百五十公斤。繁殖力強,每胎產仔十到十二頭。小白豬早熟易肥,屬脂肪型。中白豬體型介於兩者之間,屬肉用型。中國飼養大白豬較多。
長白豬是「蘭德瑞斯(Landrace)豬」在中國的通稱。著名醃肉型豬品種。原產于丹麥。由當地豬與大白豬雜交育成。全身白色。體驅特長,呈流線型。頭狹長、耳大前垂,背腰平直,後軀發達,大腿豐滿,四肢較高。生長快,飼料利用率高。皮薄、瘦肉多。每胎產仔十一至十二頭。成年公豬體重四百到五百公斤,母豬三百公斤左右。要求有較好的飼養管理條件。遍布於世界各國。
漢普夏豬是著名肉用型豬品種。十九世紀初期由英國漢普夏(Hampshire,一譯漢普郡)輸往美國後,在肯塔基州(Kentucky)經雜交選育而成。毛色黑,肩頸接合部和前肢白色。鼻面稍長而直,正豎立。體軀較長,肌肉發達。成年公豬體重三百一十五至四百一十公斤,母豬兩百五十至三百四十公斤。早熟性,繁殖力中等,平均每胎產仔八.六六頭。母性強。屠體品質高,瘦肉比例大。
波中豬為豬的著名品種。原產於美國。由中國豬、俄國豬、英國豬等雜交而成。原屬脂肪型,已培育為肉用型。全身黑色,有六白的特徵。鼻面直,耳半下垂。體型大,成年公豬體重三百九十至四百五十公斤,母豬三百至四百公斤。早熟易肥,屠體品質優良;但繁殖力較弱,每胎性仔八頭左右。
家豬的品種
貝爾茨維爾一號豬及貝爾茨維爾二號豬(肉用) 均在美國育成 貝爾茨維爾一號豬為黑色,二號豬為紅色 均肉用
伯克夏豬(肉用) 英國、日本、澳洲、紐西蘭、南美洲 體型中等,多為黑色 在各地分別培育以供鮮肉或醃肉用
切斯特白豬(脂肪用) 在賓夕法尼亞州切斯特縣育成 體型大,白色,膚淺粉紅色 性溫和,母豬多育
杜羅克豬或杜羅克澤西豬(脂肪用) 北美及南美 身長中等,體長,黑色 1/2澤西杜豬 1/2杜羅克
漢普夏豬(肉用) 美國品種 體重中等,體長,黑色 活潑、機靈、適於放牧飼養
赫里福德豬(脂肪用) 約一九OO在美國育成 體型中等,淺紅至深紅色 脂肪用
北歐豬(肉用) 北歐、中歐及美國 體型中等,白色 有多個品種,供制醃肉用
馬里蘭一號豬(肉用) 一九四一年在美國育成 體型中等,黑色帶白斑 約60%北歐豬,40%伯克夏豬
明尼蘇達一號、二號及三號豬(肉用) 在美國育成 體色多樣 均為肉用
蒙大拿一號豬(肉用) 一九三O年代在美國育成 背微呈弓形,頰部平 北歐豬、漢普夏豬雜交種
帕盧斯豬(肉用) 一九四一年在美國育成 白色,體重中等 2/3北歐豬,1/3切斯特白豬
波中豬(肉用) 在美國育成 黑色,但腿、鼻、尾為白色 從俄羅斯豬、拜菲爾德豬及中國大豬育成
波中花豬(肉用) 在美國育成 白色,但腿為黑色 或稱花斑豬
靽姆沃思豬(肉用) 美國、英國、紐西蘭、澳洲、加拿大 體型大,體色各異 用於雜交育種,制醃肉
大約克夏豬(肉用) .
【豬的優點】 一、樂觀:豬總是對自己的將來充滿了希望,他深信主人養它並不是求在白飯里加幾塊紅燒豬肉。他知道人類曾經對他們的前輩晚輩都狠下毒手,但豬總能生活在充滿陽光的日子裡,他們相信總有一天人們會被他們感化。
二、知足:豬從來不會向你索取更多的東西,你給他的淡茶剩飯它是來著不拒,只要求填飽肚子就好,沒有任何其它的奢求。
三、冷靜:就哪怕是天要塌下來的大事,豬都只是慢慢悠悠地走來走去,其實人們都不知道,它是在沉著冷靜、條理不亂地默默想著辦法。
四、善良:它們從來不持強凌弱或是以大欺小,它們瞧不起那些自以為是的所謂“強者”,對他們只會付之於冷眼,內心便是十分之一百的厭惡,說白了,豬完全可以勝任和平使者一職。
五、窩心:豬就像你的一個忠實傾聽者,無論是多么痛不欲生,多么值得高興的,多么驚嚇無比的,多么無聊的,它都會靜靜地站在一邊,聽你嘮叨、跟你聊天、陪你羅嗦,可以說是合格的正宗“三陪”。
六、理性:豬從來不會無理取鬧,亂髮一通不知名的脾氣,殺你個措手不及,讓你無從應對,相反,當你不理智時,它還能在一旁安慰著你。
七、安靜:豬無論是高興還是悲傷,它總是一個人默默地忍受著,哪怕知道自己的壽命只有二十四小時的時候,它也只會安靜地蹲在豬圈裡,用飽含熱淚的雙眼,深情地望著這個世界,看這個世界最後一眼。
八、自信:豬從來不會介意別人怎么看它,它不介意自己的外貌外形,它絕對不會為減肥這家子無聊的把戲而費心,它們絕對不會特意去買“曲美”、“大印象”這一類減肥特效藥來為自己瘦身,豬的觀點是只抱著——我胖,我怕誰?
