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主義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

資本主義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是中國在人民民主專政條件下,通過多種國家資本主義形式,把民族資本主義經濟改造成社會主義國營經濟的過程,是社會主義經濟改造的重要內容之一。民族資本主義經濟一方面能吸收工人就業,提供稅收,豐富市場,因而有有利於國計民生的作用;另一方面又剝削工人的剩餘勞動,抑制了勞動者的生產積極性、唯利是圖、生產的無政府狀態與社會化大生產的有計畫按比例的要求不相適應,因而有不利於生產力發展的一面。

由於民族資本主義經濟有利於國計民生,又由於民族資產階級擁護共產黨的領導,長期同共產黨保持統一戰線,因而對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的改造沒有採取沒收或擠掉的辦法,而是採取和平贖買的方針。鞏固的人民民主專政和強大的國營經濟以及牢固的工農聯盟為和平改造提供了客觀條件。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改造,主要採取國家資本主義的形式。具體分為兩步: 初級形式的國家資本主義和高級形式的國家資本主義,前者包括加工、訂貨、統購包銷、委託經銷代銷等,後者包括個別企業的公私合營和全行業的公私合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