九、耐心:豬總是給予人一種不著急,有事慢慢解決的感覺,它餓了的時候,不會纏著主人撒嬌要吃的;渴了的時候不會沒頭沒腦的四處亂撞找水,一切的一切它都在耐心等待,它只忠於它的主人,它相信主人會給它餵食。
十、忠心:豬從來不會輕信於某個其他人,而背叛自己的主人,儘管主人平時給的是清茶淡飯,有時甚至借題發揮,找它們出氣,罵的罵,打的打,但是它們從來沒想過要離家出走,也不會輕易離家出走,它深信這世上只有主人對自己最好了。豬的優點多得很,但多是一般人所缺少的。更有一點是,人類太自大太傲慢了,不但不斷地侮辱豬,還越來越瞧不起豬,但,豬就像上面所說的善良,對人類之付之於冷眼,“大人不計小人過”呀!

科學養豬方法

實行保護性飼養。夏秋季節在豬舍外栽植葫蘆、大瓜、窩瓜、向日葵等植物可遮蔭降溫,冬季推廣塑膠暖棚飼養技術,並定期搞好驅蟲和免疫注射
2 推行高密度養成豬。冬季0.8平方米豬舍養1頭育肥豬,夏季1平方米豬舍養1頭育肥豬。高密度養成豬,不僅建圈少,費用低,而且育肥豬爭搶吃食。沒有活動場地吃飽則睡,愛長肉,增重快,減少飼養費用
3 育肥豬超90公斤後,日增重速度明顯減慢,且以脂肪沉積為主,所以越餵越不合算,而且肥肉增多,不好銷售;不足90公斤屠宰,雖飼料利用率高,但因體重小而出肉率低,經濟上也不合算,一般育肥豬90~120公斤屠宰最適
4 品種要優。首先要根據市場需求來選擇品種。當前,要推廣多元雜交,至少要三元,最好是五元,如英國PIC豬,五系配套,生長速度快,158天可達110公斤,瘦內率66%,料肉比2.8:1。
5 欄舍要簡。豬舍不要造得過於豪華,達到防寒保暖通風就行了
6 飼料要廉。飼料占養豬成本的70-75%。飼料配方要隨著市場價格、季節的變化而變化,不要一成不變。如夏季天熱豬吃得少,飼料要配得營養好些。飼料營養要均衡,以滿足生長需要為宜
7 防疫要嚴。重視消毒,既要防止外來的疫病,又要防止糞便的污染,傳播疾病,還要按免疫程式注射疫苗。
8 出欄要適時。如二元豬休重達到70公斤、內三元80-85公斤、外三元95公斤、英國PIC豬105公斤時,為出欄的適時體重。此外,生豬市場價格高時,體重相對越重越好;價格低時以體重輕些為好,減少飼料消耗,降低成本。
9 “倒餵法”養豬,就是針對上述的缺點並結合豬的生育規律和特點而確定的新型養豬法,該辦法在小豬到中豬階段。即50—60千克以前用高能量高蛋白的精料為主,配用必要的飼料添加劑和少量青、綠飼料。從中豬到出欄期,適當減少精料投入量,增加青、粗飼料,其比例為:精飼料60%,青飼料25%,粗飼料15%。這種方式既縮短了豬的飼養周期,又充分利用了大量青、粗飼料資源,從而節約了精飼料用量,經濟效益大大提高。
10 飼養管理
1.哺乳仔豬
①保溫防壓。哺乳仔豬適宜溫度:l-7日齡為32℃-28℃, 8-35日齡為28℃-24℃,舍內溫度控制在18℃-22℃,相對濕度 50%-70%,保持空氣新鮮。仔豬應設有保溫箱或保溫室,並在保溫箱底或距保溫室底30-40厘米處掛一隻250瓦的紅外線燈泡。同時做好仔豬護理工作,並在分娩欄內安裝護仔欄。
②吃足初乳及固定乳頭。仔豬生後1小時內要人工輔助吃足初乳。生後2-3日齡內要固定好乳頭。固定乳頭以自選為主,個別調整為輔,把初生體重小的仔豬固定在前排乳頭,把初生體重大的仔豬固定在後排乳頭。
③補鐵與過仔並窩。仔豬生後2-3日齡內,肌肉注射鐵製劑,每頭劑量100-150毫克鐵。泌乳母豬每頭哺仔10-12頭,對窩產超過12頭或不足7頭的仔豬按先產的仔豬往後產的母豬過仔的原則,把過哺的仔豬過給產期相差不超過3天、產仔少的母豬代哺。仔豬過哺前必須吃足初乳。對產仔過少的母豬,可按過仔的原則,將兩窩仔豬合併1窩,由一頭體質好。乳量充足的母豬哺育。仔豬並窩前必須吃足初乳。
④開食與補料。仔豬生後5日齡訓練飲水,7日齡訓練開食,至2O日齡應全部開食。一仔豬開食後,補餵全價配合料,採用生濕料型(料水比為1:0.5),日餵5-6次。
⑤去勢與斷奶。仔豬生後25日齡去勢,35日齡斷奶。
⑥衛生與消毒。每天清掃圈舍除糞2次,每周舍內通道用2%火鹼水溶液或其它消毒劑消毒1次。
⑦疫病防治。仔豬生後20日齡接種豬瘟疫苗。平時經常觀察豬群採食、排糞情況及精神狀態,發現疫病及時隔離治療。
2.斷奶仔豬
①進豬前準備。仔豬培育舍在轉入仔豬前1周要檢查維修圈舍設備,並清掃圈舍,然後用2%火鹼水溶液或其它消毒藥消毒。
②飼養。仔豬入舍後,2周內仍餵給原仔豬料,l周內控制採食,日暖5-6次,自由飲水。2周之後逐漸過渡到肥有前期料,採用生濕料型(料水比為1:0.5),日餵4-5次,自由飲水。
③管理。仔豬斷奶後原窩轉入仔豬培育舍,要及時進行調教,逐漸養成在固定位置排便、睡覺、進食和飲水的習慣。舍內溫度控制在25℃-20℃,相對濕度50%-70%,保持空氣新鮮。每天清掃圈舍2次,每周會內通道用2%火鹼水溶液或其它消毒藥消毒1次。仔豬生後55-60日齡接種豬瘟、豬丹毒、豬肺疫及仔豬副傷寒疫苗。仔豬在轉群前用驅蟲精、四咪吐等驅蟲藥驅除體內寄生蟲,或用蟲剋星驅除體內外寄生蟲。平時經常觀察豬群採食、排糞情況及精神狀態,發現疫病及時隔離治療。當仔豬在仔豬培育舍飼養5周時轉入生長肥豬育舍。
3.生長肥育豬
①進豬前準備。生長豬肥有舍在轉入斷奶仔豬的前1周,要檢查維修圈舍設備,並清掃圈舍,然後用2%火鹼水溶液或其它消毒藥消毒。
②飼養。斷奶幼豬入舍後,採用生乾粉料或生濕料型(料水比為1:0.5)。肥有前期,日餵3-4次,不限量飼喂,自由飲水。肥育後期,日餵2-3次,不限量飼喂,自由飲水。
③管理。斷奶幼豬轉入生長豬肥育舍,按豬的品種、體重、體質強弱等相近的原則組群,每群10-20頭。斷奶幼豬轉入生長豬肥有舍後,要及時進行調教,逐漸養成在固定位置排便、睡覺、進食和飲水的習慣。舍內溫度控制在21℃-16℃,相對濕度50%-70%,保持空氣新鮮。每天清掃圈舍和除糞2次,每周舍內通道用2%火鹼溶液或其它消毒藥消毒1次。平時經常觀察豬群採食。排糞情況及精神狀態,發現疫病及時隔離治療。當肥豬體重達90-100公斤時出欄。
懶漢養豬法:
懶漢養豬法是山東省的農業專家們多年來總結國內外農村養豬技術,改進創立的投資少、見效快、造價低的新式大棚養豬法。現將其主要特點及方法介紹如下:
1、投資少、造價低,建築施工簡便易行。
建造一個養豬規模100頭的育肥豬的養豬大棚,只需投資2000元左右,每平方米造價20元左右。
養豬大棚跨度一般為4~5米,長度為20~25米,四周圍欄高1.0~1.2米,支撐大棚可用空心磚等材料砌成,棚高一般在2.7~3.0米,材料可選用鋼筋、水泥等材料,頂部覆蓋塑膠薄膜、編織布、草簾等。大棚四周不設圍牆,夏天等於是個涼棚,冬季放下塑膠薄膜就成為一個暖圈,冬暖夏涼,為豬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
2、省工省力,效益高。
圈內安裝自動食槽、自動飲水器。自動食槽要安在棚圈的兩端,食槽寬0.2米,深0.8米。底部隔0.2米設一出料口,並按0.2米的間隔加一根鋼筋,以免豬進入食槽。料槽內設一插板,可調節飼料量。每25頭豬設一個自動飲水器。自動飲水器要下接飲水槽,將水引出棚外。
飼料要根據不同日齡的育肥豬餵不同的全價飼料,使豬正常生長發育。一次加滿料和水,可供豬3~5 天的飲食。這種方法與傳統飼養方法相比每人可飼養育肥豬1000頭,效益提高10倍以上。
3、飼養簡便易行。
在豬進圈之前,首先在圈內撒上一些健康豬的豬糞,然後鋪墊0.35~0.48米的鋸末、麥秸等墊料,為培養仔豬不在固定的地方排糞便打下基礎。
懶漢養豬法是農村工廠化養豬的一種形式,提倡用全進全出的飼養方法。入欄仔豬選擇日齡50~60天、體重25~30公斤、品質優良、健康無病的仔豬。進圈前要進行防疫驅蟲。為防止群豬打架,可採取仔豬身上噴撒來蘇兒水等有刺激性氣味的消毒劑,或利用晚上進圈等措施,均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4、整個育肥期不需要清除糞便。可採取在豬群出欄後一次性清除糞便,這樣做不會影響豬的發育。因為在豬的飼料中添加了一些生物添加劑,這樣有利於飼料中蛋白質的分解和轉化,降低糞便的臭味。為使夏季無蚊蠅、無臭味,對糞便發酵可採用高效耗氧發酵、或深床厭氧,豬糞發酵時溫度可達60~70度,可殺死糞便中的細菌和害蟲,清潔衛生。
冬季由於豬群互暖,棚溫較高,應注意通風換氣,以保證育肥豬的生長發育。
5、飼養周期短、育肥出欄快。
懶漢養豬法由於棚形合理,冬季保溫性能好,夏季涼爽通風,適合豬的生長育肥條件和規模化養殖,飼養周期3個月,80~90天育肥,日增重0.7~0.8公斤,每頭豬90~110公斤出欄。一棚一年養3薦豬,間隔20天,最低利潤5000元左右,年可收入15000~20000元。
6、一棚多用,易於轉產。
豬棚可一棚多用,不僅可養豬,還可養牛、養羊、養兔、養雞等,並且可隨時轉產,種植大棚蔬菜、栽培蘑菇等,增加了抵抗風險的能力。
農家養豬要注意
1.生餵與熟餵 在農村,許多養豬戶有飼餵熟食的習慣,認為熟餵可以縮小飼料體積,軟化粗纖維,豬可以多吃,又可以提高消化率。據試驗, 飼料的類型不同,生餵與熟餵有所區別,青、粗料類型日糧熟餵比生餵好, 乾物質和碳水化合物的消化率也是熟料組高, 蛋白質和粗纖維的消化率二者無顯著差別。精料類型日糧中,豆料籽實熟餵比生餵好。但多數精料類型日糧, 生餵比熟餵好,一般煮熟後的精料要損失5%~10%的營養成份,生料飼餵肉豬,平均日增重比熟餵提高10%,每增一公斤毛重可節省精料0.2~0.3公斤,乾物質消化率二者無差別,蛋白質消化率生餵比熟餵高。此外, 生料餵豬可以節省許多人工和燃料。然而,有些有毒或易污染飼料,如菜籽餅、棉籽餅、 泔水等經過蒸煮可以起到解毒或消毒的作用。
2.稠餵與稀餵 稀餵因含水量多,稀湯灌大肚,導致消化液分泌減少, 加速胃排空,使飼料在胃內停留的時間縮短, 勢必降低飼料營養成份的消化率。稠餵特別是生乾餵和生濕喂,能加強豬的咀嚼機能,促進消化液分泌, 延長飼料在胃內停留的時間和提高營養成份的消化率,因此提倡稠喂, 乾飼料拌水或乾飼料拌青飼料漿水的乾濕程度以捏得攏、散得開為宜。
3.少餐與多餐 必須根據豬的類別、年齡、 季節和飼料性質來決定餐數,不能一概而論。哺乳仔豬胃容積小,消化力弱,從7日齡開始主要是誘食,可不限餐數;20日齡起至斷乳,每天可餵6頓以上;剛斷乳的小豬對飼料的消化機能正處於日趨增強的階段,每天可餵4~5頓;帶仔母豬和妊娠後期的母豬, 需要養分多,每天可餵4頓;架子豬、大肉豬、空懷母豬、公豬日餵3頓即可。 夏季天氣炎熱、晝夜夜短,豬的活動時間也長,可酌情加餵1~2頓稀食, 以防餓補水。冬季寒冷,晝短夜長,則早晨第一頓要餵得早,晚上一頓要餵得遲, 以適當拉開了頓的間隔時間。而且晚上一頓還要餵得稠,以防餓禦寒。
4.定時。餵豬決不可以今天遲喂,明天早喂, 每天應該固定餵豬的時間。這樣會使豬養成習慣,一到時間就想去吃食,並有規律地分泌消化液, 吃食特別香,也容易消化,不易鬧腸胃病,如果餵食時間不固定, 打亂了豬的生活規律,就容易引起消化機能紊亂,每頓吃起來不香,消化不良,導致豬患胃腸病,時間一長,豬就會消瘦,生長發育遲緩。
5.定量。 餵豬時飢一頓、飽一頓,同樣會使豬消化不良,增重緩慢, 所以,當摸清豬大致的採食量後,應確定一個大體的餵量。 但同一群甚至同一頭豬的食量大小,往往因氣候條件、飼料適口性、飼餵技術等而有差異。 飼餵者掌握了豬的食量後,還要根據豬體的營養狀況、飼料情況和食慾情況, 靈活掌握飼料的餵量。一般以飼餵後槽內不剩食,豬不舔槽為宜。如槽內有剩食, 下次可減少點;如果不夠吃,下次可多餵點。豬的食慾規律一般是傍晚最旺, 早晨次之,午間最差,一天的餵量應大體根據這個規律來分配, 使豬始終保持旺盛的食慾。
定質豬的飼料最好餵以正規飼料廠,根據不同類型不同生長發育階段豬的飼養標準配製的配合飼料。如果農家自配, 也應根據飼養標準大體確定混合料的消化能水平和蛋白質水平,每次配料的品種和配比不宜變化太大。
定溫食溫對豬的健康和增重也有較大的關係。春、夏、秋季一般以常溫飼喂,冬季應酌情用熱水調製飼料和餵溫水。如果食溫太低豬吃下去後, 要消耗很多體熱,才能把飼料升高到與體溫相等的程度, 而體熱必須由飼料中的營養物質氧化後產生的熱能來補充,無形中要浪費許多飼料, 對妊娠母豬還可能引起流產和胃腸炎。健康豬吃食時有搶食的習慣,所以給豬餵食時, 不能餵滾熱的燙食,否則容易燙傷豬的口黏膜甚至食道。長期餵燙食, 還會引起脫毛症,使豬發育受阻
塑膠暖棚養豬法
塑膠暖棚養豬法是在原豬舍的兩側插上竹竿,並將竹竿彎成弧形,然後將竹竿縱橫相交成十字形並扎牢,再用塑膠薄膜扣於其上,四周用泥封嚴,同時要留好門和排氣孔。當然,規模化養豬可採用標準式塑膠大棚。
採用塑膠暖棚養豬能夠改善冬季豬舍內的溫度和濕度,有利於豬的正常生長發育。據測定,冬季塑膠暖棚豬舍內的溫度可達15℃以上,特別適合於冬春氣溫較低時使用,而炎夏只要揭開塑膠薄膜即可。
採用該法養豬投資少、見效快,飼養120天,平均每頭比散養的豬重26公斤,節約飼料29公斤
青料加精料養豬獲高效
1.種好青飼料青飼料選擇產量高、營養價值高、適合豬食用的青飼料品種,並且多品種搭配,使各種青飼料的營養互補,同時也有利於青貯時達到最佳效果。他種植的品種有俄菜、串葉松香草、紫花苜蓿、白三葉草、牛皮菜等品種。據他介紹,這些品種合計種667米2(1畝),可滿足40頭豬全年青飼料的需要,可替代50%~60%的精飼料。
在栽培種植過程中,首先要根據土壤肥力施足底肥,一般每667米2施優質農家肥2000公斤,過磷酸鈣90公斤。深耕28厘米左右,細耙達到上虛下實,平地打畦,以南北畦為好;其次是要管理好,在收割時留茬高度以5~6厘米為最佳。
2.把好青飼料青貯關青飼料的青貯,可以做到全年平衡供應青飼料,同時青貯料具有質地柔軟、氣味好、豬喜食、營養損失小等諸多優點。青貯設備主要是青貯窖。青貯窖應選擇在靠近畜舍、土壤堅實、地勢高燥、背風向陽、地下水位低、四周有一定空地的地方,窯壁應當平直光滑,上口稍大於下口。以上幾種青飼料混貯,每667米2面積所產的青飼料需配長2米、寬1.5米、深1.5米的長形窖3個,每個每次可青貯2000公斤。
青飼料收割應在生長旺盛期,收割後應切短,一般以3厘米左右為宜,以便於裝填入窖、踩實和發酵。在裝填時,先在窖底鋪上30厘米厚的墊草,四周及底部鋪上一整塊厚塑膠,將各種切短的青飼料混合均勻,及時裝入窖內,邊踩實邊裝,原料高出窖沿20厘米,最後將大塑膠紮緊,再鋪上一層草。然後加上50厘米厚的土進行封埋,蓋土應隆起呈饅頭形,窖四周挖排水溝。要求不滲水、不透氣。 ( ⊙o⊙ )
一般青貯30~50天即可取用,品質良好的青貯料呈綠色或黃綠色,帶有酒糟香味,在窖內壓得非常緊密,但拿到手上又很鬆散,質地柔軟而略帶濕潤,莖葉仍保持原狀,否則就是青貯品質不良。
3.合理搭配精料青貯飼料雖然營養較全,成本低,但由於水分含量較高,豬每次吃飽後實際進食的乾物質較少。所以要達到快速育肥的目的,還必須搭配40%的精料,精料啊即一般豬用全價料。夏春山還在精料中添加了10%的紅米稻穀粉,由於紅米稻具有補血促生長的作用,可提前8~12天出欄,達到節約飼料的目的。在飼餵時,一般先餵精料,再餵青貯飼料。每天餵4餐,每次以30分鐘內採食完為最佳。採用此種方法,一頭15公斤重的土雜豬長到90公斤,平均日增重可達800克,一般不超過100天即可出欄,生長速度和經濟效益都十分可觀。
【菜譜】
紅燒豬蹄
烹調類別:燉 菜系:川菜
食材類別:豬肉 味道:香脆
適宜季節:秋
菜系: 川菜
色香味:肥而不膩
主料:蹄膀(1隻)
輔料:鹽、蔥各13克,姜8克,香油、料酒各25克,花椒5粒,冰糖50克,湯1300克。
製作:
1)將豬蹄刮毛洗淨,剁去爪尖劈成兩半,用水煮透後放入涼水中;
2)姜、蔥拍破待用;
3)用炒勺將少許香油燒熱,放入冰糖炸成紫紅色;
4)放入湯調至淺紅色;
5)加入豬蹄、料酒、蔥、姜、鹽、花椒,湯燒開後除去浮沫;
6)用大火燒至豬蹄上色後,移至小火燉爛;
7)最後收成濃汁。
包肉:
原料:豬裡脊肉300克 薑絲5克 蔥絲20克 香菜10克 精鹽、料酒、醬油、白糖、醋、味素、鮮湯、水澱粉、色拉油各適量。
製法:
1.豬裡脊肉改刀成7厘米長、5厘米寬、0.2厘米厚的大片,用精鹽、料酒拌勻碼味;用水澱粉及少許色拉油調成稠糊;另用醬油、白糖、醋、味素、鮮湯、水澱粉等對成滋汁。
2.炒鍋置火上,放入色拉油燒至六七成熱,先將碼好味的肉片與稠糊拌勻,再一片片展開,逐一下入鍋中,炸至外酥內嫩時撈出瀝油。
3.鍋留底油,投入薑絲、蔥絲炸香,下入炸好的肉片,烹入滋汁,翻拌均勻後起鍋裝盤,撒上香菜即成。
特點:色澤金黃,外酥內嫩,酸甜可口。
原料:番茄醬750克 冰花酸梅醬3瓶 OK汁半瓶 李派林汁200克 番茄沙司1瓶 糖1500克 白醋2瓶 胡蘿蔔3根 西紅柿2個 鮮檸檬1個 胭脂紅、檸檬黃色素各少許。
製法:
1.胡蘿蔔、西紅柿、鮮檸檬均洗淨切片。
2.鍋置火上,摻入清水4500克,放入胡蘿蔔、西紅柿片,用大火燒沸後,轉用小火煮至胡蘿蔔、西紅柿酥爛,打去料渣不用,加入番茄醬、酸梅醬、OK汁、汁、番茄沙司、糖、白醋,攪拌均勻後再加熱片刻,離火。
3.將胭脂紅、檸檬黃色素用水調勻,徐徐加入鍋中,直至色澤金紅,最後將鮮檸檬片放入鍋中,浸泡至出味後,即可隨時取用每份菜可用新式滋汁約75克 。
特點: 1.新式滋汁中加入了胡蘿蔔、西紅柿及鮮檸檬,使其增加了新鮮蔬菜和水果的香味,這就使菜餚的味道得到了升華。
2.新式滋汁中加入了番茄醬、酸梅醬、OK汁、汁、番茄沙司等,這使菜餚的滋味更加醇厚。
【藥用價值】
豬肉 本品味甘鹹,性平,有滋陰、潤燥功效;可用治熱病傷津,消渴瘦弱,燥咳,便秘等症。
豬心 本品味甘鹹,性平,有輔虛益血,鎮靜安神功效;可用治心血虛損,驚悸,失眠,自汗等症。
豬肝 本品味甘苦,性溫,有補肝養血,明目的功效;可用治血虛萎黃,浮腫,視弱,夜盲等症。
豬肚 本品味甘,性溫,有補虛損、健脾胃功效;可用治虛勞瘦弱,消渴,泄瀉,小兒疳積,尿頻等症。
豬腸 本品味甘,性平,有補虛潤燥、止渴、止血功效;可用治虛弱口渴,脫肛,痔瘡,便血等症。
豬腎 本品味鹹,性平,有補腎,止遺,止汗,利水功效;可用治腎虛耳聾,腰痛,遺精,盜汗,身面浮腫等症。
豬肺 本品味甘,性平,有補虛,止咳,止血功效;可用治肺虛咳嗽,久咳咯血等症。
豬骨 本品有治療下痢,瘡癬功效。
豬腦 本品味甘,性寒,有治療頭風眩暈,偏正頭痛,以及神衰等症。
豬蹄 本品味甘鹹,性平,有補血,通乳,祛瘡功效;可用治產後奶少,癰疽瘡瘍等症。
豬髓 本品味甘,性寒,有補陰益髓功效;可用治勞熱骨蒸,消渴,瘡瘍等。
豬油 本品味甘,性涼,有補虛,潤燥功效;可用治燥咳少痰,膚燥皸裂,腸燥便秘等症。
豬皮 本品味甘,性涼,有滋陰利咽功效;可用治陰虛發熱,咽喉痛以及瀉痢等
豬肉味甘鹹、性平,入脾、胃、腎經;
補腎養血,滋陰潤燥;
主治熱病傷津、消渴羸瘦、腎虛體弱、產後血虛、燥咳、便秘、補虛、滋陰、潤燥、滋肝陰,潤肌膚,利二便和止消渴。
豬肉煮湯飲下可急補由於津液不足引起的煩躁、乾咳、便秘和難產。
《豬之賦》
夫盤古開闢鴻蒙,絕割陰陽,輕者上浮為天,濁者下沉為地,易云:大哉乾元,至哉坤元,此之謂也。亥會一陽初動,子會坤德載物,醜會陰陽交合,寅會三才定位。五方十類,木母為德,此天地生豬之位也。
嗚呼!豬德可勝道哉!詩云:彼蒹者葭,一發五豝;夫以肉革之質,應金石之矢,受湯鑊之禍,饗吾祖之腹。活文宣於陳蔡,不離柔道,饗宗聖於灶間,明此德誠,死為待賈,肉懸義士之門,生受屠戮,肩載忠良之盾。佛陀以身饗餓鷹之腹,止善於身,今天下之豬皆以身饗天下黎民,活人多矣,又豈止一身之慈悲?
豬以憨聞,然亦多機智,鄉間有頑童以炮竹塞其肛者,能自搖其臀墮之,此君子不立於危牆下之意也,乃以禽獸之身而通之,此智誠合於大人之道乎!先祖多其德,而多名之,曰彘,曰豕,曰貑,曰豝,曰豣,曰豚,猶人之有名、有字、有號、有別稱之類也;其敬可見一般,故文之,以銘其智與德也。
[編輯本段]【科學養豬方法】
實行保護性飼養。夏秋季節在豬舍外栽植葫蘆、大瓜、窩瓜、向日葵等植物可遮蔭降溫,冬季推廣塑膠暖棚飼養技術,並定期搞好驅蟲和免疫注射
2 推行高密度養成豬。冬季0.8平方米豬舍養1頭育肥豬,夏季1平方米豬舍養1頭育肥豬。高密度養成豬,不僅建圈少,費用低,而且育肥豬爭搶吃食。沒有活動場地吃飽則睡,愛長肉,增重快,減少飼養費用
3 育肥豬超90公斤後,日增重速度明顯減慢,且以脂肪沉積為主,所以越餵越不合算,而且肥肉增多,不好銷售;不足90公斤屠宰,雖飼料利用率高,但因體重小而出肉率低,經濟上也不合算,一般育肥豬90~120公斤屠宰最適
4 品種要優。首先要根據市場需求來選擇品種。當前,要推廣多元雜交,至少要三元,最好是五元,如英國PIC豬,五系配套,生長速度快,158天可達110公斤,瘦內率66%,料肉比2.8:1。
5 欄舍要簡。豬舍不要造得過於豪華,達到防寒保暖通風就行了
6 飼料要廉。飼料占養豬成本的70-75%。飼料配方要隨著市場價格、季節的變化而變化,不要一成不變。如夏季天熱豬吃得少,飼料要配得營養好些。飼料營養要均衡,以滿足生長需要為宜
7 防疫要嚴。重視消毒,既要防止外來的疫病,又要防止糞便的污染,傳播疾病,還要按免疫程式注射疫苗。
8 出欄要適時。如二元豬休重達到70公斤、內三元80-85公斤、外三元95公斤、英國PIC豬105公斤時,為出欄的適時體重。此外,生豬市場價格高時,體重相對越重越好;價格低時以體重輕些為好,減少飼料消耗,降低成本。
9 “倒餵法”養豬,就是針對上述的缺點並結合豬的生育規律和特點而確定的新型養豬法,該辦法在小豬到中豬階段。即50—60千克以前用高能量高蛋白的精料為主,配用必要的飼料添加劑和少量青、綠飼料。從中豬到出欄期,適當減少精料投入量,增加青、粗飼料,其比例為:精飼料60%,青飼料25%,粗飼料15%。這種方式既縮短了豬的飼養周期,又充分利用了大量青、粗飼料資源,從而節約了精飼料用量,經濟效益大大提高。
動物考古學的證據
考古學誕生以來,發掘成果日新月異、層出不窮,為探索家畜起源提供了頗為翔實的實物資料。當前,探索家畜起源主要藉助於動物考古學的研究成果。一般說來,判斷考古遺址出土的動物骨骼是否為家畜,主要依據以下三個原則:1、基於骨骼形態學的判斷,即通過觀察和測量,比較骨骼、牙齒的尺寸、形狀等特徵信息,以區分家養動物和野生動物。2、考古遺址中某些動物經過了古代人類有意識的處理,可認為屬於家養動物。3、把動物的年齡結構及骨骼形態上的反常現象與考古學分析有機地結合在一起進行判斷。
據報導,世界上最早的家豬發現於安那托利亞東南部的Cayonu遺址土耳其之亞洲部分 ,其年代約距今9000年。我國迄今發現的最早家豬,一般認為是距今約8000年的河北省武安縣磁山遺址。這一認識的根據如下:即1、該遺址窖穴中發現有完整豬骨,在其上面堆積著小米;2、絕大多數豬的年齡介於1-2歲間;3、豬上下臼齒的測量數據,與新石器後期遺址出土豬的數據相近;4、穩定碳同位素的分析表明,豬以C4類植物為主要食物,表明與飼養相關。
關於新石器時代家豬飼養的前提條件,袁靖先生認為有以下三條:1、傳統狩獵獲得的肉食已顯不足,需要尋求新的肉食資源;2、居住環境周圍存在著一定量的野豬,容易獲得馴化對象;3、農產品有了一定的剩餘,為家豬飼養提供了足夠的飼料。由此可見,出土了許多豬骨的廣西甑皮岩遺址距今約10000年 ,因不滿足上述條件,故不能認為是家豬的發源地。與此同時,有關專家正在積極探討河南舞陽賈湖遺址距今約9000年 的出土豬骨,不久應有明確結論。
分子生物學的證據
藉助分子生物學方法,是研究家豬起源的另一重要途徑。分子生物學理論指出,長期的進化道路上,生物的DNA分子既保持著基本穩定的遺傳,又容忍偶然變異的產生。顯然,DNA分子的遺傳穩定性,保證了親代與子代之間的遺傳連續性;而DNA的變異,又使得子代與親代出現差異,導致了物種的進化。研究表明:突變導致的DNA中核苷酸序列的改變,與時間的累積成正比,即時間越長,DNA中核苷酸序列的改變越大。這種變化的速率是恆定的,兩種生物分離的時間越長,其分子的差異則越大,這就是所謂的“分子鐘”(molecular clock 。這樣,若探明現存物種DNA的核苷酸序列,便可望估計它們共同祖先的分離時間,即其物種的起源。由於動物體內的線粒體DNAmitochondrial DNA,簡寫為mtDNA 具有母系遺傳、變異速率快、拷貝數目多的特點,故常將其作為研究物種系統進化的首選。
Watanabe等首先利用限制性片斷長度多態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簡稱RFLP 分析了家豬包括亞洲豬和歐洲豬 、日本野豬的mtDNA限制性酶切圖譜,結果發現亞洲豬和歐洲豬存在著很大的遺傳差異,表明兩者應有獨立的起源。Huang等對29箇中國地方豬種、1個歐洲豬種以及野豬的mtDNA也進行了RFLP分析,除證實了Watanabe的研究成果之外,還發現中國野豬與中國家豬更為接近,暗示著中國地方豬可能只有一個單一起源。Giuffra等測定了來自歐洲和亞洲野豬、家豬中mtDNA細胞色素b的全編碼序列、mtDNA控制區的440鹼基序列和三個核基因鹼基序列,經系統發育分析後發現,一些家豬的mtDNA序列與歐洲野豬密切相關,而另外一些則與亞洲野豬密切相關,表明家豬應分別緣自歐洲和亞洲野豬的馴化。之後,蔣思文等對中國9個品種的140頭豬的線粒體控制區440bp和細胞色素b基因798bp的作了系統發育分析,而Kijas等對中國梅山豬、瑞典長白豬以及兩個歐洲野豬的mtDNA作了近全序列分析,其結果均證實了歐洲家豬和亞洲家豬分別起源於亞洲野豬和歐洲野豬,即現代家豬有著兩個母系起源。
此外,各學者還利用“分子鐘”理論估算了家豬的起源時間。Huang等首先根據哺乳類動物mtDNA每百萬年2%的進化速率,估算出歐洲家豬和中國家豬可能在280000年前來自同一祖先。Giuffra等則認為兩者分離的時間大約為500000年前。Jiang等的研究成果揭示了中國地方豬種和歐洲野豬的mtDNA序列變異發生在413000-875000年前,亞洲野豬的變異發生在7000-15600年以前,即亞洲家豬的馴化發生在7000-15600年前。Kijas等估計亞洲家豬與歐洲家豬的分離時間為90000年前。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利用分子生物學推斷出家豬的起源時間絕大多數遠早於考古實物資料,其原因尚需進一步研究。需要指出的是,各項研究估算家豬起源時間的顯著差異,與分子標記及核苷酸序列的不同選擇密切相關。
中國國土遼闊,養豬歷史悠久,各地氣候和自然環境差異很大,形成了眾多的中國豬種。研究指出,若按自然地理環境條件、社會經濟條件以及外形、生態特點來考慮,中國家豬可以分為:華北型、華南型、華中型、江海型、西南型和高原型等六大類型。至於中國家豬的起源問題,蘭宏等利用RFLP技術,分析了我國西南地區家豬和野豬的mtDNA,發現西南地區的家豬與當地野豬極為相近。而常青等對華東地區家豬和野豬的隨機擴增多態DNARandom Amplified Polymophism DNA,簡稱RAPD 作了分析,結果表明:長江下游江蘇地區家豬的品種或類群內,變異幅度相對較小,群體的遺傳趨異程度處於較低水平;而華東地區的家豬和野豬可能起源於一個共同的祖先。之後,Huang等和Jiang等的研究成果,均證實中國豬種的遺傳資源缺乏,其暗示著中國家豬的單一起源,而各地豬種的不同表型應為人工長期選擇的結果。
聚合酶鏈式反應polymerise Chain Reaction,簡稱PCR 技術的出現和成熟,使人們可望通過古代豬骨DNA的分析,更直接地探索家豬的起源與進化。2002年,Watanobe等根據mtDNA控制區域的核苷酸序列分析,復原了日本沖繩島考古遺址出土豬骨的DNA,並對其與現代野豬、琉球群島、日本島、亞洲大陸等地家豬之間的關係進行了探討。他們指出,古代豬系東亞家豬血統,與琉球群島的本地野豬相關;清水貝丘(shellmidden)遺址彌生-和平時代,Yayoi-Heian Period 出土的豬,出現一個獨特核苷酸的插入現象,表明其與琉球群島的現代野豬有所不同,反映了在彌生-和平時代早期或更早一些時候,亞洲大陸的家豬已被引入到沖繩島。綜上所述,不難預見,隨著分子生物學理論和技術的不斷成熟,利用古代DNA技術,探索家畜起源及發展的工作必將日益增多。
存在問題
無疑,家豬起源的研究業已取得了顯著的成就,然而,隨著研究的深入,新的問題也不斷出現,需要進一步思考和探索。眾所周知,野豬經馴化演變為家豬,其過程極其緩慢。而在馴化初期,家豬和野豬間,形態上幾乎沒有差別,甚至完全沒有差別。欲鑑別這一時期的家豬和野豬,主要依賴於形態學研究的動物考古學顯得無能為力。即便利用古代DNA技術,原則上也同樣難顯其能。這一點是最令人困惑的。此外,就目前而言,分子生物學的工作還主要集中在mtDNA方面。而mtDNA是一個單位點的分子標記,具有一定的片面性,難以揭示父系血統對後代基因的作用和影響。實際上,已有不少學者對此提出了質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